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光明散作百千灯

2020年11月23日 10阅读 来源:湖南日报 2019年01月01日 星期二

杨小丽 李奕佳

改革开放40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是一朵璀璨的浪花,是一篇壮丽的史诗,国网岳阳供电公司乘着改革的春风,释放出的能量熠熠生辉:

安全生产持续稳定:截至2018年12月31日,连续安全运行天数达5798天;

——电网建设突飞猛进:1978年,变电站23座,线路总长680.7千米;2018年,变电站139座,线路总长3915.7千米;

——用电量一路高歌:1978年至2018年,全市社会用电量由4.77亿千瓦时增长至136亿千瓦时,售电量由4.76亿千瓦时突破100亿千瓦时。

电网篇:护航经济的基石

1914年,湘北大地亮起第一盏电灯。这朵摇曳的烛光,在新中国的呵护下顽强地释放着她的光芒。

1978年隆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如一阵春风,吹绿了祖国山河。

彼时的湘北大地,长炼、岳化等一批大型国有企业快速兴起,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用电量节节攀升,对电力工业提出了迫切要求。

而刚刚成立的岳阳电业局,电网薄弱,广大群众急切地盼望早日用上可靠优质的电力。

改革开放春风劲吹,湘北大地电力建设随之汹涌澎湃。从1983年12月29日,第一座220千伏巴陵变电站建成投运,到2018年6月30日,岳阳电网“6·30”攻坚工程全面竣工,铁塔巍巍,银线闪闪。

在加快建设坚强主网骨架的同时,一大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提高城乡供电可靠性的惠民富民电网工程相继上马。

1998年,国家启动城市电网改造、农村电网改造和县城电网改造等一系列工程,岳阳电业局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历时8年时间完成了总投资16.5亿元的电网改造项目,新建110千伏变电站12座、扩建8座,新建35千伏变电站11座、扩建16座,改造城市户表3.8万户、农村户表61.4万户,城乡电能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依托强大的供电网络,岳阳电网又将步伐迈向民生工程。

2003年4月,岳阳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紧随着,2006年岳阳电业局投资1.07亿元,全面实施“户户通电”工程。一条条银线跨越崇山峻岭,为平江、岳阳县4655户、21200名农民群众送去了光明和温暖。此后,岳阳电业局再次投资8.6亿元,以平江汉昌、岳阳县荣家湾、云溪区路口北3个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工为标志,掀起岳阳电网迎新一轮建设高峰。

随着大电网的布局,岳阳主网结构从独立电网网架发展到智能电网,全部实现无人值守,设备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

40年岁月不语,但一串串数据有声:1978年,岳阳仅拥有110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以上变电站20座,截至2018年10月,岳阳拥有变电站139座,其中220千伏变电站13座,110千伏变电站56座,35千伏变电站70座,主变压器234台,总容量755.81万千伏安;全市用电负荷从1980年的11.52万千瓦到2018年的249万千瓦。

“近年来,岳阳电力需求节节攀升,从2016夏天突破200万千瓦历史大关,到2018年夏天岳阳电网最大负荷已达到248.8万千瓦,全省排名第二,仅次于长沙。尽管如此,岳阳电网仍保持了安全稳定运行,与近些年强化电网建设投入密不可分。”国网岳阳供电公司总经理许海清如是说。

104年前那束弱小的灯光,在春风吹拂下焕发出新生的力量,如满天繁星种子镶缀在湘北大地!

服务篇:传播光明的使者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岳阳电业局和2013年改制后的国网岳阳供电公司,展开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优质服务活动。建设服务窗口,规范业务流程,公布服务承诺,开通“95598”客户服务热线,24小时响应客户需求等,大大提升了优质服务水平,客户满意率逐年提高。

1983年,岳阳电业局从“假如我是一个用户”的角度,检查思想,改进工作,端正作风。1993年,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职业道德教育,创建文明窗口、争做文明职工在全局蔚然成风。2001年,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电力市场整顿和优质服务年”活动,大力整顿行业不正之风,向社会公布了八项服务承诺和五项便民措施。

