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促进湘酒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将加大力度支持湘酒发展,改善和优化湘酒发展的市场环境,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品结构,培育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湘酒品牌。
文件的下发,无疑给低迷的湘酒产业注入了一剂发展强心针。在川酒、黔酒、苏酒、豫酒等对手的强力围攻下,沉寂了一段时间的湘酒终于正式发出了雄起的宣言。
面对机遇与挑战,各湘酒企业、政府部门将有何举动?振兴湘酒,做强湘酒品牌,我们还需要什么?近日,笔者走访了我省相关主管部门、企业、专家,倾听他们的建议与希望:
省酒类产销管理办公室主任 李再高——
振兴湘酒需要形成合力
发展湘酒,我们拥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知名的品牌,不缺市场、技术和人才。但湘酒企业规模还不够大、市场占有率不够高、品牌影响力不够强,缺少更多的大企业、大资本带动。
现在,国内有资格参与全国性竞争的白酒品牌,都是数十亿元上百亿的销售规模。但在湖南,销售总额超十亿的白酒企业还很少,单品超过5个亿的品牌,更是凤毛麟角。湘酒亟需扩大产能、革新技术,加大营销力度,抢抓消费市场。
振兴湘酒,需要湖南人自己形成合力。
对比湘菜、湘烟这两个地方特色产业,湘菜10年前还在中国八大菜系中排名靠后,但现在在业内仅次于川粤两大菜系;湘烟则通过多年发展,稳步上扬,位居国内三甲。湘菜、湘烟为何发展迅速?原因就是政府重视,各方支持,企业努力,形成了合力。
再看省外,近年来酒类市场风起云涌,地方新秀不断涌现,名声从地方响彻全国。他们为什么发展迅速?也是因为领导重视,地方支持,全社会参与,形成了合力。
我们应该像支持湘烟、湘菜一样支持湘酒,像外省发展酒业一样振兴湘酒。如今,省政府出台《意见》,应该说对湘酒形成发展合力起到了引导作用。下一步,省里计划成立领导小组,综合各部门、各单位的力量,推动《意见》落实;研究出台《湘酒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具体措施,落实实施责任。各酒类企业更要抓住契机,充分用好用活政策,加大发展步伐。
作为传统产业,湘酒对安排就业、创税、推动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倡导社会各界关注、关心、支持湘酒产业发展,形成一种爱湘酒、喝湘酒、推湘酒、唱湘酒的氛围,合力助推,振兴湘酒!湖南有很多老牌子的酒类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有很深的情结。近年来,湘窖酒业投资5亿元建设了一个年产5万千升的现代化园林式白酒生产基地,重点开发高端产品—湘窖酒及其开口笑系列产品,品牌形象不断提升;酒鬼酒通过“主业聚焦”、“品牌聚焦”、“市场聚焦”重新定位,专心致志打造“内参”、“酒鬼”和“湘泉”三大核心品牌;武陵酒业投资6.5亿元征地1000亩,建设年产万吨酱酒的生态产业园;浏阳河酒业投巨资回归故里,正在建设一流的生产基地,利用“一位伟人、一条名河、一首民歌”三位一体的独有优势,打造烙上深厚红色文化和湖湘文化底蕴的“浏阳河”品牌精神内核;燕京啤酒(衡阳)公司40万吨啤酒扩能工程已经奠基,百威(英博)望城新生产基地正式投产,重庆啤酒澧县20万吨新基地和永州10万吨新基地建成投产,华润雪花20万吨新基地在娄底即将建成;胜景山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万吨黄酒基地建成投产,神州庄园葡萄酒业采取公司加农户的现代经营模式初见成效,古汉养生酒业发展势头良好,永州异蛇酒业增速喜人。湘酒品种齐全,质量可靠,湖南人喝湖南酒有基础也有市场。希望每个湖南人都把湘酒作为“湖南的名片”来呵护、打造,让湘酒扎根湖南,飘香三湘大地!
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京广、沪昆高铁开通,外地人来湖南看湘景、吃湘菜、品湘酒、喝湘茶、抽湘烟,必能成为一道独特风景。有湘酒助阵,湖南传统产业必将百花齐放,更添光彩!
