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进一步推进绿色湖南建设,进一步推进绿色湖南建设,打造天蓝、地绿、水净、宜居的生态环境,全省拉开了打响绿化“裸露山地”歼灭战的序幕。
立即在全省打响绿化“裸露山地”歼灭战
近年来,全省林业系统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绿色湖南的工作部署,先后启动了武广高铁沿线造林绿化、公路铁路两旁“天坑”治理和绿色通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造林绿化行动,大大改善了公路、铁路两旁生态景观。但受采石、采矿、取土和林木采伐、森林火灾等人为因素和特殊的气候、立地条件(石灰岩、紫色页岩和钙质页岩)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一些地方“裸露山地”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据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我省还有包括宜林荒山、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等无林地(即“裸露山地”)768万亩,其中衡阳市125万亩、永州市118万亩、湘西自治州101万亩、邵阳市82万亩、郴州市72万亩。在县市区中“裸露山地”排名前三位的耒阳市有37万亩、宁远县有27万亩、永顺县有25万亩。这些“裸露山地”严重影响了湖南的生态形象,有损湖南林业在全国的良好声誉,已引起了杜家毫省长的高度重视,多次指示我厅不仅要让三湘大地穿上“衬衣”,而且重点地区还要穿“棉衣”。对此,全省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深刻领会,积极行动,打一场漂亮的“裸露山地”造林绿化歼灭战。
一是要即刻行动。从即日起,全省暂停高速公路、铁路、国省道两旁采矿、采石、取土项目的审批,对高速公路、铁路、国省道两旁现有林木实行限伐,坚决防止出现新的“裸露山地”。森林公安部门要借这次非法侵占林地清理排查专项行动的东风,加大对非法侵占林地调查取证和查处、打击力度。各地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公路、铁路两旁“裸露山地”造林绿化对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绿色湖南的重大意义,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是要突出重点。根据全省“裸露山地”面积分布情况,省厅确定66个县市区已通车和2014年通车的高速公路、国省道和铁路两旁第一层山脊或平地100米范围内的60万亩“裸露山地”作为冬春造林绿化工作的重点。各市州林业局要将上述地区作为当前造林绿化工作的重中之重,督促重点县市区在优先完成该批“裸露山地”造林任务的基础上,由近及远向公、铁路两旁可视范围内“裸露山地”推进。为加大对各重点县市区开展“裸露山地”歼灭战工作的支持,省厅将在安排2015年的国家和省级造林项目时,对重点县市区的60万亩“裸露山地”造林绿化任务进行全覆盖。
三是要科学规划。要严格按照适地适树、林相美观、生态优先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以县市区为单位,单独编制纳入60万亩造林计划的“裸露山地”造林作业设计方案;要根据现有植被情况,分别采取人工造林、补植补造、封山护林和封山育林等绿化措施;要充分利用全省林地测土配方系统应用平台,因地制宜地选择造林树种,切实做到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藤则藤、乔灌藤结合,尽快恢复森林植被。
四是要加强技术指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全省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全省“裸露山地”造林绿化的技术指导,组织专业队伍造林,实行分块包干,责任到人,包栽包活。各技术人员要深入造林现场,蹲点指导,按工序把关。要对造林整地、挖穴规格、种苗选择、苗木质量、苗木栽植、抚育管护等各个环节加强指导和质量把关。对采石场、弃土场、料场和紫色页岩、钙质页岩、石灰岩等难造林地,要采用挖掘机、风炮机等机械进行大穴整地,并采取客土回填、大苗带土的方式造林,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对采石、开矿、取土形成的破坏剖面,要在剖面基部、中部和顶部设计爬壁虎等藤本植物进行剖面绿化,提高“裸露山地”造林绿化的整体效果。
五是要加强抚育管护。第一是要加强新造林抚育。造林后的3年内,每年要及时开展抚育,并结合抚育进行施肥。干旱季节要及时对幼树进行地膜覆盖保湿,以提高造林保存率。第二是要加强管护。要大力推行封山育林护林等经济有效的措施,对现有森林植被进行全封和轮封,并辅以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形成稳定的森林群落结构。第三是要加强水土保持。高速公路、铁路、国省道两旁造林整地要采取带垦或穴垦整地,禁止全垦整地,尽量保护原生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第四是要加强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要进一步落实森林防火群防群治机制,有效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要做好有害生物,特别是松材线虫病等危险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预防和治理。第五是要加强对违法毁林案件的查处和打击。要保持高压态势,加大对公路、铁路两旁乱砍滥伐、乱采滥挖、乱征滥占等破坏林业案件的查处和打击力度。第六是要实行生态补偿。2015年,将把全省公路、铁路两旁林木优先纳入生态公益林,并按照“山权不变、林权不变、收益不变”的原则,落实生态补偿主体,切实提高林权所有者的护林积极性,巩固好造林绿化的成果。
