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王克英
你去过戈壁大漠吗?
沉寂的荒漠,一望无垠,空旷、荒凉,板着个脸,给人一种单调的颜色:黄色、黄色,永远是孤独的黄色。人在其中,显得是那么的渺小。只有偶尔从远处传来的一阵阵驼铃声,才让人在寂寞而寥廓的天地之间,感受大漠风语带来的一丝丝生气……
一千多年前,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经边塞大漠,孤独、寂寞,飘零的心情,被大漠雄浑的景色熏陶、净化,面对浩瀚、静默的沙漠,感受着“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的苍凉和萧瑟,诗人却吟唱出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千古绝唱,使那无垠的沙海,苍凉中透着凄美,雄浑中显出婀娜,描绘了一幅诗情画意的沙漠景色。
但真正的沙漠美景,远不是“凄美”、“婀娜”所能描绘的,秋色里沙漠中那成片的胡杨林,以一种绝美的姿态,排列成一道诱人的风景,让人心潮澎湃、荡气回肠。它所给予的那种让人震撼的充满野性的美,再好的词汇也难以表达。
去年秋天,我去了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的巴丹吉林沙漠。金秋十月,整片胡杨林如潮如汐、斑斑斓斓、漫及天涯,恰似抹上了浓烈的油画色彩,汇成了金色的海洋。而那凝重的金色里又透露着苍凉,古朴的庄重里弥漫着悲壮,形成极为富丽堂皇而又极富沧桑感的沙漠特有的景色:每一片叶子都镀上了金色,每一个枝丫都洒满了阳光,似一块金黄色的绸缎,在太阳的照射下绚丽耀眼。那树干粗大、虬曲苍劲、排列成行的胡杨树,造型千姿百态,或如苍龙狂舞,或似孤鹜翻飞;有的像骆驼负重,有的如龙蛇蜷地,有的似狮虎雄踞,有的如骏马嘶鸣。有的枝丫斜伸,彼此相互依偎。驻足欣赏这美好的景色,不但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更让人感受到生命的伟大。而待到落日苍茫,晚霞满天,龙骨虬枝的胡杨林由金黄变成金红,辉煌凝重,无边无际。一夜霜降,胡杨林如香山枫叶红红火火、层林尽染,超凡脱俗;秋风乍起,金黄的叶片飘飘洒洒,大地如同铺上了金色的地毯,浓烈而厚重的色彩,映衬着纯净的蓝天白云,充满了浪漫。尤其是巴丹吉林沙漠日出时的雄浑壮美和夕阳晚霞的绚丽色彩,更让我们零距离领略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绝妙意境。沙漠、胡杨、驼队和落日的余晖,组成了一幅幅极有韵味、极富沧桑感的画面。
额济纳旗是世界上仅存的三大胡杨林地之一,并且有一望无际的戈壁和苍凉壮阔的沙漠景观,以及大漠中的古城遗迹。是我国历史上的边塞重镇,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千姿百态的胡杨林,一年四季都在为这片土地增添着色彩:春天,胡杨吐露的嫩叶让沙漠披上绿装;夏天,阔绰的叶子隐天蔽日;金秋,金黄的沙漠,金黄的胡杨,如同一个巨大的金色伞盖,浓墨重彩地向天际延伸而去,在阳光下形成色彩斑斓的美丽画卷;冬天,嶙峋的虬枝挂满雪霜,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胡杨是一亿三千万年前孑遗的树种,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杨树品种,被誉为“活着的化石树”。有人说它是“神树”,是“生命之树”,是“大漠英雄树”,应该说任何赞美对胡杨树来说都是不为过的。它耐高温、耐干旱、挡风沙、抗盐碱,在缺水的大漠中顽强的生长,在如刀的漠风中勇敢的抗争,在如火的骄阳中不屈地拼搏,在严寒的隆冬坚强地屹立。它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风沙。虽然年降水量只有十几毫米,却依然根深叶茂。论生存环境,胡杨几乎与所有的苦难为伴,却神奇、傲然挺立在大漠戈壁上,生者苍翠挺拔,春满生机,秋染斜阳;死者孑然挺立,不卑不亢,傲视风暴。任岁月沧桑,任大漠迷茫,为“生命禁区”撑开了一片生命的绿叶。它铁骨铮铮的风姿、倔强的性格、多舛的命运激发人们太多的诗情与遐想。它以生一千年不死的绿意,死也一千年不倒的精神,倒也一千年不朽的骨骼,震慑着沙漠,震慑着戈壁。古往今来,胡杨已成为一种精神而被人们所膜拜……
