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碧桂丹心谱华章

2020年11月25日 10阅读 来源:湖南日报 2019年10月26日 星期六

文/王德和

碧桂园作为一家自 2007年就在香港上市的世界五百强企业,2018年纳税额超 625亿元。立业至今,创始人及集团累计进行慈善捐款 55亿元,主动承担全国 9省 14县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计划帮助 33.6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碧桂园自2005年进入湖南市场,经过14年的发展,已开发项目150余个,创造了在湖南14个市州全覆盖,进入全省60%以上的县市区,稳坐行业头把交椅的奇迹。

碧桂园湖南区域全力打造非公企业党建阳光品牌,红色引擎铸造“地产湘军”,党建引领助力精准扶贫,党建共建创造美好生活,碧桂园“对人好,对社会好”的初心通过党建活动绽放光彩。

红色引擎,铸造“地产湘军”

2019年,碧桂园湖南区域战略规划由“全覆盖之年”向“精进之年”跃进。在碧桂园集团副总裁兼湖南区域总裁黎晓林办公室装有这样一幅湖南项目中枢指挥图,全省150余个项目的瞬时进展、销售情况一览无遗,发展大势尽在其运筹帷幄之中。

得人才者得天下。以党建为引领打造一支吃苦在前、敢于拼搏、乐于奉献的“地产湘军”是黎晓林的“发展规划”。

2019年4月,碧桂园湖南区域在长沙县委组织部申请成立了中共碧桂园集团湖南区域党委,设党委委员5人、党总支2个、党支部9个,拥有党员152名。

发挥党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引领作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先锋标杆”为行动指南,以企业发展与精准扶贫为抓手,多渠道开展“党建共建”是碧桂园党建工作重点发展方向。

发挥“关键人才”引领作用。湖南区域有150多个项目,已经有超过1000人的专业人才储备,在每一个领域都聚集了一批有实力有梦想又能拼搏的优秀人才,博士数量已经突破20名。

黎晓林认为,“党建+人才+机制”可以让碧桂园高速、健康发展。通过加强对这些业务骨干的培育,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斗志和潜能,在以上率下中形成党建引领的项目管理机制。

湖南大学博士邹浩2014年加入碧桂园集团。他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初心本色,十分重视党建工作,坚信: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在浏阳市邹浩牵头成立了浏阳碧桂园党支部,自己担任党支部书记,着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公司在浏阳原本只有一个项目,年均销售额5亿元左右。通过党建引领,两年来,浏阳公司从1个项目发展为5个项目,年销售业绩从5亿元跃升至超过24亿元,多个项目获集团奖励,并受到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浏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积极评价,荣获浏阳市社会公益奖、税收贡献奖、创新楼盘奖等多项荣誉。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永州碧桂园城市公司支部成立于2019年5月15日,产生了丁衍、罗轩、欧阳成泓、彭辉等多名党员先锋模范,党建工作十分突出。在支部书记丁衍的带领下,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强化党员管理,着力于培养作风优良、专业突出的高素质党员队伍。结合实际探索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相结合的新途径,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和激励机制,为企业的跨越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组织保证。

永州府/正央公园项目总经理彭辉,时刻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来激励自己,打造团队。这两个项目分别成为碧桂园湖南区域2018年、2019年开盘当天销售冠军,个人连续两年获得湖南区域月度最佳项目总经理、2018年度最佳项目总经理等表彰。

勇担社会责任。2019年中共党员李建旺担任碧桂园湖南区域执行总裁兼怀化城市公司总经理,他积极响应集团“好房子全覆盖”发展战略,5年时间,在怀化落地7个碧桂园项目,湘西自治州落地5个碧桂园项目。

李建旺勇担社会责任,关注慈善事业,先后开展了贫困学子捐赠助学活动,“福泽潇湘·助孤行动”、抗洪救灾活动,“让爱回家”关爱农民工回家等一系列活动。怀化城市公司直接解决了怀化、湘西自治州700余人的就业问题,间接提供就业岗位数千个。到2019年底,碧桂园怀化城市公司合同交付住宅8566套,累计纳税约8.9亿元,是怀化地区的纳税大户。

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建强一个支部,就是筑牢一个堡垒;提升一名党员,就是擦亮一面旗帜。碧桂园以党建抓项目,按照“支部+项目”的模式,在项目上建立党支部,党员带头,形成了一个个党员攻坚队,助推企业飞速发展。

先锋岗位树标杆。为更好地提升员工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充分调动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今年9月开始,碧桂园湖南区域开展“先锋岗位树标杆,凝聚人心促发展”为主题的党建活动,推选10名优秀党员进行集中宣传,弘扬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激发区域员工服务企业、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积极性。

