本刊记者李礼壹通讯员李劲宏熊偲婧陈落星陈立志
湘北新城精描绘,姹紫嫣红又一“花”。地处湘鄂边陲的南县,正越来越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2013年,南县以建设“湘北明珠、生态南县”为目标,吹响了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的集结号,切实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人居环境,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的新南县。
在“三创”工作中,南县坚持创建为了人民、创建依靠人民、创建成果由人民共享、创建成效让人民检验,形成了人人参与创建的合力,收获了沉甸甸的创建成果。
提升城市品位
在岳阳务工的王峰今年国庆长假回家探亲时,感到家乡南县有了不少新变化:从岳阳到南县有了高速公路,一个多小时就能到家;家门口的吴家门巷修整一新,原来坑坑洼洼的路面现在平坦如砥,沿线还安上了路灯,搞好了绿化。王峰感叹:“如今南县交通更方便了,街道也比以前整洁干净了,住在这里感觉越来越舒适了。”
近年来,特别是2013年以来,南县园区、交通、城镇、生态“四大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各项民生工程加速推进,城市综合竞争力跃上了新台阶,人民群众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
区位优势提升。杭瑞高速南县段建成通车,结束了南县无高速的历史;全县六纵五横的骨干公路全部硬化,实现了乡乡有主干道和95%的行政村通水泥路。县乡村主次干道与杭瑞高速及今后通车的益南高速无缝对接,使南县将快速融入东盟、长三角、西南、长江开放经济带等经济增长极,迎来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互叠加、加速承接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的发展机遇。
人居环境改善。去年到今年,城市建设共投入22.99亿元,县城内“四纵四横”路网骨架已全线拉通,污水及垃圾处理、农贸市场、公厕、停车场、河道整治、绿化亮化美化、主次干道沥青路面升级改造等40多个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面铺开,湘鄂边物流中心、星级酒店等一批城市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同步推进,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力增强。在美化城市的进程中,该县还注重“里子工程”,今年县城114条小街小巷升级改造已基本完成,接下来两年内,还将有171条小街小巷得到改造,惠及数万居民。
为加强城市管理,南县今年从公安、交警、卫生、住建、工商、商务等单位抽调200多人,全面启动了城区交通秩序、市容卫生秩序和农贸市场秩序百日整治行动,并投入800多万元对县城主次街道清扫保洁、除“四害”和“牛皮癣”小广告治理实行市场化管理,使城区卫生状况和公共秩序明显改善。10月底,该县获评省级灭鼠灭蟑先进县,顺利拿到了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入场券”。
文化内涵增强。新建和改造了“四馆三场两院一湖一园一楼”,“四馆”即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厂窖惨案纪念馆,“三场”即南洲文化休闲广场、兴盛文化休闲广场、南华文化休闲广场,“两院”即南县剧院、赤沙影剧院,“一湖”即宝塔湖文化休闲湖,“一园”即德昌公园,“一楼”即德昌公园戏楼。汇金国际城、城南校园、文体中心、洗马湖公园等项目也正在快速推进。
旅游特色凸显。打造一心(县城旅游集散中心)、二带(南茅运河乡韵休闲旅游带和三仙湖平原水库生态休闲带)、三区(厂窖红色旅游区、光复湖湖乡风情区和天星洲生态景观区),“春看菜花、夏看荷花、冬看芦花、一年四季玩‘地花(鼓)’”,已成为南县旅游休闲的一大亮点。
徜徉于南县县城,清澈的湖水波光潋滟,宽敞的街道整洁干净,休闲绿地星罗棋布,庭院小区鸟语花香。每当夜幕降临,南洲广场、宝塔湖畔、德昌公园等地人头攒动,笑语喧哗,市民们休闲健身,吹拉弹唱,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和美与活力。退休教师张清连家住石矶头,这一片过去没有健身场所,她每天最多的娱乐就是去玩玩牌。自从兴盛文化休闲广场修好后,她参加了广场舞队,每天晚饭后都去跳一个半小时舞,她高兴地说:“现在我天天去跳舞,跳舞既充实了退休生活,又锻炼了身体,一举多得。”
建设绿色家园
天蓝水碧,享受诗意栖居的生活,这是南县人不懈的追求。为此,该县实施碧水、蓝天、绿化、宁静和洁净五项工程,描绘和谐绚丽的生态建设新画卷,进一步优化宜居宜业环境。
重拳整治污染。近年来,南县关停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企业30多家,并累计投入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节能减排。现在全县已无一家重金属和化工企业,县工业园区跻身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同时历时3年组织开展了县城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完成锅炉烟气除尘设施建设6家,原煤改烧型煤16家;投资1.16亿元建造日处理污水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57.8公里;投资1500万元,铺设管道58公里,把排污沟渠改造为人工湿地生态沟渠,新建管道路面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
发展生态产业。建设具有影响力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重点鼓励和扶持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特色轻工业,以旅游业为龙头壮大第三产业。例如利用当地资源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工业。投入1600多万元建立了种子质量检验检测室、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室以及40多个农业环境定点监测点,全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已近60万亩,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的农产品达到79个。同时,食品企业相继投入4亿多元进行扩规提质。目前,全县形成了以挂面、白酒、大米、熟食鱼虾、麻辣肉、食用油、槟榔、蔬菜加工为主的食品产业,食品加工企业年产值过亿元的已有12家,过5亿元的有2家,已拥有“渔家姑娘”、“陈克明”两个中国驰名商标,“洞庭”、“南洲”等12个省著名商标。以上市公司克明面业为龙头,全县挂面业年产能突破40万吨,带动其他农产品销售10万吨,南县成为“中国挂面之都”。