六是要严格工作考核。2014年底,66个“裸露山地”重点县市区已完成作业设计和造林整地,2015年3月底完成造林绿化任务。省厅将把此项工作列入2015年度省政府对市州政府“湘林杯”考核的重要内容。2014年12月底至2015年1月,厅领导将带队对各地公路、铁路两旁“裸露山地”造林绿化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检查情况将即时刊发简报,对各市州的工作进度进行排队通报,并抄送各市州人民政府。省厅还将组织技术人员在2015年4月对各地公路、铁路两旁“裸露山地”造林绿化情况逐块进行检查验收,对进度快、质量好的单位给予通报表扬;对检查验收达不到要求的,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2015年适时召开“裸露山地”造林绿化总结会议,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工作出色的地方进行奖励。
着力做好冬春造林绿化工作
全省的造林计划为55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15万亩,无林地、疏林地封山育林235万亩。与2013年相比,造林计划虽然减少了52万亩,但造林的地方多处于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恶劣,立地条件差,造林成本高,成果巩固难,大家务必高度重视,为此,下阶段要重点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要抢抓工作进度。据统计,截至2014年11月30日,全省已完成造林整地165.1万亩,为造林整地任务的52.4%,但各地工作进度不平衡,永州市已完成了任务的73%,但湘西自治州还不到任务的10%。目前正处于冬季造林整地的关键时刻,各地要集中精力,精心组织,掀起整地造林高潮,去年底已全面完成整地任务,争取2015年3月底前全面完成造林任务。
二是要严把造林“三道关”。第一是苗木质量关。良种壮苗是确保造林成效的关键。各地务必加强苗木供需调控,严格苗木出圃质量监管,杜绝不合格苗木上山。特别是油茶造林裸根苗必须精选二年生优良品种合格苗。第二是整地关。要注意清山、整地方式,防止火灾发生和水土流失;要以穴垦为主,积极推广机械整地,提高整地标准。尤其是油茶新造林整地一律不得全垦,必须采用“穿靴戴帽”的方式。第三是苗木栽植关。要克服边整地边造林的陋习。苗木栽植时要表土回填、根舒苗正土实,确保造林苗木成活水平。
三是要抓好“五个突出”。第一,要突出生态,抓好新一轮退耕还林、防护林、石漠化综合治理、中央财政造林补贴、国家战略储备林基地建设等生态工程项目,让山川更加秀美;第二,要突出民生,抓好林业血防工程、油茶及毛竹示范基地、绿色通道和秀美村庄、林下经济建设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工程,让林业幸福林农;第三,要突出重点区域,抓好“一湖三山四水”流域以及其他重点流域源头、重要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源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和治理,让生态环境更宜居;第四,要突出经营健康森林,加强珍稀树种、针阔叶林混交、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相结合,让森林的质量更高效;第五,要突出林地管理,造林林地管理要与林政林地管理“一张图”相结合,确保宗地造林项目不重叠、面积不重复,让造林统计更科学。
四是要实施好封山育林。封山育林护林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的具体体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封山育林护林不破坏原生植被,可保护现有的树种资源,形成混交林和复层林等稳定的森林群落结构,是保护珍稀树种和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其次,封山育林护林还能使林分结构得到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强,有利于天敌繁殖,能减少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的发生。可以说封山育林护林是一种最经济、最实用、最高效的森林植被恢复措施。石门县1998年就实施封山育林护林,由过去的百万亩荒山大户县,到2013年仅剩两万多亩荒山。攸县高度重视封山育林护林工作,县委县政府决定从2013年4月起,在全县范围内启动为期20年的封山育林护林工作。各地要认真学习借鉴石门县、攸县的经验和做法,在全省广泛开展封山育林护林工作,特别是对低效林、灌木林和2000多万亩石漠化、200多万亩重金属污染区的山林更是要加大封山育林护林力度,并在封山育林护林的同时,辅以补植、补播等人工促进措施,加快森林植被恢复,提高林分质量和生态功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