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投入促大发展

2020年11月25日 10阅读 来源:湖南日报 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何卫军   肖春国   王文峰   朱钧剑   唐善理

“冷线牌”电线走俏省内外,果秀罐头产销两旺,猎豹汽车畅销全国……冷水滩高科技工业园内达福鑫电子厂、湘龙铜业生产线生产繁忙。隆冬时节,笔者在这些企业采访时感受到,冷水滩的工业处处呈现出一派火热景象。

近年来,永州市冷水滩区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四化两型”建设的总体战略部署和“两个加快、两个率先”的总体任务要求,始终以项目综合效益统领经济工作全局,从规模效益上着力、从创优环境上着手,全区工业经济呈现出“总量增速提升、财政贡献提升、经济效益提升、城市水平提升”四个提升的发展态势。全区工业企业从2007年的312家发展到2013年的 516家,年均新增 39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从2007年的76家发展到2013年的125家。工业增加值从2007年的 24.48 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42.6 亿元,年均增长10%。工业化率达到51%,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超过40%,2009年、2010年、2011年连续三年挤进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前20强县区,2012年荣获“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区”称号。

始终把做大总量做优增量作为推新第一要务,突出大引项目,引大项目

强化“工业兴区、项目富区”理念,按照产业政策、投资强度、财税贡献、建设期限、成长性能等五大要件,逐步实现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一是集中精力跑项目。研究政策,对接政策,把政策作为撬动工作的最大杠杆,跑项目争资金一年一个台阶。近三年来,累计跑回项目资金30亿元。抢抓国家淘汰关停转污染企业的有利时机,积极“跑部进厅”,抢先上马了年产1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6亿元,设计产能为日产4000吨,是全市目前唯一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工程2009年3月已成功点火投产,余热发电项目也建成投产。二是招商选资引项目。近年来,共引进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重大工业产业项目40多个,计划总投资100多亿元,全部投产后可实现产值300亿元以上。其中,投资过亿的项目20个,产值过亿的项目23个。目前,总投资2.5亿元的年产10万千升啤酒项目已于2010年7月正式投产,累计实现利税8000万元。台湾高科技(永州)产业园计划总投资43亿元,建成投产后可实现主营收入60亿元、税收4.8亿元以上;湖南恒伟生物医药产业园计划总投资10亿元,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税收1亿元以上。三是不遗余力建项目。对跃进落户项目,全面实行“一对一”保姆式服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落户项目100%开工建设,开工项目100%有形象进度。近年来已顺利竣工投产的有达福鑫LCD第一条生产线、ITO第一条生产线、机顶盒、光亮铜杆、重庆啤酒、奔腾彩印一期、骄阳水泥、潇湘源玻璃钢一期、邦联医药物流等15个项目。年产5万吨的中高压电线电缆、奔腾印务二期、湖南三杰电子、达福鑫二期、LED光电、LCM模组生产线、新奥燃气、东莞瑞柯、湘南汽车大世界、湖南湘合作再生资源、潇湘源玻璃钢二期、台湾加贸电子等27个项目正加快建设。 

 始终把建设园区打造平台作为推新第一抓手,突出大建园区,建大园区

坚持高起点规划,大规模投入,举全区之力,想方设法突破园区发展瓶颈,将高科园和农科园区打造成为火热的大工地。一是明确功能定位。高科园围绕“工业新城、绿色新区、承接产业转移样板区、‘两型社会’示范区”的园区战略定位,科学规划“电子信息产业园区、铜加工产业园区、食品加工配套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和综合服务区”等一园五区格局。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园、以铜项目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初具规模,已成功跻身全省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行列,正与凤凰园经济开发区打捆申报国家级工业园区。农科园自2010年成功申报国家级园区后,按照最先进的理念将园区初步定位为永州世界农业工业园,即永州农业看世界、世界农业在永州。 二是完善配套设施。高科技工业园已累计投入30亿元,园区规划面积从6平方公里扩展到27平方公里,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四纵六横”路网全部成型,建成园区面积达15平方公里。近年来完成标准厂房建设50万平方米。呈现出“多、快、好、省”的良好发展态势。多,就是引进落户大项目多,落户的32个项目计划总投资60亿元,全部投产可实现产值200亿元;快,就是建设速度快,项目签约到开工投产一般1年左右;好,就是项目产业层次高、建设来势好,园区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已建成园区面积达14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基础投入15亿元;省,就是土地集约,程序简化,“并联”审批。目前,农科园园区累计投入3亿元,正深入推进顶层规划设计、基础设施配套、田园化建设、产业建设、城乡统筹、科技引领、投融资创新、组织体系保障等8大工程建设,已完成了园区概念性规划和核心区加工物流园的控制性规划,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全面跟进,园区核心区内已进驻企业10余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三是创新管理机制。为加速推进园区建设,区委、区政府把园区建设管理放在首位,从配齐配强班子入手,区委、区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领导机构,对两个园区主要负责人实行高配,高科园书记、主任都高配为副处级,农科园建设特别安排了一名区委常委负责主抓。同时,从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区直各部门抽调精兵强将,高标准配置内设机构,各科室负责人高配。同时对园区内每个项目实行区级领导挂牌负责,明确责任单位、工作队员,实行量化考核。