扮靓美丽乡村。南县以农村清洁工程、省级生态乡镇和美丽村庄创建为突破口,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努力实现“四有两无”目标,即各村有垃圾集中设施、垃圾清运网络、家庭“三包”责任制、定期清洁日活动,无裸露垃圾、无二次污染。今年,该县投入财政资金528.05万元,整合项目资金600万元,改善基础设施设备,为治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同时通过广播、电视等多种方式宣传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组织学校师生开展“小手拉大手”等一系列社会活动,动员全县居民加入农村清洁工程中来。目前全县12个乡镇、304个行政村和65个渔场、林场已实现“四有两无”创建全覆盖,农村生态环境大为改观。
擦亮生态名片。南县推进“南茅运河生态走廊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计划总投资50.3亿元,全面提升南茅运河的生态旅游、文化休闲、航运排灌、商贸居住、产业带动等综合功能,致力将其打造成为展示生态南县神韵的新地标、助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干轴。
素有南县“红旗渠”之称的南茅运河是全国第二大运河,她南北贯穿整个育乐大垸,逶迤百里,辐射5个乡镇,孕育了南县“城河相依”的城市格局。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5亿多元,实施了疏导清淤、砼砌护坡、景观绿化、桥梁改造以及民居“穿衣戴帽”等工程,沿线乡镇全面实施了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处置工程,示范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村民饮用水水源合格率达到100%,运河两岸沿线畜禽养殖污染物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80%。
“魅力运河,一泓碧波清如许;生态长廊,两岸风光美如画。”站在兴盛立交桥中央,俯瞰百里运河,但见白墙青瓦的民居依水而建,机船从河中飘然而过,绿树掩映的河边,湖乡姑娘洗衣、嬉水,河水映衬着窈窕倩影,荡漾着笑语歌声……
如今的南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一个宜人居、富活力、具个性的生态之县、绿色之县正在悄然崛起。截至目前,全县已有7个乡镇、15个村、84个村分别获省级生态乡镇、省级生态村、市级生态村命名。计划到2016年,全县12个乡镇、304个行政村中,省级以上生态乡镇达10个,省级、市级以上生态村达245个。
播撒文明种子
在南县所见所闻,让我们感到文明之风扑面而来。
——今年,头戴红帽、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成为南县街头巷尾的一道靓丽风景。全县已注册志愿者达1.1万余人,组建了75支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牺牲休息时间,或来到车流不息的路口劝导交通,或深入敬老院、福利院送温暖……
——现在的南县街头,垃圾乱扔、摊点乱摆、车辆乱停、行人乱穿和小广告乱塞等现象大为减少,环境秩序得到了有效改善。在南县永红路水果街做生意的吴德辉,每天都主动将店门口打扫得干干净净,他说:“‘三创’是为大家谋福祉,人人都有讲文明的责任。”
——10月29日,南县盛安出租车有限公司司机彭建兵在行车过程中,发现车后座上遗落了一个书包,打开一看,包内有10万多元现金。彭建兵估计是在南洲镇洗马桥下车的乘客遗失的,他没有丝毫的犹豫,马上掉头开向洗马桥,确认失主身份后,把包交给了失主。失主称赞:雷锋虽不在了,但是雷锋精神依旧还在……
南县着力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积极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宣传造势。为了推动创建工作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村、进户,南县利用广播、电视、政府门户网进行宣传发动,在户外LED屏、建筑围档、公交站亭、广场公园、车站码头、进出城口、KTV等场所投放公益广告,在县城公交车、出租车及农村客运班车上张贴文明礼仪提示语,向社会各界发放宣传册5万余册,形成了浓厚的“讲文明树新风”氛围。
教育引导。南县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弘扬时代新风,彰显文明风范。例如该县在重视青少年校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同时,建立未成年人校外体验式教育基地,同时加强对中小学校周边网吧、娱乐场所和商业网点的管理,及时清理含有不良内容及提供不良服务的各类短信、声讯服务广告和电视点播节目,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标杆引领。南县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市场、文明门店、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涌现了一批省、市级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文明社区、文明村镇。同时,在去年和今年先后开展“情义南县”十大道德模范、“感动南县”十大人物评选活动,掀起向道德模范学习的风潮。并建成道德讲堂28处,通过举办道德模范事迹报告会、观看道德电影、讲述道德故事、诵读道德经典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规范市民道德行为。
文化熏陶。南县在完善城区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全县12个乡镇按照规定的建设标准和功能需求建成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覆盖304个村,建设率100%;村级文化“五个一”工程建设,即一个文化广场、一个活动中心、一支文化队伍、一名文化辅导员和一个特色文化项目,已建成12个示范村和222个达标村。2014年,南县组织了“双百龙灯花鼓闹元宵”、首届“情义南县”十大模范颁奖晚会、第二届广场舞大赛、“欢乐潇湘花鼓益阳”南县群众文艺汇演等群众文化活动,全县400支群众文艺队伍踊跃参与,为城乡平添了喜庆与祥和的气氛。
南县“三创”工作已迈出坚实的步伐,一幅更加美好的蓝图正在南县人面前徐徐展开……
本版照片由南县县委宣传部提供摄影:易立新版式设计喻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