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青春衡阳精彩无限

2020年11月23日 10阅读 来源:湖南日报 2011年09月23日 星期五

成振锋  朱章安  刘亮

9月9日,天高云淡,秋风送爽。恢弘气派的衡阳市体育中心鲜花如潮,人声鼎沸,彩旗招展,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上午8时18分,4万多名观众和运动员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迎来了衡阳市第九届运动会盛大的开幕式。这是790万衡阳人民期盼14年之久的体育盛会,是一届创新、低碳、科技并融的人文盛会,更是衡阳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青春衡阳,精彩无限。衡阳市作为全国田径之乡、全国游泳之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在中华民族奥运史上写下了辉煌篇章。近年来,衡阳市的体育事业更是蓬勃发展,体育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竞技体育硕果累累,群众体育遍地开花,连续5年荣获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被树为全省的一面旗帜。衡阳体育在一次次突破,一次次跨越,一次次腾飞中不断演绎着精彩与传奇。

群众体育:全民覆盖,掀起健身新高潮

晨曦微露,衡阳市生态公园,锻炼身体的人们早已用脚步叩醒了早晨,旁边的单杠、吊环、跑步机等健身器材已是“名花有主”, 伴着鸟儿的啁啾声,几个后来的年轻人边热身边等待……这是衡阳市实施“体育设施进社区”,全民参与体育锻炼活动取得的喜人成果。

据衡阳市体育局局长康国雄介绍,按照“便民、实用、美观、节约”的原则,衡阳市健全了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去年以来,该市在城区安装了各类健身器材1947件,实现了群众期盼多年的“健身设施建到家门口”的美好愿望。

大力发展全民健身事业,是体育工作适应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近年来,衡阳市始终把发展全民健身事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作为振奋精神、凝聚人心、构建和谐、推动发展的重要手段。市委、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广泛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的意见》,将全民健身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文明创建工作的总体布局,纳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始终。同时,进一步完善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市县联动,协会参与,社会支持”的工作机制,推动了全市群众体育事业持续发展,催生了人们健身方式的多样化、科学化。除了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传统健身项目外,兴起的网球、健身舞、太极拳、户外运动、武术也深受不同年龄人群喜爱。“今天打球了吗?”、“今天跳舞了吗?”成为衡阳人见面的招呼语,有时去打一场球甚至成为招待客人的一种方式。同时,该市因势利导,进一步发挥体育单项协会和社会团体在组织举办群众活动和民间赛事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和鼓励他们组织开展各种群众活动,举办贴近百姓生活的群众体育赛事。仅去年一年就举办各类群体活动和赛事达100多次,有力促进了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

近几年,衡阳市的群众体育活动连续不断,群众健身热情持续高涨。每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一系列群众体育活动如火如荼。在农村,端午赛龙舟等各类群众体育赛事在衡南县、衡东县、耒阳市、常宁市、祁东县等地如期举办,一年比一年精彩。在城市,“元旦”环城赛跑、乒乓球、羽毛球个人锦标赛、横渡湘江、百龙百狮闹新春等活动轮番上演,为雁城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竞技体育:硕果累累,迎来发展新春天

衡阳地处衡山之南,因山南水北为“阳”,故得此名。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栖息于城南回雁峰,故雅称“雁城”。

或许是源于大雁勇往直前的竞技精神,或许是源于大雁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衡阳人民对体育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愫,在衡阳的发展史上,衡阳体育有过辉煌,也有过骄傲。射击运动员岳明,第一次在亚运会冠军簿上写下衡阳人的名字;体操王子李敬,为衡阳人实现了世界冠军零的突破;体操运动员凌洁,先后获得第3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平衡木冠军和第27届奥运会高低杠银牌;棋手罗洗河,2006年三星杯围棋比赛中击败韩国选手李昌镐,夺得衡阳人的首个围棋世界冠军……自改革开放以来,衡阳先后产生国际级运动健将16名,运动健将225名。

成绩属于昨天,拼搏成就未来!近年来,衡阳市以强县、强校、强项、强人“四强”建设为抓手,以加大训练体制和管理模式改革为动力,坚持用金牌战略带动竞技体育发展,不断增强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用“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创造了竞技体育的“衡阳速度”。 

