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翔文丽贵
2015年春节黄金周落下帷幕,南岳七天共接待中外游客近50万人次,实现了羊年旅游“开门红”。其中除夕晚至大年初一,就有近30万人入庙。面对前所未有的旅游组织和安保压力,南岳尊重民俗、勇于担责,在省、市、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牢固树立“安全压倒一切”的思想,积极创新安保工作方式,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整个旅游组织安全有序,成功书写了一份圆满的平安答卷,彰显了南岳大型活动和旅游旺季人流高峰确保安全的成功经验。
正确研判形势是前提
作为南岳春节最具亮点和影响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近年来,省内长、株、潭、衡等市州以及广东、广西、湖北、江西等省的游客来南岳辞旧迎新过春节已成为一种风俗,并逐年增长。2013年除夕晚至大年初一南岳入庙祈福朝拜的游客人数已达30万人次,远远超过了大庙的承受能力。
受国内相关安全事件影响,今年旅游安全的形势非常严峻,中央、省、市对大型群众性活动安保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各地纷纷叫停各类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同时,南岳该如何应对,已经成为了必须面对的严肃课题。在距离春节黄金周还有两个月之前,南岳区委、区政府就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会上,各方观点的激烈碰撞,面对现实的具体分析……经过广泛征求意见、综合分析和多方论证,南岳果断决策农历大年三十晚上南岳大庙继续开门迎客。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理由:第一,是尊重民众习俗的需要。南岳当地及周边的衡山、衡东、衡阳等县市以及长株潭和广东等地的群众,长期以来形成了大年夜来大庙祈福的习俗,这种习俗很难改变。第二,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大年三十晚上南岳大庙即使不对外开放,仍然会有大量游客来南岳。如果不及时疏导,极有可能导致游客发生一些过激的行为,当地群众也会产生一种不满的情绪,安全问题就会上升为社会稳定问题。第三,是确保旅游安全的需要。如果晚上大庙不开门,原来分散在除夕夜和正月初一白天两个时间段的人流,就会叠加到正月初一的白天,尤其是早上开门的时候人员会高度密集。人流集中涌入,安保工作的压力会更大。第四,是方便警力集结的需要。相比之下,大年三十晚上八九点钟要比正月初一早上五六点钟更便于警力集结。第五,是提升旅游品牌的需要。祈福朝圣是南岳重要的文化旅游活动之一,如果取消大年三十晚上的传统祈福朝圣活动,不利于南岳文化旅游品牌的传承和发展。
鉴于上述考虑,为做好2014大年三十晚上及春节黄金周的旅游组织和安保工作,在总结往年经验的基础上,南岳形成了“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科学评估,优化方案;增加力量,统一指挥;协调配合,确保安全”基本思路,并用实际行动承载起这份沉甸甸的历史担当。
精心组织统筹是核心
领导高度重视。省、市领导高度重视南岳大年三十晚及春节黄金周安保工作。1月13日,网友“南岳一佛”在网上发布了一篇《关于南岳大庙年三十晚上安全问题向网友求建议》的帖子,仅4天时间就引起近6万网友关注讨论,纷纷献计献策,1月22日,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李微微就此作了亲笔批示,要求省民宗委高度重视,亲自指导;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厅长孙建国亲自督促南岳大年三十安保工作,要求衡阳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确保大年三十安保工作万无一失;2月15日上午,副省长戴道晋率队深入南岳,检查安全、消防等节前工作,要求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万无一失;省武警总队司令员刘国荣亲自调度部署警力;市委书记李亿龙专门听取了南岳春节黄金周期间旅游组织和安保工作的情况汇报,就南岳大年三十安保工作做了专门批示;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海兵三赴南岳专题调研指导,并拍板决定完善高清监控、对讲通信、灯光、广播、城区空间分割、人流计量“六大系统”;省公安厅副厅长谭和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谢恒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段志刚等也在节前先后专程赶赴南岳,对安保工作进行了有力指导;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周学农四次赶赴南岳现场调研,完善安保方案,对安保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精心制订方案。为了精心科学制订安保方案和各项应急预案,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多次开会讨论,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和网民意见,在往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制订了翔实可行的综治维稳工作方案,明确了具体工作职责与工作要求,确保参与安全保卫工作的相关人员都是定岗定位、责任包干、通宵值班。