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红色旅游的“绿色名片”

2020年11月25日 10阅读 来源:湖南日报 2015年07月08日 星期三

曹辉  蒋睿

仲夏时节,烈日骄阳炙烤着三湘大地。在这热浪滚滚的天气里,大部分人都选择待在空调房里纳凉避暑,许多旅游景点鲜有人问津。然而,在湘潭市东边的一个景区却是游人如织、人气爆棚。

从湘潭市中心沿着芙蓉大道一路向东,驱车10余公里,便可见一座高大气派的牌楼屹立在路边。牌楼处,车水马龙,人流如梭。他们结伴来此的目的便是共享自然之美,体验原生态之境,感受天地人和之惬。

这里便是国家级4A景区——盘龙大观园。

该园以自然山水为依托,以名贵花卉树木为特色,以湖湘文化和湘潭莲文化为精髓,目前已建成的主要景区有:杜鹃园、荷花园、兰花园、盆景园、农耕园、养和园等十一个主题游览园,其规划建设面积1.2万亩,总投资20亿元。

错落有致的十个园区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最美的人间仙境图:养和园、杜鹃园、荷花园、樱花园、兰草园、紫藤园等精品园区,各园区根据品种特点,设计精致,品种繁多,让人流连忘返,美不胜收。享有“天下杜鹃聚盘龙”美誉的杜鹃园,全球共有900多种杜鹃,这里就有700种,3.5万多盆,是目前国内室内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品种最全的杜鹃主题花园。云片杜鹃,曼妙飘逸;五彩杜鹃,灿若云霞,这里是世界杜鹃精品的展台;荷花园里各种“花之君子”亭亭玉立,在碧绿荷叶的映衬下显得娇艳无比,惹人怜惜。世界上最大的荷花“舞妃莲”,最“袖珍”的品种“小精灵”,缤纷的睡莲,初霜时节仍盛开的“冬荷”,品种达1200多种,被中国荷花界专家誉为国内唯一的荷花品种宝库。与之毗邻的樱花园、兰花园等,每个园子,从规模、档次到品种,在全省乃至全国,均可称翘楚。

占地1800多亩的养和园是盘龙大观园十大主题园中面积最大,景点最多,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自然景观最好的生态主题园。进入园中,果真眼前一亮。湖光塔影、廊桥亭榭等40余处景点掩映绿树丛中。游行其间,恍若仙境。七、八个山头,既有平整的沥青路盘桓而上,也有僻静的游道曲径通幽。车道、游道两旁,繁花似锦,绿树如盖。3万多株日本黑松、红枫、罗汉松、樱花 、桂花、杜鹃等名贵花木,15万多棵银杏、樟树、水杉、松树等绿化嘉木,把整个生态园装点成了一个芳香四溢的锦绣世界。这里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近20种;有高3米、长7米,世界上最大的缅甸黄金樟根雕“老虎”;山坳里,天鹅湖、汉池、银池、听泉池等6个总面积达200多亩的人工湖水光潋滟,曲桥垂虹。这就是盘龙大观园给游人的巨大魅力,怎能不让人叫“好”呢?

叫好的还不仅仅是来此观光的游客。

6月28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一行来此考察,对这里的发展规划、经营模式、服务理念频频点赞,并表示有机会将向全国推广介绍这一成功的发展经验。

“湘潭旅游是名扬中外的‘红色名片’,我们将利用好长株潭‘绿心保护区’自然优势,将盘龙大观园打造成为湘潭的‘绿色名片’,让两张‘名片’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谈到大观园未来的发展形势,湘潭盘龙集团董事长冯友根的脸上写满了自信。

 1 成4创5:冯友根信心满满

盘龙大观园于2009年在湘潭市岳塘区指方村的田间地头着手开始建设,短短6年光阴,这里已经变成为景色优美、人气高涨的国家4A级景区。

在家乡建造一座观光游览的园子,这个梦想一直蕴藏在冯友根的心中10余年。上个世纪90年代末,时任湘潭市红旗农场场长的冯友根在一次省里组织的国外考察中,异国的青山绿水、人文风气令他印象深刻。冯友根想自己家乡的自然条件不差,是否也能在自己的家里开辟一片“绿色林园”呢?

