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草根民意”直接表达

2020年11月23日 10阅读 来源:湖南日报 2011年08月03日 星期三

本报记者 陈勇 沙兆华 通讯员 谷满园 贺海飞 伍芳华 欧阳征剑

关键词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纲要》摘登:

●建立基层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机制。

●依法落实村(居)委会民主选举制度,完善选举程序。

●规范村(居)级重大事务民主议事决策范围、程序和方式,凡涉及全体村(居)民利益的重大问题,应由村(居)民会议、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依法完善村(居)民自治章程和村(居)规民约,健全各项民主管理制度。

●深化村(居)财务、事物公开,推进当支部、村(居)委员会报告工作和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建立健全村(居)干部离任审计制度。

解读

给村里安个“村级纪委”

每到季度末,澧县车溪乡牌楼村便开始“晒账”。村部把财务原始票据、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等摆在桌面上,经民主监事会9名成员一一进行审核,盖上专章,通不过的便退回,不得入账。最后,村监事会严格审核过的账都“晒”在了村务公开栏上。

游劲明说,这是推行村级民主监事会管理制度以来,在澧县常见的现象。

2006年3月,澧县县委在车溪乡万兴村调研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发现:“村里不论议事会还是理财小组,小组长都是村支书,所以不论运行模式还是过程、结果,都很难达到服众的目的。”

经过酝酿,该县决定整合村民议事会、党员议事会、村民主理财小组的功能,成立“村级民主监事会”,并首先在万兴村试点。

2007年,澧县在全县推广万兴村试点经验。村级民主监事会制度很快推广到了全县32个乡镇的330个村和居委会。当年,全县村级民主监事会交办群众建议案675个,审核村务和党务公开内容652次,剔除不予报销的财务支出票据5.35万元,监督村办工程建设项目222个,为村级节省工程建设资金61.75万元。正因为如此,民主监事会被老百姓形象地称为“村级纪委”。 2008年,澧县被民政部评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

游劲明认为,澧县建立村级民主监事会的做法,为我省乃至全国提供了良好借鉴。2010年10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该法明确规定,村应当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或者其他形式的村务监督机构,并明确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形式,相对于现行的村民民主理财小组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机构,但其规格更高,权重更大,对村民自治制度体系健全和完善具有里程碑意义。澧县模式无疑为我省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画出了雏形。

游劲明说,在《法治湖南建设纲要》中,提到了规范村级重大事务民主议事决策范围、程序和方式,建立健全村干部离任审计制度,都涉及到了村务监督机制建立。随着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建立和推广,将进一步形成农村民主自治更为稳定的架构,推动农村反腐倡廉体系更加完善,也必将给村民自治带来一片新天地。

办什么事花多少钱要“一清二楚”

《法治湖南建设纲要》的出台,将对我省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方向新认为,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制度设计是关键。在《纲要》中,我们就欣喜看到这方面的内容,明确了基层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机制,避免要么管得太死、要么放得太宽的局面。重大决策、涉及民生的问题,如何有效监督乡村两级权力机构等等,涉及行政管理问题。要用制度来进一步加强村(居)务公开。现在,基层政(村)务公开来势不错,但是无论是乡一级还是村一级,公开的深度和广度都还不够。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停留在文字上或者口头上现象常见。乡里推行农村村务、财务全程公开,村里花了多少钱,办的什么事,如果都一清二楚,这样既避免村干部暗箱操作,又赢得群众的一片赞誉声。

近年来,我省郴州、常德等地纷纷建立了“阳光村务”制度,有的还在网上晒晒村里大小事务。方向新举例说,桂东县普乐乡上进村近日就举行了一场村务质询会,20多名村民代表就村资金流向等问题向村主任进行了现场质询。桂东县为了加强村民在民主监督中的发言权、知情权和参与权,今年以来推行了以“五询五查,一报一测评”为主要内容的村务质询制度。“五询”即质询村里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情况,村级公益项目建设事项,村民关注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村级建设规划问题,村务公开事宜;“五查”即查村民知情、村民参与、村民决策、村民监督、村民满意的落实情况;“一报”即由被质询的对象报告履职守廉情况;“一测评”即对被质询对象进行测评。质询对象包括村支书、村主任、计生专干以及村报账员等。这样做便将监督落到了实处,群众才会欢迎。

方向新说,打造好“阳光村(居)务”,各地要真正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入手,如村(居)领导班子建设情况,干部选任和管理情况,强农惠农补助资金,征地补偿政策,征地农转非政策,村集体经济财务等内容进行公开。公开方式要坚持实用、便民原则,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设立固定的村(居)务公开栏,定期、全面地公开、公示,让群众、村民心里有本清楚账。

一条村道背后的村民智慧

7月20日清早,隆回县麻塘山乡尖山村,阳光为笔直的水泥村道披上了耀眼的金光,一辆辆满载着金银花的农用货车欢快地驰过,罗尧洪与几个老人一边清扫着马路,一边看得喜上眉梢。