中商集团董事长、浏阳河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彭潮——
企业创新,助力湘酒突围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市场需求瞬息万变,唯有与时俱进求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步步领先。企业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振兴湘酒需要优秀企业勇立潮头、锐意创新,带动整个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在贵州,在四川,茅台、五粮液造就了黔酒、川酒的辉煌;在湖南,浏阳河酒正朝着这样的目标不断努力。
浏阳河酒厂,建于1956年,至今为止已经具有55年品牌历史,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浏阳河酒厂生产产品就享誉潇湘,行销在鄂、赣地区。1998年,中商集团公司收购了浏阳河酒厂,依托五粮液雄厚技术力量为浏阳河酒的品质保驾护航,“师夷长技以制酒”,再到如今即将竣工投产的中南地区最大的白酒生产基地——浏阳河国际名酒城,13年的艰苦创业,打造成家喻户晓的明星品牌,2006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中国著名的白酒品牌,并成为全国重点保护品牌。
名牌战略由中低端成功迈向中高端品牌纵深发展;特别是浏阳河年份酒上市以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从经营体制变革到营销方式创新,再到现在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的提升……每一步,我们敢为人先,开拓创新;每一步,都把发展湘酒作为自己的责任,始终把打造“湘酒第一品牌”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
在营销领域,浏阳河酒率先探索湘酒体育营销、娱乐营销之路,使品牌销量实现突破性增长;在业内率先提出“白酒行业促销员进酒楼、进超市”的营销模式,组建万人促销人员队伍,开白酒行业酒楼终端促销之先河;现在,我们又创造性地开展跨行业合作,与盐业系统、邮政系统等领域实施品牌共享,网络、人才、渠道资源,主抓大终端……通过跨行业合作,原来难以进入的广西、内蒙古等市场,一下子打开了销量,为浏阳河酒进一步稳固全国市场,做大做强湘酒品牌,建立了全新的通道。
事实证明,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湘酒突围的出路。只有与时俱进求创新,才能赢得竞争,抢占市场的制高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竞争国际化,国内白酒品牌运作的门槛会越来越高,我们必须通过品牌提升、管理体制、模式创新,来实现可持续竞争,引领湘酒产业健康发展。为此,浏阳河酒采取了系列举措。
——兴建了中南地区最大的酒类生产基地——浏阳河国际名酒城。它集研发生产、仓储物流、观光博览为一体,拥有现代化生产线27条,全部投产后年产量可达10万吨,能够最大程度保障全国各地消费者不同的需求。该项目不仅将会提升浏阳河酒业的品牌势能,还将成为湘酒产业复兴的龙头。
——积极引进战略投资。湘酒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借助资本市场的能量。战略资本的介入,不仅可以壮大产业资本的实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优化团队建设和内部管理,最终实现湘酒品牌的跨越式发展。目前,浏阳河酒业已被列入湖南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正积极准备上市的前期工作。
——推行区域市场的公司化经营,与各地经销商以及有实力的企业、个人合作成立股份制公司,从结构上激发市场活力。
……
最近,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促进湘酒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充分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对湘酒产业的重视和推动湘酒产业发展的决心。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尽快落实《意见》,在资金、税收、品牌保护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湘酒品牌的成长,需要良好的消费氛围和有序的市场环境。现在四川、贵州、江苏等地政府接待、商务宴请都是用自己的品牌,希望我们的政府也能用湖南的产品招待客人,引领喝湘酒的风潮,形成口碑传播效应。同时,也请有关部门加大打假力度,净化市场环境,为湘酒发展创造一个良好平台。
作为湘酒发展的第一责任人,浏阳河酒将抓住机遇,不断改革创新,做大做强品牌。我们计划,在未来3-5年内,实现年产销规模从16亿元到50亿元的跨越,在湖南市场达到年销售额10亿元。我们相信,有了地方政府的产业扶持,有了湘酒企业的锐意创新,湘酒一定能够迎来发展的春天!
湖南师范大学副教授、省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省酒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蒋雁峰——
文化为基,菜酒联姻,协同发展
作家朱苏进曾说:“天上可以没有上帝,地下可以没有阎罗,人间不可以没有酒。”而我认为“人间谈酒不能离开中国,更不能离开湖南!”
湖南酒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不仅拥有在中国酒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五个“第一”:即中国目前最古老的酿酒工艺记载;拥有我国保存最好、存量最大、年代最久的考古出土古酒;在湖南,发现了全世界最早的古人栽培稻谷,为酿酒提供了原料;在湖南出土的酒器很有特色,很多成了国宝,在世界上也享有美誉;湖南还有我国唯一经毛泽东亲自命名的白酒:白沙液;而且我们酿酒对人类还有三大“贡献”:即在湖南较早提出了发酵概念,用曲酿酒的发明促进了发酵化学的发展;开酒地质学的先河;促进了陶瓷工业的发展。
湖南酒文化不仅其物质文化可圈可点,就其精神层面也十分深厚。面对现在湖南人大喝外来酒的问题和挑战,湘酒人有“师人长技以制酒”的胸怀与气质。湘酒发展要做到政府重视,企业协力,全民共举的良好发展格局;通过文化垫底、菜酒联姻、协同发展,共同打造知名湘酒品牌。
振兴湘酒产业,必须加强团结,互相包容、相谐相处、加强联合。要克服小农经济的经营理念,摒弃“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山大王意识,强化专业化分工协作与大联合、大发展理念,提倡企业联合、品牌联合、资本联合、资本集聚,努力提高湘菜湘酒的整体产业规模优势及核心竞争力,培育壮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酒类产品,推进中国著名品牌。
受自然条件、民风习俗、特别是三大流派的烘托等因素影响,湘菜逐步形成了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为基调的三种地方风味。而这三种地方风味刚好与湘酒自古的三大产酒区相吻合,如湘江流域的酒自古流芳的有衡阳的醽醁酒、长沙的松醪酒和湘潭的松醪春酒,现代则有白沙液酒、浏阳小曲酒和湖子酒等;洞庭湖区古酒有常德的武陵崔家酒和鼎州白玉泉、岳阳的君山不死酒,现代有武陵酒、德山大曲、花雕黄酒、岳州小曲酒等;湘西古有钩藤酒、苞谷烧酒和香茅酒,现有酒鬼酒、湘泉酒、蛾公酒等。要通过菜酒联姻,以品牌为核心整合湘酒资源,形成拳头,集中优势,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现在,湘酒有省委、省政府及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有新闻媒体的推波助澜,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共同利用文化优势,宣传湘酒文化,打造品牌强势,打造产业集群、产业航母、产业条。深挖湘酒文化的内涵,形成人人都“知湘酒”、“喝湘酒”的习俗和地域文化意识。
当万力齐汇,湘酒复兴便指日可待!数年后,“湘酒”定将再铸辉煌,成为中国真正的酒中“湘军”!
(王珊 石凌炜编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