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
刚刚制定下发的《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湘西地区开发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认真总结了湘西地区开发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深入分析了湘西地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就如何在新的起点上深入实施湘西地区开发战略、推动湘西地区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意见》吹响了湘西地区开发迈向更高层次攻坚时期的号角,内涵丰富,亮点频频。11月18日,本报特邀部分省直厅局、湘西地区市州县负责同志,解读《意见》亮点、畅谈对《意见》的理解、展望湘西地区未来美好前景,以飨读者。
本报记者 李勇 唐爱平 唐婷
政策扶持条条都有含金量
【关键词】政策扶持
【《意见》摘登】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政策扶持。
【嘉宾】省长助理、省财政厅厅长 李友志
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湘西开发办主任 陶世桥
“《意见》对湘西地区的政策扶持主要有财政、税收、投资、金融、土地、生态补偿、人才等7个方面。政策扶持条条都有含金量,光是‘2011年到2012年两年内取消湘西地区各县市区对省的原包干体制上解’这一项,有的县便可减少上千万的支出,少的也可减少数百万。”省长助理、省财政厅厅长李友志如此解答记者对《意见》中财税政策的疑问。
李友志说,为了加大对湘西的财税支持力度,将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取消中央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州本级和县以下(含县)配套资金,这一条,含金量是非常高的。同时,今后,中央和省级财政下达的有关专项转移支付,也将重点向湘西地区倾斜。此外,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所得,依法享受所得税“三免三减半”优惠。对享受国家西部开发政策地区的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免征关税。
“按照《意见》,今后我省还将积极争取重大项目在湘西地区布局,加大中央和省财政性投资投入力度,提高国家和省各类专项建设资金投入湘西地区比重,提高铁路、机场、水利等建设项目补助和资本金注入比例。”陶世桥告诉记者。
“财税支持政策中有一条,省湘西地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由2010年的1.75亿元逐年增加到2015年的5亿元。别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绝对值并不多,但却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陶世桥说。“过去6年来,全省湘西地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拿出10多亿元扶持364个产业项目,这些项目几年里为国家缴纳税收60多亿元,安排20多万人就业。”
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关键词】特色优势产业
【《意见》摘登】继续把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放在突出位置。
【嘉宾】张家界市市委书记 胡伯俊
省扶贫办主任 张英维
“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体系,是推动湘西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支撑点。”省扶贫办主任张英维言简意赅地阐释对《意见》的理解。
张英维说,经过多年扶贫开发,湘西地区已初步培育形成旅游、水电、矿业、建材、食品加工、医药等一批支柱产业。尤其是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湘西地区重要支柱产业。
《意见》明确提出,要继续把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放在突出位置。“这清晰凸显了省委、省政府思路,就是要通过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湘西地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和长远发展后劲。”
张英维认为,湘西地区有无可比拟的丰富资源,但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地变为经济优势。应立足资源条件、区域特点、产业基础和市场前景,培育有自身特色、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继续大力培育旅游业这个龙头产业,充分发挥自然生态、民俗文化两大资源优势,将湘西地区建设成为中外驰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此外,还应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把湘西地区打造成全省重要的农产品和林产品加工基地;培育壮大特色优势工业,促进产业由“资源型”向“创新型”发展;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湘西地区边贸物流网络。
“《意见》的出台,标志包括张家界在内的湘西地区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张家界市市委书记胡伯俊对记者说.
“张家界的产业发展方向,必须突出旅游业这个龙头。”胡伯俊表示,将以张家界国家旅游城市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加快旅游业转型提质,实现旅游由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旅游目的地由国内向国际转变,旅游服务由相对粗犷向精细化、个性化、特色化转变,推动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建设世界旅游精品。
“在全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不能忘了统筹发展和协调发展。”胡伯俊表示,张家界还将大力推动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发展,使产业结构更优,发展水平更高。
关键是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关键词】基础设施建设
【《意见》摘登】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加快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步伐。
【嘉宾】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湘西开发办主任 陶世桥
隆回县委书记 钟义凡
“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完善始终是湘西经济发展的关键,过去6年,常张、常吉、邵怀等高速公路的建设,使湘西地区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湘西地区开发的着力点。”作为湘西开发办主任,陶世桥对《意见》中的基础设施建设部分有着深切的理解。
陶世桥告诉记者,地处偏远的湘西地区,落后就落后在基础设施。“水果卖筐,木材卖方”,没有便利的交通,资源优势成不了经济优势。因此,6年前,湘西开发拉开大幕后,一大批交通、电力、通讯、水利等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建成或启动实施。如今,立体交通主骨架网逐步形成,特别是随着邵怀、怀新、常张、常吉等高速公路的通车,湘西地区全面融入了全省4小时经济圈。随之而来的是湘西地区旅游的井喷、农副产品的升值。
今后5年,基础设施仍然是湘西地区开发的重点。陶世桥说,为打通出省通道,9条在建高速公路将抓紧建设。长昆客运专线、娄邵、怀邵衡、黔张常、渝怀增建二线和常德至张家界、娄底至邵阳城际交通等铁路项目,也将加快建设;还要扩建张家界、怀化机场,并在“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邵阳机场。能源方面电网是建设重点,力争今后5年内管道天然气覆盖整个湘西地区。
作为湘西地区开发的受益地区,隆回县委书记钟义凡的感受非同一般。他说:“《意见》中所规划的所有基础设施项目完成后,将有3条高路公路,3条铁路从隆回境内穿过。其中怀邵衡快速铁路经过县城,邵阳机场建成后,距隆回县城只有20公里。 据悉,天然气管网也将经过隆回到洞口、怀化,此外,农村电网改造,安全饮水工程等等,一项项基础设施建设,都将惠及包括隆回在内的湘西地区各县市区。”
绿色生态应成为第一形象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
【《意见》摘登】 坚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更加重要位置,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嘉宾】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书记 何泽中
“绿色是我们的财富,生态是我们的资源,绿色生态应成为湘西的第一形象!”走出会场,何泽中畅谈自己对《意见》的理解。
何泽中说,《意见》的出台,对自治州来说,意义十分重大。《意见》明确了继续把自治州作为扶贫开发主战场,出台了不少针对自治州的扶持政策,自治州必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获得更多发展机会,“自治州各族人民感谢省委、省政府的关怀!”
