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永刚 曹娴 陈英明 李志林 通讯员 张纪鋆
暮色中,位于长沙市教育街66号的省农业厅大门黑黢黢的,仍然有着当年的威严与肃杀。这里,是原国民党湖南省政府所在地。今天,在它附近的老梅园虾城里,坐满了闻香而来的食客,不远处的长沙青少年宫,传来孩子们轻快的笑声。
谁又能想到, 62年前,一幕幕看不见的刀光剑影就在这里上演。在当时的湖南省委和省工委领导下,隐蔽战线上的共产党员,团结爱国人士,排除万难,促成程潜、陈明仁两位将军和平起义,为湖南赢得了光明与未来。
毛泽东埋下伏笔
时间回到1948年7月24日上午9时,长沙市火车东站月台上,烈日当空,冠盖云集。竞选国民政府副总统失败的程潜,回湘任职省政府主席,湖南党政军的头面人物在此恭迎。
作为原籍湖南醴陵的国民党元老,程潜在湖南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被当时的报章称作“湖南的家长”。
早在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时,程潜和毛泽东曾互相拜访和晤谈。毛泽东对程潜说,你是国民党元老,可以参加副总统的竞选。搞成了,好主持和谈;如果搞不成,也可以争取回湖南搞和平自救。毛、程的这次会晤,堪称湖南和平解放的重要“伏笔”。
作为“家长”,66岁的程潜此时主政湖南,不得不考虑家乡的出路,在迅猛发展的革命形势面前,他也得考虑自己的前途。
程潜回湘后,先后将坚决反共的省参议会议长赵恒惕等人逼走或调离,将党政军大权抓在自己手中。随即,他发布了“限租护佃”的布告和《告湖南省属县市土豪劣绅书》,下令撤销反共的“戡乱建国动员委员会”组织。1949年1月,程潜又接连办了停止征兵、抗缴军粮、截留黄金三件大事,昭显出他当时的心态。
中共多途径策反
从程潜主政湖南的种种举动分析,中共湖南省工委认为,程潜是可以争取的对象。1948年9月,中共湖南省工委成立了军事策反小组,由省工委书记周里领导,由地下党员余志宏主要做程潜的工作。余志宏曾任前湖南省政府主席王东原的秘书,认识一些上层人士,而且与程潜还是醴陵老乡。
1948年底,经余志宏安排,深受程潜器重的省政府顾问方叔章在桃子湖的家中设家宴,前来赴宴的有湖南大学教授李达、伍薏农,民盟湖南地下组织负责人肖敏颂,程潜的亲近下属湖南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肖作霖、省政府秘书长邓介松等人。席间宾主纵论时局,多认为湖南不可兴兵。曾为中共一大代表的李达说话直率:“颂公(程潜)应当替三千万湖南人民着想,湖南不能打仗,只有走和平的道路!”
事后,方叔章、肖作霖等将此次便宴的情况告诉给了程潜。方叔章还多次与程潜谈话,直言:蒋介石几百万军队都被打垮了,为湖南人民着想,你也是不能打的;跑吧,你一家20多口人,以后的日子将是颠沛流离,况且蒋介石也容不下你,往哪跑?只有和平才是唯一出路。随后,中共又设法请来与地下党有密切联系的程潜族弟程星龄做程潜的工作,还安排思想进步的程博洪(程潜长子)回长沙劝说程潜。湖南省工委所做的这些工作,对程潜影响很大。
当时另一位关键人物就是手握湖南兵权的国民党第一兵团司令陈明仁。陈明仁是国民党的一员悍将,曾在四平战役中与解放军激战而闻名,却因陈诚等人的嫉妒陷害,而被蒋介石疏远。地下党认为,陈明仁也存在被争取的可能。余志宏先后跟陈明仁的亲信温汰沫、旧部兼挚友李君九“交厚”,得到他们同意劝说陈明仁的承诺。省工委同时通过另一位地下党员涂西畴联络了陈明仁所在的第一兵团参谋长文于一,形成了对陈明仁的策反工作线。
党中央送来“定心丸”
1949年6月中旬,由程星龄起草,经程潜修改签名的《备忘录》通过湖南省工委呈报给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程潜在备忘录中表明了“谋致湖南局部和平”的愿望。
