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炎陵模式”是怎样炼成的

2020年11月25日 10阅读 来源:湖南日报 2012年09月04日 星期二

周瑾容

湖南省人民医院坐落于省会长沙湘江之滨,天心阁旁,由现代医学之父、中华医学会创始人颜福庆创建于1912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是湖南省属最大的公立医院。而300公里之外,在华夏始祖炎帝的寝陵、著名的井冈山革命老区,炎陵县人民医院肩负着全县19万群众的医疗卫生保健任务。按照卫生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型公立医院均要对口扶持一定数量基层医院的要求,始于2009年的一次握手,让这两家医院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倾心倾力,相携相扶,一路阳光灿烂,一路硕果累累,走出了一条省级三甲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的新路子。

变脸:从脏、乱、差的“集市”到温馨舒适的“宾馆式”医院

对于炎陵县人民医院的情况,省人民医院派出的第一任院长胡朝晖、副院长梁力晖之前早有耳闻,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直到亲眼所见,还是不禁诧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家医院更像一个杂乱的集市,医院职工人心涣散,迟到、早退乃是家常便饭,上班时间打牌瞌睡、买菜择菜比比皆是,住院部的病人家属更是在病房架起炉子做饭烧菜,到处都是随意堆放的杂物、垃圾。

当时正赶上炎陵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检查,而县人民医院的卫生情况已经连续很多次排在全县倒数第一了。这两位省城的医疗专家到任第一件事,没有像大家所预料的那样,为营造声势召开动员大会,穿上白大褂一本正经地查房。而是挽起衣袖搞起了大扫除,着手医院标识、职工仪表、病房管理的规范,建起了食堂、热水房,装修输液室,改造公共卫生间,病房提供统一的物品收纳箱,增设卫生清洁员24小时环境保洁,全面整洁美化病房环境、公共环境。干净的地面、透明光洁的玻璃窗,让前来就诊的病人感到温馨舒适。该院的门(急)诊综合大楼改造和第二住院大楼及医技楼兴建,污水处理,院内绿化、亮化和景观配套等工程相继竣工,院容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谈及此事,胡院长说:“我们湖南省人民医院办院方针中的‘环境美院’给了我启示,环境就是医院的脸面啊!”如今的炎陵县人民医院,总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4000余万元,编制床位250张,设有临床科室29个,环境整洁幽雅,配套便捷,医务人员亲切和善,医疗活动规范有序,俨然是一座“宾馆式”的医院。

涅槃:从濒临倒闭到县域医疗龙头

三年前的炎陵县人民医院,因管理不善、人才短缺、技术匮乏、服务差、基础设备设施落后等原因,已难以满足全县群众求医问药的需要,老区人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凸显。当地人有病宁愿辗转奔波到株洲、长沙看病,也不愿去家门口的县人民医院就诊。在这种情况下,这所创建于1939年的医院,正处于濒临倒闭的尴尬局面,迫切渴望一剂充满力量、足以脱胎换骨的猛药、良药。

湖南省人民医院是我省唯一的省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长期以来已采用派出医疗队等多种方式,对省内老少边穷地区的基层医院进行帮扶和支援。经过多年实践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不少成效。但同样面临着城乡卫生帮扶的一个普遍困惑,总体来说都免不了“临时性”、“局域性”、“表浅化”色彩。如何变临时性为长期性、变局域性为整体性、变表浅化为深层次,更好地从根本上提高县级医院的水平,就需要大胆地创新。

2009年8月,新一轮医改正如火如荼,时任炎陵县委书记李晖、湖南省人民医院院长方亦兵经过多次考察、调研、洽谈,在省卫生厅的支持下,签订了约期6年的《湖南省人民医院对口协作炎陵县人民医院方案》协议,确立了“全面托管、将炎陵县人民医院发展成为湘赣边区4县1市的区域医疗中心”的战略目标。2010年9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新任院长龙开超刚刚到任,就来到炎陵县人民医院考察,他提出了“对口支援促进发展,深度合作形成多赢”的观点,表示要在更大规模、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多途径、更多方式上深入开展对口支援工作。这位曾在省卫生厅医政处主抓过公立医院改革和对口支援工作的院长,以恢弘的思路、务实的态度,迈开了更为坚定的步伐,炎陵县人民医院也由此开启她建院70年来的蓬勃新生。