在何泽中看来,《意见》提出的四个“更加注重”中的“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是立足湘西地区山川秀美这一实际提出的要求,也是湘西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自治州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何泽中介绍,自治州历来重视生态环境保护。2008年底,自治州启动了“八百里绿色行动”,一年不到,8县市共绿化公路455.5公里,造林面积达4万亩。出入自治州的两条重要通道——张家界经古丈、吉首至铜仁·凤凰机场和泸溪经吉首、花垣至龙山里耶,已成了两条绿意盎然的旅游风景线。
对于自治州这样的后发地区,是产业发展重要,还是生态环境重要?何泽中的回答是,严格按照《意见》的要求,不能用牺牲青山绿水换取一时的GDP增长。他介绍,今年8月,自治州花垣县强力推进锰锌矿山停产整治,目前已对纳入整合的797个矿硐进行了停产封堵,对430个非法矿硐按要求永久性关闭到位。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老天爷和祖先留给我们发展的本钱。”何泽中说,按照《意见》,自治州将进一步深化绿色理念,到绿色中谋求生命智慧,到绿色中谋求发展资源,到绿色中谋求精神家园,到绿色中谋求生态文明。
这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关键词】社会事业建设
【《意见》摘登】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着力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改革成果。
【嘉宾】 怀化市副厅级干部、溆浦县县委书记 李自成
永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 周小驹
“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省委、省政府强力推进的湘西地区开发战略,是湘西地区最大的民生工程!”面对记者的采访,手持《意见》的李自成和周小驹两人观点一致。
谈起湘西地区开发给当地带来的变化,两位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县委书记不约而同地谈到了民生改善。
李自成说起了溆浦县的柑橘产业,得益于湘西地区享受的贷款贴息政策,县里的雪峰食品公司生产片片橘的能力由1万吨提升到2万吨,带动了大批果农致富;周小驹则谈起了江华的路,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近年来,江华的公路建设突飞猛进,以每天1公里多的速度向前推进,老百姓出行更方便了。
“以《意见》为起点,湘西地区开发的成果必将转化为群众感受得到的实惠。”李自成和周小驹说,《意见》提出要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从就业、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而操作性强的部署,很有现实针对性。
在李自成看来,无论是发展经济,还是抓社会事业,最终的落脚点还是民生。他说,按照《意见》提出的“‘十二五’末城镇化率要达到40%左右”这一目标,溆浦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让进城农民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农民进城,就了业才能算定了心。
周小驹介绍,江华瑶族自治县虽然是个贫困县,但每年新增财力的70%用于民生。他说,按照《意见》的要求,结合江华实际,江华下一步将突出抓好行路难、就学难、就医难等三大民生难题。他尤其提到,在湘西地区开发进程中,基层干部要善于“换位思考”,感同身受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相关链接
★ 湘西地区包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市、张家界市、邵阳市及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江永县,共39个县市区。
★ 湘西大开发5年来成效显著
自2004年我省正式启动湘西地区开发以来,湘西地区进入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在5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经济发展全面加速。5年来,湘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实现多年来首次连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9%;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9%。各项经济指标均超出规划目标。
——基础设施大为改善。5年来,国家和省直接安排资金2000多亿元,带动投资年均增长36%。一批交通、电力、通讯、水利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建成或启动实施。立体交通主骨架网逐步形成,随着邵怀、怀新、常张、常吉等高速公路的通车,湘西地区全面融入了全省4小时经济圈。
——特色产业加快发展。5年来,全省共安排9.2亿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贷款贴息,先后两轮扶持建设364个省规划产业项目。初步形成旅游、水电、矿业、建材、食品加工、医药等支柱产业。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重点实施生态建设、农村能源、生态移民、环境保护、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工程,完成退耕还林473.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0万平方公里,新增雪峰山、魏源湖等6个省级森林公园,完成生态移民10500多人。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近5年来,减少贫困人口41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6%。
(唐婷 整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