中共中央收到程潜的《备忘录》后,毛泽东于7月4日复电程潜:“先生决心采取反蒋反桂及和平解决湖南问题之方针,极为佩慰。所提军事小组、联合机构及保存贵部予以整编教育等项意见均属可行。”并表示“先生权宜处置,敝方均能谅解”。
程潜拿到毛泽东复电,反复看了几遍,兴奋地站起来说:“毛主席的指示让宝盒子揭盖了!不只是我吃了定心丸子,全湖南的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了。”
1949年6月,程潜派程星龄等人去香港,拜会了湘籍知名人士章士钊。章士钊委托程星龄转达毛泽东此前与他的谈话:“当时,陈明仁是坐在他们的船上,各划各的船,都想划赢嘛!这是理所当然的,我们会谅解。”
毛泽东的这番话,让一直担心共产党秋后算账的陈明仁也吃下了“定心丸”。
7月初,党中央、毛泽东从湖南的实际出发,明确作出了“极力争取程潜,用和平方法解决湖南问题”的英明决策,并指示湖南省工委:单做程潜、陈明仁的工作不行,要发动湖南人民,争取地方势力,和平解决湖南问题才有希望。
按照党中央指示精神,中共湖南省工委在农村发动武装斗争,开展游击战,在城市发动了以“反对假和平、争取真和平”为中心的群众运动,敦促程潜向傅作义看齐,要求陈明仁“顺从民意,英明果断,仿效北平中共所提之八项二十四款,立即签订湖南和平协定”,大造和平声势。到湖南和平解放前夕,出入长沙市的水路、公路、铁路和空路,都已基本上为中共的统战对象所控制,为湖南实现和平解放准备了重要条件。
巧计脱身,果断起义
1949年春,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兵锋南指。国民党白崇禧率3个兵团退守湖南后,放言构建“湘粤联合防线”。白崇禧唯恐程潜起义,一直在长沙盯着程潜不走。经与湖南省工委商议,兼任长沙绥靖公署主任的程潜使了个调虎离山之计,以把长沙绥靖司令部迁往邵阳为由,主动提出去邵阳。7月21日一大早,白崇禧亲自送走程潜后,放下心来,自己随即去衡阳,命陈明仁坚守长沙。
陈明仁随程潜走和平道路已有默契,却始终不露声色,一直以主战的面貌出现,取得了白崇禧信任。白崇禧7月21日退走衡阳的当天,陈明仁即下令取消白崇禧部署的对湘中游击队的“围剿”行动。
7月29日,陈明仁急电程潜,请他回长沙主持起义大局。程潜在邵阳又使了个金蝉脱壳之计。早上,他如常带着警卫排出外散步,却在步出住所后迅速上车,神不知鬼不觉地直奔长沙。专车到达湘潭县,程潜又转乘“洞庭号”巡艇,从水路秘密进入长沙。
此时,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已进驻长沙县春华山,各方面条件均已成熟。程潜、陈明仁下定决心,断然与国民党集团决裂,投向人民怀抱。8月4日,长沙各大报纸发表了程潜、陈明仁领衔,37名国民党将领联名的起义通电,宣布“加入中共领导之人民政权”,“共同为建设新民主主义之中国而奋斗”。
1949年8月5日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三八师在长沙市小吴门举行入城仪式,红旗飘扬的2部卡车,载着解放军文工团奏乐先行,接着以18支军号为前导,部队分3路浩浩荡荡进入城区。长沙10多万群众高举红旗,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长沙城彻夜不眠,盛况空前。
新华社报道说:“当长沙市民带着一天一夜的疲劳走进自己的家门时,眼望着东方的晨曦,他们不禁兴奋地说:天真正亮了。”程潜多年后也写了一首七律:“大军南下气恢张,群丑如鼷早自扬。东起淮扬通百粤,西包滇藏到新疆。远亲近悦兄迎弟,女跃男歌酒有浆。我本多年邀默契,喜从中夜挹明光。”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