2007年,岳阳电业局推出“岳阳发展我发展、岳阳电业为岳阳”的服务理念,将服务岳阳经济社会建设摆到了战略高度,全面开通了城乡统一的“95598”服务热线,24小时受理客户咨询、故障报修、电价查询及投诉举报。

背负起群众的希冀,国网岳电人走向人家,留步绿野,跋涉深山,攀登云梯。

从2014年年初的启动运行,电力“1+1”“1+3”业扩提速工程,犹如一夜春风吹进了岳阳人民的生活。让供电服务主动跑起来,客户少跑路,已成为岳阳电力人的努力方向。

城陵矶港口建设之初,一直是单电源规划,而随着港区的蓬勃发展,原有电网结构从安全性、可靠性上已不能适应需求。岳阳供电公司服务专家组在上门走访中,综合考虑港口用电的特殊性,联合多部门主动上门服务,制定用电方案,专门腾出一条10千伏线路为港口备用,在光明变电站新增一个电源点。

无论是“大客户经理制”及居民客户“台区经理制”,抑或是今年来25类供电业务“最多跑一次”、7类业务往返次数减少50%等,岳阳供电公司推行的一系列措施无一不是围绕“服务”两字来展开。

针对岳阳市石化企业多的特点,国网岳阳供电公司最大限度地优化供电方案,以保证高危用户和大中客户供电可靠性为目标,建立了完备可靠的电力安全体系,还专门配置了两台进口发电车确保市内各种重要活动供电万无一失。

2016年来,公司提出实施“互联网+”供电服务模式,推广“掌上电力”APP、微信缴费;加快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截至2017年底,完成智能电能表的安装和轮换共计212万套,全面实现抄表自动化;响应国家和地方新能源发展政策,服务光伏发电和电动汽车充电站项目建设,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从计划用电时代到“互联网+”的供电服务模式。

使命篇:冲锋陷阵的尖兵

国网岳阳供电公司在发挥为地方经济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从未忘却肩负责任和义务。

2008年,一场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突袭三湘大地,导致岳阳电网铁塔、线路大面积覆冰,电网遭受严重损坏。

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岳阳电业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3000多名员工用爱心和真情为千家万户送去了光明和温暖,同时有力支援了郴州、衡阳重灾区的抗冰抢修工作,彰显了中央企业对党和人民、对事业的无限忠诚,被湖南省政府、国家电网公司分别授予“抗灾救灾先进集体”和“抗冰救灾恢复重建功勋集体”荣誉称号。

“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极为漫长的路,没有休息,只有工作,没有任何要求,只有埋头苦干,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一步一个脚印,负着重担向前”——这就是任弼时的“骆驼精神”。

近年来,国网岳阳供电公司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将“骆驼精神”与供电企业实际工作相结合,旗帜鲜明提出了“做时代骆驼,当光明使者”的口号,启动“电骆驼”共产党员服务队品牌打造。

岳阳历来是湖南防汛抗洪的主战场。山区湖乡,洪涝骤至,“电骆驼”顶惊涛战恶浪,接连打赢了华容新华垸抢险、市南津港大堤排渍电源架通、平江金蓝湾抢险、张谷英暴雨抢险数场硬仗。

近年来,国网岳阳供电公司积极响应上级“脱贫攻坚”号召,从2015年起,开展“阳光扶贫行动计划”,包括全面实施电网升级改造行动、农村供电安全可靠性提升行动、“你用电我用心”服务惠民行动、领导“一进二访三提升”行动、定点扶贫行动和“爱心扶贫”六大行动,2016年确定与平江县虹桥镇高桥村为定点扶贫单位。

两年后,如今的高桥村村民出门走上了水泥路,喝水用上了自来水,住房搬进了新修的砖瓦房……2018年,高桥村在国家脱贫攻坚专项验收检查中群众满意度达100%,获得满分。此外,在西藏桑日小学和革命老区平江县三墩乡新兴小学、虹桥镇太源小学,“电骆驼”还援建爱心图书室,不仅为孩子们输送光明,还点亮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来的希望。

国网岳阳供电公司围绕“开放强市、产业立市”发展战略,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服务宗旨,向着下一个辉煌的40年大跨步迈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