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实干兴涟挞伐空谈

2020年11月24日 10阅读 来源:湖南日报 2013年03月22日 星期五

易柯柯  王光辉  杨滋  袁何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年前向全党全国发出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号召,期望通过全国13亿人民的戮力同心,真抓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地处湘中的涟源市近几年在以曾益民和谢学龙为首的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依靠116万涟源人民的奋斗精神,年复一年地真抓实干,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政治稳定,社会平安,经济上跨越式发展,在闯入中部百强县市之后又不断实现新的突破,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安居乐业的幸福感空前提高,三年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大获成功,目前又在向省级文明城市和园林城市大步挺进……

 (一) 

今年2月22日,涟源市召开市委工作会议。会议材料显示:2012年,涟源市取得的业绩是近几年跨越式发展中最辉煌的一年,综合指标完成最好的一年。按市委书记曾益民的话说是“值得自豪的一年”:一是市域经济强劲发展。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83.4亿元,增长13%,实现规模工业产值203.4亿元,增长19.3%;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60.4亿元,增长17.7%;完成农业总产值61亿元,增长4,.5%,以上四项指标的增速均在娄底五个县市区中排名第一,在湖南全省也是名列前茅的。二是城乡环境明显改观。在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成功的推进中,带动了各项基础设施快速建设,为绿化、美化和亮化涟源做了大量的垫底工作。三是社会管理在固本强基中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全市向农村和社区派出的群众工作组在第一线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赴京上访量减少30%以上,群众工作受到湖南省和娄底市委高度肯定,其成功做法在娄底五市县区中推介。去年度综合治理考评居娄底第一,评为全省先进县市区;此外,信访维稳和公众安全感均居娄底第一,为涟源20多年来的最好成绩。

涟源市委召开的会议,是力戒空谈假话,推崇真抓实干的会议。从市委书记曾益民,市长谢学龙,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倪志铭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肖更新等的工作报告中,都是以“实干求成”和“实干兴涟”为主线总结和部署各项工作。与其它地方不同的是,涟源市并不是今年才紧跟中央的这一号召,而是近三年“实干兴涟”的延伸。据去年采访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倪志铭时得知,近几年来,涟源市市委市政府一直倡导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抓实干,推进项目建设和落实各项工作。据了解,曾益民、谢学龙等大部分市委市政府领导均不是涟源本市人,亲戚朋友也不在本市,而且他们娱乐爱好也不多。因此,大量的超时和超负荷工作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在实干兴涟的奋斗过程中,本届市委市政府有一个特点是,目标责任感很强。换句话说,就是定下的目标不能是空谈,一定要实现,否则配套的奖罚措施就会兑现。因此,全市各级干部带着高度的责任心,既抓宏观硬性目标的实现,更抓微观软性的群众工作。以曾益民同志为例,他本人话语不多,但实干劲头是公认的。除了重大项目或工作目标亲自现场推进外,每次处理矛盾纠纷他都在第一线指挥定夺。晚上回宿舍后,对干部群众的电话或信息,他都一一作答。尤其是重点上访户。桥头河上访户李金台反映南岳行宫存在的问题,每次向他发信息,他都回复并告之找何人处理。曾书记这种一心只为工作和群众的以身作则精神,有效地影响了涟源市的各级干部。现在,涟源市“实干兴涟、实干求成”的口号变成普通行动。干部职工都有“空谈害人,非干不行”的压力感和紧迫感。

 (二)

