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珊
编者按:
今天我们推出著名湘菜大师、中国烹饪大师谭兆元谈“简餐”的文章。时下,在餐饮企业普遍感到困惑和一片迷茫的时候,这篇文章无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力戒奢靡,崇尚节俭,是餐饮消费的理性回归。我们看到有很多餐饮企业都在顺时而变,在理性和本真的大众消费市场上实现了华丽转身。然而,也有的企业陷入了误区,认为餐饮越低端越好,以至于忽视品质而一味追低。如此做派,对湘菜的弘扬和发展只会适得其反。诚然,任何行业、任何产品都以追求高品质、高境界为目标,餐饮当然不例外。湘菜要传承要发展,我们就必须加大创新力度,提升菜品品质,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各种需求。谭兆元所谈的“简餐”,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建立在高品质基础上,依托现代技术和手段,提高出品速度和提升出品质量的烹饪形式。正所谓“简约而不简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简餐,也许正是湘菜今后努力的方向。
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欢迎有识之士都来参与讨论。我们将在第八届中国湘菜美食文化节组织专题论坛,共襄新时期、新挑战下的湘菜发展大计。
【人物档案】
谭兆元,中国烹饪大师、湘菜大师,主张湘菜创新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为多家知名餐饮企业出品技术提供支持,在业内首创“铁板”湘菜,成立了个人烹饪工作室,现担任数十家餐饮调味品企业顾问。
相较于高超的技艺,谭兆元对湘菜发展的宏观视野、批判眼光更让人印象深刻,他是为数不多“带着思想做湘菜”的大师之一。
2012年底,中央下发《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股反对铺张浪费之风在三湘大地悄然拂开:公务消费下降,商务宴请减少,一些过去车水马龙的高档餐饮店门可罗雀;不少打着大众牌、亲民牌的中档餐饮倍受欢迎。
餐饮市场正面临转型,各企业纷纷寻找新的机会和出路——有人转身瞄准食堂、便餐等刚性需求市场,有人提出要走特色餐饮的路子……新的观念在酝酿,新的业态在形成。在即将开幕的第八届中国湘菜美食文化节上,众湘菜大师和从业人员将主推“简餐”。
什么是“简餐”?它与传统餐饮有何区别?如何打造富有中国特色的简餐模式?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美食节顾问、湘菜大师谭兆元。
简餐诞生:“高消费”向“理性消费”的回归
见到谭大师,是在一间普通的咖啡馆里。带着一贯的直爽,谭兆元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简餐是一种新兴业态,也是当下餐饮企业的一种发展方向。既符合社会的需求,又满足时代的需要。”
当前,各行各业都在拒绝奢侈之风,任何“价格虚高”、“奢侈浪费”都没有了藏身之地。以前,不少高档餐厅拼装修、拼价格、拼资金、拼关系,而非拼品质;靠关系拉客,而非靠价值留客。现在,理性消费、大众路线、特色餐饮成为企业浮躁过后的新选择。在这场选择中,有的企业迷失了,有的企业却找对方向、破茧重生。
“很多人认为杜绝奢侈就是要回归平民。有的高档餐饮转身做快餐、卖盒饭,大家都把它作为正面典型宣传。我个人认为是走进了误区。”谭兆元毫不忌讳,直抒胸臆:“大众餐饮是刚性需求,经营得好,当然能够盈利;但中国餐饮发展的总体方向应该是有品质的、有文化的,健康、营养的餐饮,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餐饮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人的收入水平正不断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据中国人民银行最近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个人存款余额为44.17万亿元。以全国人口总数13.5亿计算,人均存款32719元。能自己掏腰包消费3、5千的食客大有人在,关键在于餐饮企业能否提供“物超所值”的产品和服务。
“其实,奢侈腐败与高档餐饮没有必然联系。我们说的高档餐饮,应是品质的高端,而非价格的高端。真正赋予人价值感的高档餐饮,人们愿意自己掏腰包消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八条’抑制的是畸形消费,而不是高端餐饮。”谭兆元眼光独到,言之有理。
任何餐饮企业只会输在价格的虚高,而不会输在价值的高端。要突破‘困局’,餐饮企业必须以品质立业、提供富有价值感的产品和服务。
简餐,是一种可参考的形式。
“中国人吃饭,讲究几碗几碟,碗数不到,礼数未到。按传统餐饮出品方式,容易造成浪费、营养结构失衡。简餐,菜品分量不多,但品种精要、质量上乘,既能解决传统餐饮奢侈浪费的问题,又倡导了健康、营养的饮食观念。它将成为未来中国餐饮的一种流行趋势。”谭兆元预言。
定位简餐:对传统烹饪的一种提升
几个精致的小碟,在舒适的用餐环境中,快速呈上,菜品既可口又营养,食客觉得物超所值——这是我们眼中的简餐;
表达形式简约,包含的内容却不简单:精于量化,注重品质,追求营养,体现文化——这是谭兆元理解的简餐。
打开“百度”,搜索“简餐”。对简餐的定义不一而足,不少人认为荤素搭配、量少、方便就是简餐,把简餐、快餐混为一谈。
“简餐不是快餐,它是对传统烹饪的一种提升。”谭兆元解释。
“快餐、简餐都有出品快的特点,但快餐便于携带、方便实用、菜点合一,简餐对就餐环境有一定要求。”他举了个例子,肯德基汉堡能够边走边吃,全聚德烤鸭只能在桌边享用。这个说法,非常直观,让人一目了然。
此外,相比传统烹饪,简餐又是一种提升。它提取了传统烹饪中最精要的部分,制定标准和生产流程,避免了传统烹饪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减少了对技术工人的依赖。它根据本土人群的饮食习惯和健康需求,设计结构合理的菜品,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搭配上,在食材选择、用量上都有讲究、有学问。
“市场上一般的蒸菜品牌、港式茶餐厅,都不能称之为‘简餐’,只能称之为‘便餐’——供客人随便吃个饭,填饱肚子。”
那么,什么是典型的中式简餐呢?