罗尧洪是尖山村义务清洁队的“头”,已年过70岁,有30多年党龄。这条马路就是在他的积极建议下,才如愿顺利修成的。

尖山村距离隆回县城100多公里,位置极其偏僻,交通非常不便,原有的土基村路不能行车,惟一的经济作物金银花卖不出去。2009年,尖山村村支两委一班人着手村道硬化工程,却苦于资金缺乏,动工无门。5月,在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上,村支两委提出了修路的决定,并摊开了存在的资金困难。当时罗尧洪与30多位党员、村民代表就在底下议论开了,大家一致表示:“同意修路。”对于资金,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十分激烈。一时间,村支两委也没法敲定,只好决定召开村民全体大会,大家再公开议议。

6月,在村民全体会议上,罗尧洪首先发言,讲出大家的期盼:“修路是为大家的幸福,早一天,我们就早享福,晚一天,我们就得捱眼下艰难的日子,村里力量有限,我们要自力更生。”几句话落定,罗尧洪当场捐款5000元,他儿子紧跟其后捐款1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全体村民踊跃捐款30多万元,再加上村里原有资金,60多万元基本凑齐了。

资金有了,当村支两委在村民代表会议计划将工程全部发包时。罗尧洪首先发难说:“我不同意。”其他党员和村民代表也纷纷摇头。村支两委只好当场放弃这个计划。随后,罗尧洪提出:“发动群众自修,村里按土石方给以适当补助,这样,既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又节省建设资金。”大家对此都表示赞成,村支两委顺应民意赞同。

次年5月,尖山村一条长2.2公里的硬化村道顺利竣工。

对于《法治湖南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凡涉及全体村民利益的重大问题,应由村民会议、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罗尧洪深有体会地说道:“只要村支两委充分发扬民主,广纳意见,村里实施的决策,才能真正符合村情民意,才能真正代表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群众的支持!”

案例

换届不是举手走过场

4月10日,株洲市荷塘区宋家桥街道办事处宋家桥村圆满地完成了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宋智林当选村主任。自此,村党支部书记贺映娥和村主任宋智林实现连选连任,再一次成为致富奔小康的领路人。

宋家桥街道办事处工委书记方芳感慨地说:“宋家桥村的变化得益于基层民主的发扬。民主选举使这个村子迎来了和谐美好。”

2005年,宋家桥村在第六次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可谓阻力重重。当时,村里两派家族势力相当,相互拆台,最终因一派获得了候选人资格,另一派纠集本族村民拒绝投票,在正式选举中投票人数未过半,从而导致村主任一职空缺3年之久。

2008年正逢第七次村支两委换届选举。荷塘区委、区政府认为,这是宋家桥村由乱变治的关键,要通过民主选举捋顺民意,选出百姓心目中的带头人,才能把宋家桥村拉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并派出相关领导对其换届工作进行现场指导,要求过程最大化地公开,引导村民客观选举。

2008年6月,对于宋家桥村是难忘的时刻。在村支部换届中,该村首次采用“两推一选”的方式,村56名党员经过两轮民主投票,选出了以贺映娥为支书的村支部班子。党员汤必炎深有感触地说:“这次党内选举不再是举举手走过场,当时许多党员都抛开家族势力的影响,只想着把能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的党员选出来。”对于贺映娥当选,村里党员和村民纷纷表示赞同:她是村里数一数二的致富能手,她能当选,实至名归。

随后,宋家桥村启动了村委会换届选举,在全村村民大会上,产生了选举委员会,由选举委员会负责选举各项事宜,严明各项参选纪律。

在提名候选人阶段,全村1400名选民全部参加,当场写票、唱票。在外打工的宋芬投下自己一票欣喜地说:“这是村里破天荒的一次,这样的民主选举,才是老百姓想要的。”经过民主提名,按照差额选举的方式,年轻有为的宋智林和其他7位成为正式候选人,竞争村委会5个职位。在正式选举的那天,宋家桥村老少全出动,为村里的当家人投下神圣的一票。经过2个多小时的投票,唱票,宋智林和其他4位年轻人当选。一个曾经人心涣散的村从此有了“主心骨”和“领头雁”。

3年任期以来,贺映娥与宋智林辛苦为村里发展谋划了美好的蓝图。使昔日上访不断、经济搞不活、村级面貌差的宋家桥村变成了如今的民主村和幸福村。

链接

全省村委会

直选率达100%

我省现有乡镇2162个、街道247个,村委会41879个,城镇社区居委会4521个。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并称为“四个民主”。

民主选举制度是村(居)民自治制度的基础,迄今,我省成功进行了8次村委会换届选举,7次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全省村委会直选率达100%。2009年第七届社区居委会选举中,“直选”率达到56%,

建立健全了以村(居)民会议或村(居)民代表会议为主体的民主决策制度,出台了《湖南省实施〈村组法〉办法》、《湖南省实施〈居组法〉办法》。在农村,全面推行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以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为主体的民主决策制度在全省农村普遍建立。在城市,以居民代表会议制度为主体的居民民主决策逐步走上了程序化、规范化轨道。

我省始终把民主监督作为村(居)民自治的保障和必要环节。建立和健全了以村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全面指导开展难点村治理,积极推行村(居)干部任职承诺、“双述双评”等制度,全面加强村(居)务管理和监督,初步形成了以群众监督为中心的法制监督、纪律监督、舆论监督、审计监督、组织监督相统一的监督体系。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