始终把转型升级培育产业作为推新第一推动,突出大抓产业,抓大产业

坚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两手并重”,按照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总体要求,全力推进产业升级。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围绕建材、生物医药、农产品深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强资源整合,延伸产业链,提高集聚度,增加附加值,尽快转型升级。着力培育形成了以湖南恒伟生物医药产业园为核心的医药产业集群;以果秀公司、恒惠食品为代表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2012年,医药产业实现产值14.25亿元、增速23.6%,对GDP的贡献率为4.9%;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实现产值35.99亿元、增速40.4%,对GDP的贡献率为18.8%。二是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以高端化、规模化为目标,紧紧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循环经济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全力引进上下游配套项目,打造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开工和投产项目15个,循环经济产业开工和投产项目5个,先进制造业开工和投产项目6个,农产品深加工业开工和投产项目8个。2012年,汽车制造业实现产值26.28亿元、增速14.3%,对GDP的贡献率为6.7%;电子及信息制造业实现产值13.38亿元、增速73%,对GDP的贡献率为9.9%。三是着力打造产业集群。围绕计划投资16亿元的湘龙铜业项目,延伸对接年产10万吨光亮铜杆、年产5万吨中高压聚乙烯绝缘电缆等4个子项目,将湘龙铜业打造成全省铜加工基地和铜产业循环经济工业园,四个子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将达100亿元。围绕计划投资15亿元的达福鑫电子信息产业园,拟引进LCD上下游企业20余家,计划在园区形成一个完整的电子产业集群,打造一个在国内有影响力的以显示器件为主的电子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园采取以商招商的方式进驻企业5家,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左右、税收5000万元,带动就业2000人以上。围绕总投资6.39亿元的奔腾印务引进富士康配套工业园,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创利税1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000个。台湾高科技(永州)产业第一期落户三个项目,后续将相继落户一批台湾知名企业,打造“以商招商、以园建园”的典范。

始终把强化服务破解难题作为推新第一责任,突出大破难题,破大难题

致力优化环境,破解难题,努力把冷水滩打造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发展的“洼地”。一是破解“用地难”。区委、区政府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一方面财政支持项目业主兴建三层及三层以上标准厂房,节约项目用地。启动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全面清理国有未开发用地,实行动态管理,盘活土地资源。二是破解“融资难”。采取公司化运作模式,成立政府主导的投融资公司,充分整合全区各行政事业单位名下的国有闲置资产作为抵押物,向银行进行抵押贷款,2012年底,工业贷款75亿元,增长23%。区内小额贷款、担保公司等一批担保企业完成贷款6亿元,保证了工业项目资金所需。区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作为引导资金,用于奖励、贴息。三是破解“施工难”。进一步强化了区级领导联系项目制、施工环境属地管理制和司法保障机制,突出抓好了施工环境治理工作;从公安、检察、法院、城管等职能部门抽调专门队伍成立控违拆违执法大队,对强揽工程、强行阻工、强买强卖等“三强”行为,发现一起,打击一起,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强化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一条龙服务,对项目的环评、立项、规划、国土等手续办理实行全程代办。每个项目都成立服务小分队,负责帮助指导项目施工、调处项目征地拆迁矛盾纠纷,做到项目开工到哪里,相关服务队就跟进到哪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