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执着的教育追梦人

2020年11月23日 10阅读 来源:湖南日报 2016年08月23日 星期二

钟创

举办者档案

张运釮,1944年4月生,中共党员,曾任浏阳市教育局局长,浏阳一中党委书记。现任浏阳市新文学校董事长,浏阳一中教育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长沙市、湖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民办教育专家协会副理事长,浏阳市五一劳动模范,湖南省百名优秀举办者。

举办者经历

2004年,张运釮退休后,为了弥补教育的遗憾,他萌生创办民办教育的想法。2006年,他联合一批有识之士,筹资8500万元,在浏阳创办了第一所民办九年一贯寄宿制学校。学校采用股份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2009年,因办学理念不一致,部分股东撤股,张运釮想方设法,最终筹资2300万元买下退出的股份,成功控股。从此,在他的精心管理和运作下,学校发展越来越好。目前,学校占地137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总投资达1.3亿元,现有54个班,2431名学生,298名教职工。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南省首批骨干民办学校,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学校,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举办者故事

执着的教育情怀

张运釮一辈子与教育结缘,当过教师,当过教育局局长,也当过学校校长。2004年,退休后的张运釮,仍然牵挂教育,决心发挥余热,创办一所属于自己理想中的学校,于是浏阳新文学校应运而生。

谈及创办新文学校的初衷,张运釮坦言,尽管自己一辈子从事公办教育,终究还是有些遗憾,“兴师、减负、乐学”的教育理想仍未实现。“我要办一所让学生、家长和社会都满意的学校。”起初,妻儿劝阻,同事提醒。但张运釮雄心勃勃,执着前行。

回顾办学路上的种种困难,2009年初的股东退股风波最令张运釮刻骨铭心。以公益的心态办教育是张运釮始终坚持的办学原则。但部分股东急于回本赢利,对他的办学理念颇为不满,纷纷要求退股。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让人猝不及防。怎么办?他思虑再三,决定收购股份,把自己的股份从12%扩大到51%,以确保办学的自主权,然而要筹措2300万元的控股经费却非易事。就在张运釮紧张筹集资金时,又不慎摔伤了腿,躺在病床上动弹不得。眼看合同上的交款期限将近,张运釮只得以弟弟的企业担保,向银行贷款,又向亲朋好友发出“求救”信。他一边忍受着伤痛的折磨,一边承担着筹集巨额资金的压力,躺在病床上一个接一个打电话,一张接一张写借条,终于在交款期限内兑现了收购承诺。

回忆起这段往事,张运釮不无感慨:“有梦想就要执着前行,不能因为困难而搁浅。咬牙迈过这道坎,不仅是对学校负责,对老师和学生负责,更是对教育负责。”

智慧的管理艺术

和所有民办学校一样,优秀师资队伍的组建是学校办学最大难题,张运釮的学校也不例外。

2007年暑假,秋季马上就要开学,可学校却只有不到一半的教师。怎么办?张运釮冒着酷暑,带着聘用合同,逐一登上名优教师家门,畅谈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和自己的办学理念,耐心、真诚说服每一个人。卢国珍老师就是奔着张运釮的声名而来者之一。卢国珍被这位退休老人的激情、勇气、执着深深打动。但是和大多数公办老师一样,从公办教师转身为民办学校教师,卢国珍不免有些疑惑和彷徨。“就算今后学校不在了,只要我有饭吃,你们就有饭吃,我就是你们最亲的人。”张运釮的话,让卢国珍动了心。

近年来,浏阳招聘公办教师的力度加大,新文学校的一些老师也加入“考公”行列,前几年每年都走掉几个优秀老师,张运釮为此伤透了脑筋,但张运釮理解老师的选择。为稳定师资,他按高于当地公办教师平均水平的40-60%的标准提高教师待遇,还专门设立“教师发展基金”。他组建“相约新文百年”志愿团,教师以自愿方式加入志愿团,双方约定“一辈子只干教育,干教育只在新文学校”。董事会作出永久性决定,每年拿出学校经营毛利润的20-30%作为红利奖金与志愿团成员共享办学效益,目前志愿团已达120余人。近三年来基本上没有老师调出。“师资稳了,我悬着的心才落下。”张运釮说。

永远的责任担当

为了打造不一样的新文教师,铸造不一样的新文师魂,张运釮极力倡导实施“爱心教育工程”,建设“爱心校园”,回归教育的原点。

“起步新文,读书做人。”这是新文学校校门前石碑上的题字,也是张运釮教育理念的最好诠释。张运釮说“学会读书,学会做人”是成功人生的两把“金钥匙”,教学生从小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习惯,养成追求高尚道德情操的做人哲学是学校育人的核心理念。

为实现“减负”目标,张运釮在学校施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教学策略,这样做,学校支出的教师工作量补贴比公办学校多出30%。“虽然学校的经费支出更大了,但是值得!”“优秀学生谁都能够教好,只有学业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最需要有经验的教师来教。”张运釮说。

在他的“育人经”里,餐桌是最好的课堂。“餐桌上可学管理、可明礼仪、可习交往,餐桌上的好习惯、好品质都可以迁移到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来。”除了餐桌上的教育,张运釮还特别重视食堂管理,他将其看作是学校师德的体现。食堂丰厚的利润回报让不少投资者“蠢蠢欲动”,部分股东也纷纷表示,对外发包食堂可加快办学资金的回笼,是一举多得的“美事”。张运釮不为所动,他坚持“食堂零利润”的做法。“食堂是良心工程,要以诚信、负责任的态度来办食堂。”就连校内商店,张运釮也坚持只卖文具和日常生活用品。

为了让农村贫困家庭的优秀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民办教育资源,张运釮力排众议,坚持招收“宏志生”,对“宏志生”实行全免费。九年先后招收230余人,累计花费700余万元。“学校虽然减少了收入,但是这样做值。学校办学不能仅仅追求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社会效益。”张运釮说。

“学校明年准备办高中呢!”谈起学校的办学规划,年逾古稀的张运釮焕发着奕奕神采,言语间洋溢着一份无可比拟的幸福感。

举办者实绩

浏阳市新文学校在张运釮的引领下,已成为全国智能机器人实验学校、剑桥少儿英语实验学校、全国校园足球实验学校;学校连续八年被市教育局评为绩效考核先进单位,长沙市教育局授予优秀民办学校荣誉称号;每年家长无记名投票,对学校办学满意率达98%以上;学校连续七年被评为市会考、联考质量评价先进单位;学校先后被授予浏阳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养成教育示范学校、长沙市校本研训示范学校、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学校、湖南省首批骨干民办学校、全国科研兴教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创办十年来,承担了国家义务教育阶段2.5万个学位,分担了国家财政教育投资23亿多元。小组合作、目标导向、语言完善表达三元素为核心的微创新课改等受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肯定和推广,仅仅十年办学历史的新文学校,已成为湘、鄂、赣边界交会中心地域越来越多学生的首选学校。

举办者感言

如今民办教育的举办者大致可以分三类:一是有了钱办教育,二是为了钱办教育,三是为了教育理想办教育,我属于第三种办学人。我最大的愿望是实现我的“兴师、减负、乐学”的教育理想,办一所学生、家长和社会都满意的学校,办一所成就孩子成功人生的学校,办一所可以享誉三湘四水、成为百年名校的学校。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