南岳区公安分局在市局和市治安支队、交警支队的领导下,充分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管理理念和工作经验,提前一个多月就开始反复研究,反复动员和部署,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多次带领相关部门深入南岳内、外围现场实地踏勘,按照“外围控车、城内分块、庙内分流、广泛宣传、应急可靠”和“效益服从安全”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科学完善的安全保卫工作总方案和应急处突、交通等各项子方案,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2月15日,区委、区政府又组织召开全区动员大会,安排部署春节黄金周旅游组织暨安全保卫工作。全区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具体行动,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措施迎接挑战。
优化软硬环境是基础
南岳大庙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其中举办朝拜活动的主要区域(正殿)仅1200平方米,人群聚集十分迅猛,已经突破场地容纳极限,活动举办时间又在半夜,针对这一情况,南岳短短半个月时间内投入2000多万元,完善硬件设施。基本建成了高清监控系统、对讲通信系统、灯光系统、广播系统、城区空间分割、人流计量等六大系统。高清监控系统共28个点53个摄像头,增加62个补光源,改造49条网络线路,新增4条网络线路,后台实现了与公安局对接;对讲通信系统完成了PDT警用数字集群系统建设,实现了数字集群系统与原有模拟集群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了与市公安局后台联网,实现了指挥部大屏可视化调度,为大年三十安保工作的圆满完成提供了有力的通信指挥保障。灯光照明系统完成大庙周边、古镇四街以及主要交通干道等照明系统的提质改造,将旧有光源全部换装成亮度高、安全可靠的贴片灯、钠灯,并将外围安保卡口新增照明设备50余盏;庙内各重点部位新增和改造照明设备60余盏。广播音响系统完成了售票处、游客服务中心、万寿广场、大庙等人群密集区共12个数字化广播播出终端建设工作,实现了广播系统与指挥系统的联网对接。城区空间分割系统设12个安保卡口,庙内设8个卡口,卡口间用水码、安检门等设施进行隔离。同时,在城区出入位置和重要路段共设置交通管制岗14个,严格管控从南马公路、衡阳、衡山方向进入南岳的车辆;人流计量系统衔接了专门的安保公司,对人流进行统计和科学分析,并将该系统建设纳入智慧南岳建设统筹规划建设。
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亮化美化工程、规范施工场地管理、强化清扫保洁和全面清除路障等工作。并提前将北门各殿前部分绿化场地改造成游客集散地,增加了大庙的承载能力。重点开展了旅游环境综合治理和居民文明素质教育,加大了对内对外宣传力度,呼吁大家文明祈福,理性出行,不要燃放烟花爆竹,尽量避开人流高峰等,努力营造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
科学指挥调度是关键
经过前期充分酝酿,南岳报请省武警总队、省公安厅、市公安局,共出动了公安、武警、交警、消防官兵2300多人参与大年三十安全保卫工作。与去年相比,执勤警力数量翻番。区委、区政府也安排了1800余名党政干部协助公安机关维护活动现场治安秩序,使安全保卫力量达到了空前的4000余人。南岳公安民警已连续二十多年未回家与家人团聚,既当战斗员,又当指挥员,加强与外来警力的协同配合,确保在执行任务时不出偏差、不留空档,绘制了现场警力部署图,多次与外来公安、武警现场合练,充分做好了应对处置各种复杂情况的准备。正月初一至初七,南岳公安民警、党政干部在支援警力撤离后继续奋战,成功书写了一份圆满的平安答卷。一是强化外围控制。外地来的朝拜车辆达2万余辆,使南岳城景区人流、车流缓慢,为确保游客有序通行,从大年三十下午起即实行了交通管制,构建无缝管理的交通管制圈,有效控制了外地车辆进入南岳城区的速度,减少了城区的拥堵问题,确保无重大交通事故发生。二是加强人流疏导。大年三十晚上停止举办幸运香火法会,分时分段分流游客,关闭了北门四殿,提高了人流速度,减少了人员滞留时间,有效避免了踩踏事故发生。三是突出重点环节。针对庙内中心部位群众大量燃放焚化品火光冲天的情况,在增加现场消防专业力量的基础上,专门部署了20个小组携带灭火器分片巡防,有效堵塞了消防安全漏洞。为防范恐怖袭击,增加部署了多个狙击点和警犬巡防,确保无恐怖袭击发生。为避免群众随身财物被盗,通过广播提醒、专业队反扒等举措,庙内发生扒窃案件不到10起,比往年下降了90%以上。四是注重现场指挥。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周学农,南岳区委书记胡小宁,区委副书记、区长杨洪峰,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曾建华,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王成良、副局长吴起等领导坐镇位于游客服务中心的安保总指挥部,时刻紧盯着监控中心的大屏幕,通过遍布城景区的400多个高清监控摄像头,查看每一个旅游景点、每一个交通路口的人流、车流情况。南岳区副区长、公安局局长肖文斌等连续坚守一线,指挥调度大庙外围12个等候区、卡口,严格管控人流。总之,南岳将遍布城景区的高清监控系统当成“大脑”和“天眼”,为快速研判现场情况提供便利。将对讲通信系统当成“耳朵”和“嘴巴”,对讲机里的呼叫既能及时收到指挥中心根据监控反映的情况,又能快速反应,及时地进行现场遥控指挥,为安保工作提供有力的通信指挥保障。“六大系统”分工配合极为出色,宛如一架精确的钟表有条不紊地运转,共同构筑起了南岳平安有序祈福的铜墙铁壁。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