涟源交通是涟源市实干出成效的光辉亮点。近几年来,涟源市委市政府把实施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选在改变交通面貌上。他们硬是依靠自身的奋斗努力,把一个“先天不足”的涟源交通扭转过来,实现了“高速公路大贯通、干线公路大提质、农村公路大网络”的宏伟蓝图,为涟源经济步入中部百强县市和彻底改变城乡面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几年,全市共投入交通建设资金近70亿元,以八大重点交通项目为中心,构建成涟源交通“四纵”(二广高速、G207线、S218线、S213线)、“八横”(S312娄涟线、娄涟高速、娄新高速、长邵娄高速、S210线、S379线、S368线、S314线)主骨架,形成了一个干支配套成网,内外畅通、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网络。在涟源交通中,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和乡村公路是“三驾马车”齐驱并进的,哪“一架马车”都没有落后,尤其是干线公路的大提质和乡村公路的大发展,为涟源城乡的经济互补、配套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据涟源市交通局总工程师周健波介绍,涟源改变交通落后的面貌,实现大跃进大发展,涟源市和有关职能部门的领导呕心沥血,是付出了大量汗水的。每一个项目都有项目建设指挥部,指挥长都由市级领导担任,每年为了赶进度和抓质量,尤其是解决资金问题和矛盾纠纷,市领导都坐镇在第一线现场拍板。他们例举了曾益民、谢学龙、倪志铭、朱桂良和胡春生等领导在交通建设中许多感人的事迹。

 (三)

涟源市“实干兴涟,实干求成”的工作风尚,是由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共同努力,共同推进而形成的。涟源市六亩塘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本刊记者一行三人元宵过后走进该镇办公院内,虽然,院落建筑有些陈旧,但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让人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镇长李志文告诉我们:“六亩塘镇今年自从李亦农同志由镇长转任书记后,研究制定了一些新的做法,创建了一套伐懒提效的工作机制,例如把全镇的工作划分成五个群众工作站,将党政领导和站所部门负责人配备到各村、社区组成群众工作组,把计划生育、城乡环境整建、信访维稳、新农村建设、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分解到各群众工作站、工作组,任务进一步细化,职责更加明确,全镇干部职工根据特点安排到各组的相应岗位上,让他们既有动力和压力又有盼头。换句话说,这种新机制由于设置科学、奖惩配套,具有很强的激励性。据初步实践,这种机制的效果确实很明显。尤其是这一新的工作机制能从制度上保证实干者不吃亏,亦让空谈不干事的人无藏身之所。据介绍,李亦农和李志文等都来自农村,长年在基层工作,连外型上都有农民的影子,实干原本是他们的一贯作风。近年来,六亩塘镇准确定位,争创赶超,涟水名城、农贸建材市场、环城西路、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项目强势推进,拉开了城西4.2平方公里新城区建设的序幕;发挥优势,乘势而上,近郊休闲观光农业、商贸物流、休闲娱乐等服务业独树一帜,使六亩塘成为涟源居住环境最优、人气指数最旺的发展福地。全镇各项工作指标的完成情况也都在全市前列,尤其棚改工作、安全生产、调煤保电和宣传思想工作等成效显著,多项工作被评为为省、娄底市和涟源市的先进单位。这些都是他们弘扬实干,带头实干,坚持实干的成果。离开六亩塘时,记者对具有实干精神、又有本科文化,善于创新的李亦农说:“希望你们不断探索完善这种能激励实干的创新工作机制,将来建议有关上级来总结推广。”

 (四)

在涟源市采访系列报道实干篇时,宣传部的同志告诉我们,蓝田办事处也具有典型性,而且党委书记朱智华是位实干家。于是,我们驱车来到了位于娄涟公路边的蓝田街道办事处。可惜,这位“实干书记”干事去了,无暇接待记者。办公室主任邹思哲很热情,要什么情况马上提供。蓝田办事处是涟源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几年各项工作都走在涟源市的前列,去年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9.8亿元,同比增长18.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6亿元,增长154.6%,完成国税、地税分别同比增长11.3%和35.7%。尤其是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社会管理创新方面走在最前头,去年全市优化经济环境搞民主测评,蓝田办事处一举夺得“冠军”。据记者走访干部农民,蓝田办事处最近几年之所以工作出色,与他们的带头人朱智华的实干努力分不开。这位出生农民家庭,从小接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祖训的农家子弟,多年基层工作始终保持“实干示人”的工作作风,自2008年到该办事处以来,除自身实干以外,还着力狠抓干部队伍的实干精神培养,从而使该办事处形成了一种崇尚实干的风气。尤其是他那种敢碰硬,不怕刁、不畏难和无情拒礼的铁汉精神,令多少人敬佩,同时也保证了其政令畅通,为全镇各项工作的达标完成奠定了基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