——完善机制,后备人才基地建设突飞猛进。建立了以市体校和游泳跳水中心为龙头,以训练基地为骨干,以社会力量办训练为补充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向国家专业队、省体育专业队、大中专体育院校输送体育人才1271人,游泳、跳水、体操、射击、跆拳道、网球等6个项目先后被命名为省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市体校、市游泳跳水学校先后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多措并举,“一县一品”、“一校一品”建设成效明显。通过大力强化评估奖励办法,完善市直训练单位目标管理与考核办法等措施,在全市形成了“教练员队伍不断壮大,在训运动员人数不断增加,竞技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在2009年全省青少年体育比赛中,衡阳市获金牌63枚、奖牌175枚,团体总分2018.5分,金牌、团体总分位居全省第三;在第十一届省运会中,衡阳代表团夺得58枚金牌、65枚银牌、59.5枚铜牌,总分1961.5分,5人7次破省运会和省青年纪录的可喜成绩,取得了市州代表团金牌第三、青少年组赛会金牌第三,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向全省人民展现了衡阳体育健儿团结奋斗、敢于争先的精神风貌,再一次确立了衡阳体育在全省第一方阵的地位。

——科学训练,衡阳籍运动员捷报频传。科学出效益,严师出高徒。近年来,衡阳籍运动员在国际国内赛场捷报频传。运动员董斌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田径锦标赛获三级跳远第一名;黄江勇在全国体育大会获跳伞第一名;何灿灿在世界柔道公开赛男子站和爱沙尼亚站均获第五,在全国冠军赛获第一、全国锦标赛获第三;羽毛球运动员柴飚获“汤姆斯杯”团体冠军、在世界羽毛球大奖赛德国站获双打第一;在广州亚运会上,跳水运动员何敏战胜奥运会冠军秦凯获得男子一米板冠军,实现了衡阳健儿继1990年北京亚运会后20年来在亚运会个人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肖康君在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夺取女子体操全能冠军。 

   基础设施:突飞猛进,奠定发展新平台

如果说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是衡阳体育事业发展的两翼,那么基础设施建设则是促成她起跳腾飞的平台。衡阳体育中心已成为衡阳市的地标式建筑,游泳跳水中心是我省乃至中南地区最好的游泳场馆,全民健身中心已成为全国地市级城市中规模最大、项目最全、投资最多的全民健身中心……随着一个个重大体育基础设施项目的新建、改造,衡阳的体育事业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抓发展就要抓项目,发展体育事业就得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针对以往体育设施、体育场地十分缺失的状况,衡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痛下决心,在全市上马了一个个体育设施建设项目。市委书记张文雄、市长张自银多次深入项目建设现场,排忧解难,有效推进了项目建设进度,确保了项目建设质量。衡阳市体育中心2009年5月破土动工,依照常规,建设时间需28个月,但仅用了18个月,一座能够容纳3.5万名观众、外型美观、设施先进、比赛条件一流的现代化体育场就拔地而起,从此结束了衡阳没有现代化体育场馆的历史,创造了体育场馆建设史上的奇迹。市全民健身中心通过招商引资2600万元完成了室内装修,建成了集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健美操、器械运动、体质检测等多个健身项目和酒店、餐饮等服务项目于一体的健身中心。同时,该市还积极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健身场地,全市所有乡镇的“五小设施”建设,其中就有体育设施;该市的第一个体育公园——平湖公园,也是由社会投资兴建的开放式公园,市民可以免费进入园内开展各种健身活动。

“全民健身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广大市民渴求有一个舒适的运动场所进行锻炼的心理已基本得到满足。”谈到这一点,康国雄局长自信满怀,不仅在城市,衡阳市的农村也加强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近700个,在每个试点村还建好了一个篮球场,配备一副标准篮球架,两张室外乒乓球台,一个羽毛球场,一条健身路径。

青春衡阳,精彩无限,她必将因运动而精彩,因体育而朝气蓬勃,因发展而活力四射,向着更快、更高、更强,勇往直前。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