就如何创新模式,省人民医院多次与炎陵县人民政府沟通,确立了“缺什么,补什么;哪里弱,强哪里”的基调,摒弃“挂一个牌子,搞几次义诊,送几回药品”的传统支援方式,真正将炎陵县人民医院融入到省人民医院整体。这种鲜明的态度决定了之后每一步行动都掷地有声。具体做法是:由省人民医院派出人员担任炎陵县人民医院的正、副院长,三年一届,负责医院全面管理;派出由学科带头人组成的专家组,负责实地指导专科业务开展和科室管理,3至6个月一轮换;派出骨干医师,负责和参与日常医疗工作,半年到一年一轮换。三年里,省人民医院共派出100多名医疗、医技、护理专家,他们和炎陵县人民医院的职工一道排班,同样上晚夜班,从来不搞特殊化。在一同共事当中,炎陵县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得到了省人民医院专家的言传身教,自身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职业素质出现了有效转化。至2011年,门诊人次较2008年同期增长60%,住院人次增长69.3%,床位数由不足百张扩大至200多张,业务收入首次突破3000万元大关,医院在救治危重病人总数、抢救成功率及手术总台次等方面均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惊人的速度和喜人的态势成为了炎陵县的医疗服务之龙头。当时的炎陵县长周建光说:“自从湖南省人民医院全面托管以来,完全颠覆了县人民医院在老百姓心目中的不良形象。”

 造血:从“大病看不了、小病看不好”到“人有专长、科有专业、院有专科”

一所医院好不好,有没有病人是硬道理,病人多不多是金标准。之前的炎陵县人民医院,被群众戏称“大病看不了,小病看不好”,门诊大厅即便是周一也是门庭冷落,工作人员比病人还多。为避免出现“专家在,变了样;专家走,回原样”的现象,省人民医院不仅持之以恒地“输血”,更源源不断地“造血”。一是派驻的专家手把手、面对面地进行查房、技能训练、现场授课;二是炎陵县人民医院科主任、护士长和业务骨干有计划地分批到省人民医院跟班学习进修,医院举办的所有培训班均免费向炎陵县人民医院人员开放;三是特邀专家到炎陵县人民医院专题讲座。省人民医院把炎陵县人民医院纳入“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整体方案,派出护理部副主任和一名护士长驻扎炎陵长达半年。通过各种形式的传、帮、带,使他们都成为各自专业领域和工作岗位的能手、好手。

为破解炎陵县人民医院没有特色专科和优势技术的症结,省人民医院对该院部分学科进行了结构性调整。2009年,依托省人民医院的帮扶指导,炎陵县人民医院设立了儿科、肝胆外科、肛肠科、妇科等4个特色专科。2011年5月,成功分离组建了炎陵县首个独立儿科综合病房,将原本无专业分工的内科病房,调整为心脑血管神经内一科病房和消化呼吸内分泌内二科病房,门诊增设消化内分泌、创伤外科门诊,培养了一批他们自己的专科、专业、专家。在省人民医院专家的指导下,开展了胃镜下套扎止血术、脑脊液置换术、婴儿心脏彩超、深静脉置管等技术,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50余例,成功率达100%,填补了炎陵县医疗技术的多项空白。炎陵当地及周边的百姓看到了医院的变化,尝到了在家门口也能看好病的甜头。今年7月,怀孕31周的江西产妇龙莉娜在炎陵县人民医院早产诞下一对体重仅为1100、1500克的双胞胎,患儿全身青紫、呼吸困难,结合病史和胸片显示,医生考虑患儿发生肺透明膜病。新近成立的儿科,用他们在省人民医院专家指导下学会的治疗措施和呼吸机使用、血气分析监测等技术展开了抢救,患儿一周后痊愈出院。能成功救治如此危重的患儿,这在之前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2011年1月,炎陵县人民医院成为湖南省人民医院组建的省远程会诊中心首批联网医院之一;3月,省人民医院成立双向转诊中心,建立转诊绿色通道。此举无疑给炎陵百姓惊喜的心头再加上了一道安全防护墙。即使是在当地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远程会诊中心和双向转诊中心分别得到精确的诊治和及时的转运。该县船形乡新生村村民谢爱群,第一个通过省远程会诊中心,接受省人民医院专家杨瑜明教授的会诊,按照杨教授的诊治方案很快得到痊愈。而农妇陈湘花,更是深深感叹自己的幸运。2011年5月,怀孕8个月的她突发胆囊结石、胆囊炎入住炎陵县人民医院,已进行抗炎、解痉等保守对症治疗两天,情况十分紧急,正逢省人民医院名誉院长、我国著名的肝胆外科专家吴金术教授带着“心连心”医疗分队专程来炎陵县医院开展培训活动,闻讯后吴老设计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带领县医院的医生先救出腹中男婴,又亲自主刀为病人施行了胆囊造瘘术,母子平安。