2011年3月1日《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在网上进行了公示。按照规划要求,要把生态绿心建设成为“生态文明样板区、湖湘文化展示区、两型社会创新窗口、城乡统筹试验平台”,最终打造成具有国际品质的都市绿心。而在功能定位上,将把绿心作为长株潭公共生态服务客厅、城市群生态空间建设样板、生态资本创新利用示范窗口。

得此消息,冯友根蕴藏在心中的梦想有了更加十足的底气:利用长株潭“绿心保护区”自然条件优势,改造提质“绿心品质”建造一个集生态、观光、体验式于一体的生态游览园,将旅游与农业有机结合,探索一条以景区建设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路子,这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能,还能挖掘它的经济潜能。因此,盘龙大观园还有着另外一个名字——“盘龙生态农业示范园”。

近年来,冯友根和他的一班人马寻遍全国各地,并奔赴海外80余个国家和地区,四处“淘宝”,引进了日本黑松、大阪松、罗汉松、日本红枫、千年杜鹃古桩、珙桐、红豆杉、银杏以及全国荷花展金奖品种“红太阳”、“普贤”、“秣陵秋色”等名贵花卉树木。他们还向野生动物园租赁了多种野生珍禽。此外,为了能让盘龙大观园体现出“人在园中行,如在画中游”的意境,他们还花重金聘请了全国知名的设计团队为大观园的建筑、花房、盆栽的陈列设计“执笔”。

细观盘龙大观园一步步走过来的发展史你会发现,要在一块没有任何文化底蕴、没有任何天然景观、没有任何知名度的荒芜土地上,树立起一块人人向往的“绿色名片”,是多么难以成就的一项浩瀚工程。

用冯友根的话说,盘龙大观园的所在地指方村在几年前被大家称之为湘潭的“西部地区”,要在这样的一块不被人所认知的土地上,聚拢这么多人气,不靠“珍”、“奇”、“美”、“雅”等物,何来大观园的卖点?因此,有人把盘龙大观园称为珍稀植物的王国,野生动物的天堂,天人合一的绿洲。

“我们的目标是明年成为国家5A级景区,我相信,这个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冯友根信心满满地说。

 2 共赢共荣:征拆顺利无纠纷 

盘龙大观园选址的岳塘区荷塘乡指方村、青山村、荷塘村,是一块丘陵山地和农田相结合的地块。大部分农民收入都来自于养禽畜、种稻菜,由于经济效益不高,许多土地都已抛荒,是一个显著的光棍多、困难户多、外出打工仔多的区域。

从田间地头走出来的冯友根在修葺大观园的同时也在仔细思索,如何在征地拆迁过程中不侵害农民的切身利益,同时也能够带动周边农民致富,实现开发商与农民互利共赢的局面?面对这一连串的问题,盘龙开始了全新的探索。

2004年由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中关于“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的规定,强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村庄、集镇、建制镇中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这一政策立刻吸引了盘龙人的注意。

2009年4月22日,湖南盘龙集团与岳塘区荷塘乡指方村签订投资协议,前提和原则是:不改变土地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利益。

于是冯友根亲自挂帅,分成几路人马叩响规划内每一户农民的家门跟他们议价格,谈发展前景,当地农民被盘龙集团工作人员的真诚所感染,纷纷签下拆迁协议。他们在这里创造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土地流转模式:每家留足基本口粮田地后,其余由村集体统一征收,一部分提供给示范园作项目用地,另一部分由村集体储备,作为将来配套产业的开发用地。

景区建设中拆迁了近百栋农民房屋,流转了5000亩土地,而在拆迁过程中却没有发生一起纠纷。有人可能会问,征拆进行得如此顺利,到底是为什么?

住在附近的黄师傅表示:“原来这里一片贫瘠,许多人外出打工,田地都是荒着的。而在土地流转之后,不仅得到了流转款,更是改善了这里的环境,每天生活在这种风景如画的地方,何乐而不为呢?”从黄师傅的话语里,我们不难看出,农民愿意流转土地,看中的不仅仅是金钱,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和子孙后辈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从前的荒凉贫瘠变成了现在的花团锦簇、诗情画意般的人间仙境,农民自然是全力支持的。

盘龙生态农业示范园的顶层设计是:与当地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将地处长株潭绿心地带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优势,打造一艘大型的农业商业航母。前期项目涵盖了农业生产、农业观光和生态旅游三个方面,分为观光休闲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农副业、生态旅游6大产业主题;中长期规划中还包括农产品深加工和物流配送等。

盘龙人似乎看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他们将周边300农民直接安置在盘龙大观园中工作。同时邀请湖南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给他们传授花卉栽培、蔬菜种植、牲畜养殖等技术,以前靠山靠水吃饭的农民已经转变成懂技能、有手艺的职业农民。景区的发展也带动了周边的农民纷纷就业,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素质和生活水平。