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

10月初的平江,拂过田野的秋风已有丝丝凉意。加义镇泊头村口的苗木基地里,孔金友和十几位工友正喊着号子齐心往大货车上装运翠绿的香樟树。

50岁的孔金友是泊头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原本家庭十分拮据。“去年,碧桂园的小赵带着几个同事来村里扶贫,组织大伙建起了这个苗木基地,碧桂园出钱出力出技术,给我们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好机会,120元一天,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还能照顾到家里,真好!”自从来苗木基地务工,孔金友几个月攒下了近万元工资。

在平江县,像孔金友这样因为碧桂园的精准帮扶获益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19382名,占平江县贫困人口的44%。而对平江的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举措正是碧桂园湖南区域党建工作的重头戏。

平江是有名的“将军县”,也是一个集“老、山、边、穷、大”于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全县一度有超过14万贫困人口。2018年5月20日,碧桂园集团与岳阳市平江县签订结对帮扶协议,碧桂园集团副总裁兼湖南区域总裁黎晓林担任总负责人,委派党员赵康乐带领9名员工成立了碧桂园平江县扶贫小组,长期脱产驻村扶贫,帮助平江县496个村1480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带着“党性”扶贫。扶贫队员按照黎晓林的叮嘱,带着“党性”来探索一条“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扶贫道路,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实现自我良性循环,同时能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有尊严的稳定就业,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一年多以来,碧桂园平江县扶贫小组将党支部建在扶贫一线。扶贫队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放弃了优越条件,放弃和家人幸福生活时光,扎根边远山村,探索推进“4+X”企业扶贫模式,在平江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演绎着“扶志、扶智、扶技”的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动人故事。

碧桂园把扶贫着力点放在“造血”上。围绕“人”这个关键因素,实施三个寻找计划:寻找一批青年致富带头人、“老村长”、深度贫困户;聚焦三类人群:村支书、返乡扎根创业青年、乡贤。根据碧桂园集团统一部署,实现“三个一万”目标:帮助1万名贫困大中专学生找工作、扶持1万名青年致富带头人扎根农村创业、资助1万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党建引领+思想扶贫扶志。泊头村67岁的曾相军,凭借17年的村干经历,去年被碧桂园在平江县寻找10名公益扶贫“老村长”活动选中,他成了村里的“致富红娘”。村里哪家有难处,他向碧桂园汇报;碧桂园有招工、培训信息,他向村民传达。村里有位五保户因为患有精神疾病,经常缺衣少食。老曾一汇报,扶贫小组立马买来了被子和米面油。今年又帮助他住进了平江精神病医院,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碧桂园把这些“老村长”当“宝贝”用,发挥其基层经验丰富的优势,以党建为引领,开展思想扶贫,将政府和碧桂园的扶贫政策带给贫困户,结合100户深度贫困户因人施策,打造出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产业扶贫扶富。碧桂园立足自身优势和平江县天然特色资源禀赋,为平江县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技术、市场、渠道等资源。

碧桂园平江苗木基地落地泊头村,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给当地村民带来多重利好:地租获利:流转106亩土地,给村民3年带来地租15.9万元;劳务工资:截至2019年9月,共雇佣周边132名农户务工,累计发放工资达64万多元;产业分红:2019年7月,碧桂园平江县苗木基地10万元产业分红惠及泊头村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最多一户可分到1260元。

此外,在平江县发掘了“白云高山有机茶”、“老树茶油”、“贡椒系列调味品”、“富硒甜酒”、“绿色小香薯”等优质产品,依托集团碧乡公司、集团酒店等渠道,拓展市场,累计帮扶相关扶贫企业、合作社和贫困户增效达147万余元,直接和间接帮扶贫困户近2000户7000人。

平江县巨雄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的姚文、姚武两兄弟和谷雨烟茶创业青年周科学等原先在外打工创业,碧桂园倾力扶助这些返乡创业青年,由集团提供“设基金、建工厂、造品牌、送技术、拓市场、设平台”等全方位的服务,提高其创富带贫能力。

教育扶贫扶智。2018年10月13日,黎晓林率领湖南区域80多名高管和员工前往平江县进行贫困学生一对一走访。在加义镇小岩村,深度贫困户林大根,患有重疾,丧失了劳动能力,虽然家徒四壁,但墙壁上挂满了两个女儿的奖状,黎晓林现场得知情况后,提出满足两个女儿的微心愿,并对林大根家开展持续帮扶。