谭兆元举了两个例子:全聚德、东方饺子王。
一个是拥有百年历史的餐饮老字号,一个是连锁餐饮知名品牌的新晋代表,两者都抓住了最具地方特色的简单菜点,都对选材用料、生产流程有着严格标准,都在提供优质产品的同时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烹饪文化。
作为东方饺子王的出品顾问,谭兆元认为,东方饺子王的成功是因为他们选择了“包饺子”这种中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餐饮形式,抓住了“量化、品质、营养、文化”这几个简餐的关键词。
在用料选择上,他们讲究质量的一致、营养的搭配,比如所有饺子中的猪肉只取自同一部位,对脂肪含量、瘦肉纤维有严格要求。
在生产流程上,降低对人的依赖,采用“中央厨房”来保证出品的稳定性。在北京,东方饺子王就为当地27家门店投资1200万元建造了中央厨房,统一标准、流水生产,确保食品安全、质量稳定。
现在,东方饺子王在全国已有86家门店,所有门店仅负责产品销售和技艺展示。每个透明玻璃隔间,一位专业师傅:擀面的,每张皮擀成一样形状、一样厚薄,一抛一落就能稳稳当当落在划定的圆圈里;包饺子的,最快1分钟能包70个饺子……他们展示的,不仅是包饺子的技艺,也是中国传统烹饪文化。
“我理解的简餐,不是对传统烹饪方式的简化,而是提升。”谭兆元再三强调:“我们选取最精要的烹饪方式形成流程、标准,选择最优质的原料和最合理的菜品结构呈现给客人;食客吃到的不仅是食物,还有口味和营养;体验的不仅是快捷,还有优质的服务和文化。这才是简餐,这才是我们的方向。”
做好简餐:追求品质是唯一出路
近年来,湘菜发展非常迅猛。短短几年时间,年销售额从三百多亿到跨越千亿,在八大菜系中从排名第七一跃成为全国第二。但是,湘菜却始终没有做出像全聚德、东方饺子王一样响当当的连锁品牌。
那么,简餐呢?湘菜有没有可能出现优秀的简餐品牌?要打造真正的“湘式简餐”,我们还欠缺什么?
认识、认识还是认识——谭兆元强调。
谈到这点,他有些无奈。曾与不少餐饮企业老板打交道,谭兆元发现,几乎所有老板开店,都会说:我这个店定位在人均消费200,这个店定位在人均消费800……这种“先定价,再建设”的“价格定位”思路,造成了价格虚高、名不副实。
“做餐饮,不应是‘价格定位’,而应是‘品质定位’。先看看自己能给客人带来多少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再在价值的基础上‘打个折’定价。”谭兆元解释。比如做简餐,不能首先就把它定位成“30元每位”、“100元每位”,而应从效率、口感、营养、文化上下功夫,先有品质,再有价格。
“有了这种对品质的认识,一切才有从谈起;有了这种认识,我们再在人才、标准、营养、文化等方面着力。”谭兆元说。
比如厨师。在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厨师门槛低,就业容易,不需要太多知识。但在简餐这种业态中,洗菜、切菜等基本工作都可由机器设备完成,企业需要的恰恰是高素质的“厨师”——他们对传统烹饪技艺有一定传承、感悟,能够运用现代烹饪设备制作出符合本土人群口感、营养需求的菜品。这样的人才,需要经过专业高等烹饪学校的学习和企业长期的重视培养。
再比如标准。在烹饪中,没有绝对的标准,只有相对的标准。传统烹饪,属于劳动密集型,标准难以设定;简餐,必须制定量化标准、技法标准和成菜标准,并通过先进设备和“中央厨房”等现代化生产方式来落实。
……
“全聚德、东方饺子王能够做出成功的简餐。我们的湘菜脍炙人口,文化博大精深,只要结合时代需求好好挖掘,一定能够打造出好的简餐品牌。”
由于时间关系,谭大师并没有深入的谈下去,但是他的“品质核心”观,他对当前餐饮企业认识误区的批判,却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期待这位有个性、有想法、有要求的大师,能与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合作,打造出富有湖南特色的简餐模式,让“湘式简餐”引领潮流、闻名天下!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