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红色资源福泽三湘

2020年11月23日 10阅读 来源:湖南日报 2011年03月20日 星期日

本报记者 杨熙明 易禹琳 李国斌 乔依蕾 陶小爱 邓明 周怀立 徐荣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是对潇湘大地人才辈出的一种客观描述。

“革命摇篮,伟人故里”,更是对湖南在近现代中国革命与建设中地位的崇高评价。

于是湖南拥有了不可多得的、宝贵的红色资源。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各地进一步做好革命纪念地的保护和建设,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的巨大潜力,以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和花明楼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等一大批革命纪念馆为依托,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收获了累累硕果。

红色资源,福泽绵长。

   建设力求尽善尽美

红色资源就如同一个富矿,巨大的潜力需要充分发掘。

建设好革命纪念馆的硬件设施是首要任务。2004年以来,全省共投入资金125.9亿元,进行革命纪念馆和配套旅游设施的建设。其中投资9.83亿元的韶山“一号工程”和投资2亿元的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建设,更是倾注了湖南人极大的心血与热忱。此外橘子洲头景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平江起义纪念馆、茶陵苏维埃工农兵政府、炎陵红军标语博物馆、杨开慧纪念馆等一批项目竣工,彭德怀故居和纪念馆、任弼时纪念馆、贺龙故居、罗荣桓故居等一批改扩建项目也如期完成。截至2010年底,全省4A级红色旅游区(点)达到11个。

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把韶山与井冈山、延安一起确立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2005年4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立项。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韶山“一号工程”建设纳入省“十一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2008年12月25日,毛泽东铜像广场胜利竣工并对外开放,毛泽东遗物馆也建成开馆。至此,韶山“一号工程”主体项目全面竣工。

在大力建设革命纪念馆的同时,我省在革命文物的保护方面也卓有成效。记者了解到,截至去年底,全省已公布的6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革命文物占23处;38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革命文物占136处。

截至2010年,我省革命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养维护率为67%,革命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养维护率为63%。解决了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年久失修的历史欠账,实现了省级以上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基本无险情的目标。

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的潜力,创作传播红色题材经典作品是题中应有之义。

2008年12月25日,由湖南省话剧团精心打造的话剧《韶山升起红太阳》,在毛泽东遗物馆进行了首场公演。该剧通过少年、青年、老年毛泽东特型演员的精彩表演,突出表现毛泽东同志的故乡情、亲友情,展现出一代领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该剧是我省首部在红色旅游景点固定演出的节目,从首演以来,在韶山演出了近100场,并在省外演出40余场,场场爆满,盛况空前。

近年来,我省创作了一系列各种形式的红色题材作品,由湖南省湘剧院2009年创作演出的大型现代湘剧《李贞回乡》,湖南省歌舞剧院创作编排的歌舞诗剧《天山芙蓉》,都受到观众热捧,10年来演出长盛不衰的花鼓戏《老表轶事》,在2007-2008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选中,荣膺全国“十大精品剧目”;由湖南电视台拍摄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播出后在全国掀起了红色青春偶像剧热潮;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潇湘电影集团今年投资拍摄《湘江北去》、《吴大观》和《通道转兵》3部电影,并参与拍摄了《辛亥革命》。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75周年,为纪念这两个伟大的时刻,以湖南话剧团为主要演出班底的红色经典话剧《万水千山》目前正在紧张排练中。《万水千山》是被尊为“红军戏剧家”的陈其通将军的代表作,是第一部全景反映长征的作品,曾得到新中国两代领导人的重视和关怀。省话剧团团长毛剑锋表示,4月底,《万水千山》将前往瑞金首演,之后将沿着长征走过的省份进行巡演,预计演出100场左右。

  大力传承革命传统

"我每年都来韶山参观学习,感觉韶山的魅力越来越大了,新场馆带给景区新面貌,来韶山的游客越来越多了!"3月19日,来自长沙市某机关的张先生说。

"看现场比读书本更直观,可以拉近孩子和这一段历史的距离,希望孩子从中领悟到一些东西。"3月19日,郴州的周女士带着读小学六年级的儿子专程来到宜章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感受革命先辈们为人民翻身得解放而浴血奋战的历史。