黎晓林对党中央提出的“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有深刻的理解。他带头帮扶贫困学生,并倡导设立爱心助学基金、开展结对帮扶。仅仅2018年在平江县资助贫困学子1569名,资助总金额217万。碧桂园开展扶贫扶智,通过创办免费学校、设立教育助学基金等举措,改变了无数寒门学子及其家庭的命运。

就业扶贫扶技。“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彭求民是平江县梅仙镇石岭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为贫困,33岁多还未婚。2018年10月,彭求民参加了碧桂园组织的挖掘机培训班,顺利地掌握了挖掘机驾驶技术等4项技能,并在中联重科找到了一份月薪7000元的工作,“如果没有职业培训,恐怕我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彭求民说。2019年7月9日,在碧桂园组织的电(焊)工培训,彭求民再次报名参加,“现在公司正需求多技能型人才,我多学一门技术就多了一条就业门路。”

碧桂园结合当地群众意愿,针对各项技能开展免费培训,并利用集团庞大的产业链优势,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开展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实现培训、就业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已面向全社会进行维修电工、家政月嫂、会计电商等多种技能工种培训,平江县共有956名农村劳动力参加,其中贫困户占比超66%,累计带动超过680人上岗就业。平均增收为3500-6500元。

与此同时,联动优质扶贫企业、种植养殖大户和其他企业,到易地搬迁、贫困村打造扶贫车间,提供家门口就业机会,多举措确保就业增收成效。

乡村振兴再上征程。一年多时间,碧桂园集团湖南区域党委发挥自身优势,立足平江实际,定位“做党和政府的有益补充”,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探索推进党建引领+思想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4+X”扶贫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累计帮助26973名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脱贫标准,获得了财政部、湖南省主要领导的高度认可。

今年4月3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平江县宣布脱贫摘帽。乘着平江县脱贫摘帽的机遇,碧桂园计划继续深度参与平江乡村振兴战略,在加义镇丽江村打造一个以健康养生为主题,以中药种植、加工、销售为主要产品,以红色研学、特色民宿、生态旅游等为主要配套载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走“农田田园化、产业融合化、城乡一体化”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互促共建,共筑美好家园

6月15日,由碧桂园社区党总支、碧桂园集团湖南区域党委联合威尼斯城各商户,在碧桂园威尼斯城商业街举行了星沙碧桂园首届品质生活睦邻欢乐节,开展了文艺汇演、公益助困、银企对接、亲子活动、科技创新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参加。这是碧桂园开展政企、社企党建共建,通过区域党建合作平台开展的“党建惠家”活动。9月26日,碧桂园湖南区域启动社区文化品牌“湘聚日”,搭建一个业主自由交流的平台,让每一位业主彼此认识,成为“湘亲”。

在谈到碧桂园湖南区域如何打造非公党建特色品牌时,碧桂园集团湖南区域党委书记、高级副总裁周文理告诉笔者,多年来,碧桂园集团大力推进党群一体化建设,“外树品牌,内聚人心,促进企业发展”,不断探索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方法。

为了构建和谐社区,碧桂园集团湖南区域党委与星沙街道党工委、碧桂园社区党总支等单位开展联建联创活动,共建基层组织,共办组织活动,共促和谐发展。今年,他们共同打造了社企共建示范基地,在碧桂园社区水岸人家小区打造社企共建党群活动中心,为碧桂园湖南区域广大党员、长沙碧桂园社区党员、业主提供集培训、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党群活动场所。

通过党建共建,目前,在碧桂园社区,已经组建了腰鼓队、歌舞队、合唱队、广场舞队、旗袍队、舞蹈队、柔力球队等多支队伍,通过多种途径展现了碧桂园业主的风采。这正是碧桂园倡导的“社区文化”。“我们要在各个碧桂园小区打造一种友好、高端、有益的睦邻关系。”碧桂园集团副总裁兼湖南区域总裁黎晓林说。

2018年8月至今,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指导下,碧桂园集团湖南区域党委开展形式多样的政企、社企、媒企、医企、村企党建共建活动,在组织建设、党员教育、党员培养、扶贫、环保、捐资助学等多方面与共建单位展开合作,并吸纳争取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碧桂园“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精准扶贫事业上来。

贫困不断根,乡村未振兴,帮扶不止步。未来,碧桂园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发挥红色引擎的强大动力,在湖湘大地持续、反复深耕,将更多的好房子带给湖南的老百姓。围绕“为全世界提供美好生活产品的高科技综合性企业”这一定位,在碧桂园集团战略指引下,举全区域的力量做好“湘江智谷”项目,为湖南的智能制造打造一张全新的名片。同时继续深度参与平江等地的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公司特色和当地实际,探索“农田田园化、产业融合化、城乡一体化”的乡村振兴新路子,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而奉献自己的“碧桂丹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