  强心:从一枝独秀到春色满园

得益于省人民医院“管理带动、技术指导、人才培养、文化灌输”这种全面托管的模式,炎陵县人民医院迈上了新的台阶,跻身于县级医院的佼佼者。“人才立院、质量建院、学科兴院、科教强院、文化塑院、环境美院”是省人民医院坚持多年的办院方针,而今被移植嫁接到炎陵县人民医院,悬于医院正门。2011年出任炎陵县人民医院院长的王枭冶到任后,设计了院徽,创办了院报,大力弘扬医院文化。在省人民医院每年“迎新春红色主题”职工春晚上,炎陵县人民医院都会作为参赛单位在晚会上表演,而炎陵县人民医院的重大活动,省人民医院都会全力支持。“我们是一家人”是这省县两家医院最常挂在嘴边的问候。

省人民医院全面托管炎陵县人民医院已经整整3个年头了,得到了卫生部、省卫生厅的充分肯定,也受到炎陵县及周边老区县市广大群众的赞扬,多家媒体争相报道。按理说省人民医院完全可以“功成名就”,全身而退了。然而,他们非但没有就此停步,而是更进一步加大了对口支援的支持力度。

今年8月初,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黄利华专程到炎陵,就下一阶段两院对口支援工作进行调研,炎陵县委、县政府和炎陵县人民医院均表示了衷心希望能够继续得到省人民医院帮扶指导的强烈愿望。炎陵县委书记黄诗燕深情地说道:“这是一项温暖民心的工程,我们期待能够一以贯之、一脉相承、一抓到底。”次日,湖南省人民医院的内网办公系统,贴出了一则《关于竞争性选拔炎陵县人民医院院长、副院长的通知》,这已经是院党委第三次选拔干部到炎陵县人民医院担任院长和副院长了。第一、二任院长胡朝晖、王枭冶分别于2010年、2012年以第一名的成绩在省卫生厅厅直单位处级以上干部公开选拔中脱颖而出,竞聘担任湖南省脑科医院副院长、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副院长,副院长梁力晖也从一个普通的医生成为了老年病科副主任。他们在炎陵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已完成从医疗专家到优秀的医院管理和科室管理人才的华丽转身。而在炎陵的基层工作经历使更多的青年骨干医生近距离地了解到广大群众疾苦,能够更加体恤和关爱病人。这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体验式教育。通过长期的帮扶,湖南省人民医院在炎陵百姓的心中享有极高美誉度,省县两级医院建立了密切的交流帮教和稳固的转诊关系。

谈到对口支援炎陵模式,省人民医院院长龙开超欣慰地说,“可以说,炎陵模式已经实现了政府得民心、百姓得实惠、医院得发展、人才得锻炼的多赢局面,这样可复制、可推广和可持续的模式才是真正成功的对口支援模式。这是我们作为大型公立医院的责任,不应只是权宜之计,我们应该热情地、长期地坚持做下去。”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