以丰富的革命纪念馆资源为依托,开展生动直观的革命传统教育,已经成为我省各地和社会各界的一种自觉行动。

去年7月27日,省委宣传部公布了第三批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单,橘子洲、韶山毛泽东青年塑像和韶山烈士陵园、邓小平征战绥宁指挥所旧址、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炎陵红军标语博物馆等40处革命纪念馆名列其中,进一步扩大了革命传统教育的阵地。

省妇联命名向警予故居、蔡畅纪念馆、杨开慧故居、毛泽建纪念馆等为湖南省妇女儿童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对广大妇女和青少年儿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炎陵县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多层次、多渠道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通过邀请老红军、老赤卫队员到党校讲历史、忆传统,清明节、建军节、国庆节期间,组织党员干部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参观毛泽东朱德第一次会师地和接龙桥战役主战场,重温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烈。连续4年举办“歌唱祖国,唱响炎陵”红歌会,唱响红色旋律。编撰《毛泽东在炎陵》、《接龙桥战役》、《争做红色下一代》等多本红色读本,形成红色教育的长效机制。

革命传统教育的热潮,在三湘大地正一浪高过一浪。

  红色旅游红遍潇湘

当湖南省假日办发布五一、十一、春节黄金周旅游新闻时,红色旅游总如那绿树枝头的红花,耀眼夺目。

红色旅游的数字在不断刷新。2008年,全省红色旅游景点接待旅游者2205万人次,实现红色旅游收入62.15亿元;2009年接待游客2668.05万人次,实现收入75.51亿元,2010年,全年接待游客3260万人次,实现收入186.71亿元。

2010年韶山接待游客6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分别年均增长16%、30%。今年仅春节期间,韶山共接待海内外游客68.82万人次,同比增长22%,旅游门票总收人达113.63万元,均创下新高。

刘少奇故居自2008年3月18日起对社会开放,当年接待参观者206万人次,去年游客大举增加到260万人次,日均接待7000余人。

2010年,炎陵县接待游客150万人次、门票收入2897万元、旅游综合收入7.68亿元,分别是"十五"末的3倍、5.76倍和5.6倍。

红色旅游的浪潮一波一波地涌来,汇成壮观的交响曲。

红色旅游文化节是交响曲的主题。湖南连续5年与国家旅游局联合举办中国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 2011年5月即将在湘潭举办的中国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办。每一个节日,各个红色旅游点都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韶山,"百万共产党员韶山行"、"百万青少年韶山行"、"百万自驾车韶山行",2011年春节,又组织了"新年祈福韶山行"、"万人相约忆乡情、万人同拜毛主席"活动。

创新整合是湖南红色旅游交响曲的旋律。2008年,郴州与广东韶关市、江西赣州市共同打造中国"红三角"旅游联盟。2010年,湘鄂粤旅游局局长签署旅游联盟,让武广高铁串起三省红色旅游资源。而韶山更是坚定地走整合之路,不仅在省内全力打造了"花明楼--韶山--乌石"的"红三角"伟人故里游,推出了"毛泽东成长之路",还与井冈山、延安三地结成红色旅游联盟,与邓小平故里四川广安市、孙中山故里广东中山市联合推出"二十世纪三大伟人故里行"……另一种整合,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旅游、寻根祭祖旅游等旅游产品的融合,也更好地增强了湖南红色旅游的吸引力。

从数字看成绩。2004-2010年,全省红色旅游接待游客1.45亿人次,实现收入410亿元,直接就业人数15万人,间接就业人数达60万人。

但湖南人并不满足于现状,春节刚过,《(2011--2015)湖南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又绘就了未来五年的蓝图:构建一个"长株潭"核心区、大湘东和大湘西两大片区、布局五条发展走廊,建设60个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创建5A级国家旅游区2-3个。至2015年,全省红色旅游接待人数达到9000万人次,综合收入突破500亿元,直接就业人数达20万人,间接就业人数超过100万人。

红色旅游将为湖南旅游注入最强劲和持久的生命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