沧海桑田,岁月作证,两千多年前,西域为大片葱郁的胡杨覆盖,塔里木、罗布泊等水域得以长流不息,水草丰美,滋润出楼兰、龟兹等三十六国的西域文明。拓荒与征战,使水和文明一同消失在干涸的河床上。尽管胡杨有很强的生命力,但它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而仍然难逃厄运。在额济纳旗达菜呼布镇南20公里处有一片枯死的胡杨林,当地人称之为“怪树林”。走进“怪树林”,满目疮痍,大片枯死的胡杨树东倒西歪,神态各异,其奇异的造型令人惊心动魄 。白茫茫的沙地上,有的虽然肢断骨折,匍匐在地,却依然挣扎着,试图挺起不屈的脊梁。它们或昂首挺立,或屈膝跪地,或躯体断裂,或枝干破碎,扭曲着,一圈一圈地扭曲着,几乎失去了原来的模样。那些已经脱离生命主体的枝条,经多年的风吹日晒,犹似累累白骨,遍地残骸。剥光了树皮的树干高耸入云傲视苍穹;折断了头颅的树桩怪异成一道自强不息的风景;扭曲撕裂的身子似苍龙腾蛇叩之有声。无数棵活着的,干枯的,倒下的胡杨,彰显出强壮的筋骨,即使被风吹斜甚至倾倒仍然枝繁叶茂;即使枝丫间相互痴缠,枝叶渐渐干瘪,依然在还原生命的坚毅和倔强。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依稀往事:昔日绿阴扶疏、泱泱大河的奇异景象,已成为大漠中美好的怀想。
这就是大义凛然,神秘莫测,豪气千秋的胡杨!生,轰轰烈烈,挺直腰杆,坦坦荡荡,威武不屈,与大自然顽强拼搏。死,踏踏实实,堂堂正正,坚守信仰,坚硬如铁,与腐朽绝缘,永远用那“活着,你可以千年不死;死后,你可以千年不倒;倒下,你可以千年不腐”的胡杨精神,诠释着生的美丽,死的不朽。
我走进胡杨林,抚摸着褐色干裂的胡杨树,心潮起伏:巴丹吉林沙漠被认为是中国频发沙尘暴的沙源,这几十万亩胡杨林是阻止巴丹吉林沙漠向北扩散的重要屏障,是中国西部生态的天然宝库……保护胡杨林,保护胡杨赖以生存的水源,让胡杨蓬蓬勃勃地张开它优美的枝叶,这不仅是留住大漠风光的需要,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须。
面对胡杨林,使人想起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艰辛而骁勇的霍去病、刚正并最早治理西北生态环境的林则徐,也使人想起那些正在大西北为保护生态环境而辛勤劳作的建设者们……铮铮铁骨千年铸,不屈品质万年颂,他们凭着最强大的忍耐力、最顽强的生命力,成就着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的宏伟大业。
尘埃滚滚,日月轮回;千古风流,弹指瞬间。多少热闹繁华,终究雨打风吹去;多少兴衰荣辱,到头来难逃灰飞烟灭。唯有胡杨,依旧站立在猎猎西风中,看尽秦时明月汉时关,八千里路云和月;听尽羯鼓羌笛的幽怨,胡笳十八拍的苍凉。胡杨是历史,是文化,是人类走过的岁月留下的痕迹,是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与大自然奋斗的见证者。胡杨在带给你耀眼的外在之美时,更让你领略到强者风骨的内在之美。只要你走进寸草不生的戈壁滩,看一看生长在戈壁滩上倔强的胡杨,那些为患得患失而黯然神伤的悲苦,物欲横流中的浮躁,世俗纷扰中膨胀的欲望,都将烟消云散。你会瞬间悟出生命的真正意义,领略古人所说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洒脱与豪放。
生活中,人们固然喜欢牡丹,因为它们是花中之王,富贵典雅,人们也很喜欢荷花,因为它出污泥而不染,清雅芬芳。有人钟情于黄山的青松,也有人留恋长白山的白桦,可是,最让我刻骨铭心的却是那不朽的胡杨!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