除此之外,景区的旺盛也带动了当地以休闲垂钓、农家生活体验为主经营模式的“农家乐”经济形式,据统计,仅此一项,当地农民每年可以增收近3000万元,以旅游促脱贫的效果日益显现。

以前“下雨一身泥”的泥巴路变成了坚硬的柏油路;以前这里晚上黑灯瞎火,如今变得灯火通明;以前这里的农民居住的是破旧土砖民房,现在他们喜迁新居住上了二三层高的独立别墅。在紧挨着园区的田野上,我们看到,家家户户的农民都建起了新楼房,还有从园区拆迁出来的18户农民,住进了由盘龙集团统一规划、设计,具有江南风格、像别墅一样的农民新村。

盘龙现代农业示范园所辖的荷塘、青山、指方三个村,过去是岳塘最贫穷落后的村,现在,荷塘、指方两村已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其中指方还成功申报了全省特色旅游名村。

据统计,农民收入由6年前人均5000元增加到现在人均3万元。摸得到的实惠,看得见的前景,使当地农民对这一项目给予了高度的称赞和支持。

盘龙大观园的建设获得了高层的关注和肯定:2014年,就有省委书记徐守盛,市委书记陈三新,市委副书记、市长胡伟林等领导先后前来考察指导。徐守盛在高度肯定这一项目后,语重心长地叮嘱立足家乡创业的盘龙集团董事长冯友根:友根,一定要把根留住啊!

盘龙生态农业示范园项目得到了各方支持:去年12月9日,胡伟林主持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全市各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大对项目的支持力度,帮助该园在产业升级上下功夫、做文章,为湘潭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业打造出一张有特色、有亮点的新名片。岳塘区委书记孙银生、区长王永红和湘潭市的旅游、规划、国土资源、住建、农业、林业、交通、水利等职能部门更是主动上门排忧解难,提供服务。

 3 厕所革命:李金早寄语殷殷

旅游景区的服务一直是为人所诟病的,也一直是重点整改的对象。来过盘龙大观园的游客无一不对这里的美景所沉醉,同时还为他们所提供的优质服务啧啧称赞。

湘潭人知道,10多年前,盘龙集团就投入巨资在湖南省地级城市第一个兴建园林式五星级酒店——盘龙山庄,并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金叶级绿色五星级饭店”。盘龙大观园是该集团产业链的拓展和延伸,也是盘龙发展新的里程碑。

作为一家十多年品质如一日的老牌五星级酒店,盘龙优质的服务理念、舒适的园林环境一直是园林式酒店学习的楷模。盘龙大观园成功地将这一服务引入景区,确保服务质量,让游客在4A级景区内享受到5星级的服务,这一优势无疑为大观园迷人的景色锦上添花。有开“五星级酒店”的背景,有“把游客满意作为不懈的追求目标”的服务理念,盘龙人对怎样为游客提供服务更是得心应手。

走进盘龙大观园入口,有专门的保安负责引导客流、车流;园内的游览观光车实现全部免费;每个景点的服务人员配有专门的制服,与游人的谈吐用词、指引手势都让人享受到入住国际大酒店般的服务。

为满足人们旅游多样性需求,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住,玩得爽,项目建设中非常注重打造精品。大观园中杜鹃园、樱花园、紫藤园,品种在全国最多并且名贵,许多品种唯盘龙大观园独有;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园林设计布局上创新,在文化创意上创新,在服务理念上创新,其工程质量、景观景点都堪称是精品;景区的公共卫生设施,从设计到施工,从装修到设备选用安装,从布置到管理,均按照国家标准建设实施;大观园更是将五星级的服务理念带到景区服务中来,甜美的微笑、亲切的问候、耐心的指引,让游客在这里享受到五星级的高质量服务。

这里不得不提到大观园厕所的管理设置。

厕所是文明的重要窗口,针对此前备受诟病的我国旅游厕所脏乱差的问题,今年年初,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为期三年的“旅游厕所革命”,对旅游厕所进行规范和管理。针对这一状况,大观园把景区厕所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景区内的20多个厕所,全部按标准建设,确保配置科学,清新整洁,功能齐全,尽全力满足游客需要和要求。

6月28日,李金早在盘龙大观园调研时,对这里的卫生间的设置和管理产生了浓厚兴趣。当天,他走进兰花园,绿树掩映下一幢外观漂亮的公厕跟景区环境完美融合,干净整洁的如厕环境得到了李金早的充分肯定。

“厕所问题是景区最难处理的问题,你们能把厕所问题解决好,相信其他问题也能处理好。”离开前,李金早对冯友根殷殷寄语。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