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为什么二氧化硫减排提前完成“十一五”任务?

2020年11月26日 10阅读 来源:湖南日报 2010年1月17日

核心数据

2005年以来,我省共建设二氧化硫工程减排项目200个,形成的削减能力15.2万吨。其中燃煤电厂减排共投入资金20亿元,全省13家燃煤电厂的35台发电机组1388万千瓦装机容量,全部实现脱硫。

“十一五”以来,全省完成二氧化硫结构减排项目190个,形成削减能力为5.9万吨。已关停总装机容量达138.5万千瓦的小火电机组,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计划,淘汰铁合金落后产能26.1万吨,淘汰落后炼铁能力263万吨、炼钢能力255万吨,淘汰平板玻璃落后产能70万重量箱,淘汰小造纸落后产能85万吨,淘汰水泥落后产能1400万吨。

本报记者 易博文

采访嘉宾:

蒋益民:省环保厅党组书记、厅长

夏光:环保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陈晓红:中南大学商学院院长、长株潭“两型办”副主任

魏远:大唐集团公司湖南分公司总经理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我省“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是:排放量从2005年的91.9万吨到2010年削减为83.6万吨,削减8.3万吨,削减率9%。经环保部认定,我省已动态削减二氧化硫9.8万吨,削减率为10.7%,提前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通过减排,全省空气质量明显好转,2005年二氧化硫年均值为0.051毫克/立方米,2009年为0.044毫克/立方米,下降13.7%,达标城市由10个增加到12个,全省酸雨范围和频次均有所下降。

我省为什么能够提前一年完成二氧化硫减排任务?记者对话省环保厅党组书记、厅长蒋益民,环保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中南大学商学院院长、长株潭“两型办”副主任陈晓红,大唐集团公司湖南分公司总经理魏远,探讨究竟。

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标志

记者:5年计划,提前1年完成,是不是原来的标准就不够高?数据是如何核算出来的?

蒋益民:“十一五”期间,二氧化硫削减9%,对我省来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标准是非常高的。首先,这是一个动态的指标,是非常不容易达到的。“十一五”以来,我省经济连续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带来燃烧,带来二氧化硫的增量,随着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人均化石燃料消耗量也有大幅度增长。要压减基数,还要压减增量,很难。其次,我省经济结构较为粗放,有色、冶金、钢铁等重化工行业占规模工业比重近70%,能源以煤炭为主,电力有超过50%的是火电,二氧化硫削减的工作量非常大。此外,我省二氧化硫减排设施建设基础也很薄弱,2005年前没有一台燃煤发电机组安装了脱硫设施。2006年,我省二氧化硫排放量还比上年增长了1.6%,即使是2009年,我省也还有永州、邵阳和岳阳3市与2005年相比,二氧化硫不降反增。国家二氧化硫考核中,其新增量按照全社会耗煤量、GDP增量及排放强度进行统算,而减排量则是根据减排项目核算的,我们报上去,环保部派专家组逐个项目现场考察审核,来不得一丁点水分。

夏光:祝贺湖南提前一年完成二氧化硫减排任务,这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各地各有关部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能做到这点非常不易。它是湖南环境质量得到控制和好转的象征,是湖南经济发展方式有效转变的一个标志。环保部核查减排是非常严格的,主要靠三个体系,即指标体系、监测体系、检查体系,数据可靠。

3个方法撑起减排大业

记者:我省是如何实现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的目标的?有哪些主要措施?

蒋益民:狠抓了“3个减排”。一是狠抓了工程减排。2005年以来,我省共建设二氧化硫工程减排项目200个,形成的削减能力15.2万吨。其中以燃煤电厂减排为重点,共投入资金20亿元,全省13家燃煤电厂的35台发电机组1388万千瓦装机容量,全部实现脱硫。同时,我省还狠抓了钢铁、冶炼等其他非火电行业脱硫设施建设,效果十分显著。各主要城市大面积拆除了燃煤锅炉,川气入湘等工程建设大大提高了我省清洁能源的比例。狠抓了结构减排。“十一五”以来,全省完成二氧化硫结构减排项目190个,形成削减能力为5.9万吨。过去4年中,我省已关停总装机容量达138.5万千瓦的小火电机组,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计划。我省还大力淘汰铁合金落后产能、落后炼铁能力、落后炼钢能力、平板玻璃落后产能、小造纸落后产能、水泥落后产能。另外,我们还狠抓了管理减排,通过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设施、开展经常性的督促检查等措施,严查脱硫设施运行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巩固减排效果。

陈晓红:长株潭作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二氧化硫减排方面理应走在前面。“十一五”以来,长株潭着力发展“两型”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排放,下了很大的气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近两年就关闭了670家高污染的耗能产业,为全省的减排作出了重要贡献。

魏远:大唐湖南分公司在役火电机组总装机容量584万千瓦,占全省统调火电总装机数近半数,肩负着湖南火电行业二氧化硫减排的重任。2006年,湘潭发电公司两台30万千瓦和两台60万千瓦机组脱硫装置全部投产,成为湖南境内首家实现机组全部脱硫的火电企业。随后,公司不断加大脱硫设施的安装和投运力度。去年12月,耒阳发电厂两台21万千瓦机组脱硫项目竣工,标志着我公司脱硫设施装备率达到了100%。到此,公司在烟气脱硫方面已累计投入资金达13亿元。按照2009年的发电量及消耗的燃煤量计算,公司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达16万吨。由于结构调整升级,淘汰了小火电落后产能,公司平均每度电的耗煤量,已由2005年的371.13克,降低到2009年的331.53克,二氧化硫排放大幅度减少。

进一步巩固减排成果

记者:今年是“十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我省已完成二氧化硫减排任务,还有什么目标任务?

蒋益民:巩固脱硫成果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主要原因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我省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煤炭消耗量也将同时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全省每年二氧化硫新增量将达到6万吨以上,如不采取相应有效措施,势必导致二氧化硫反弹。为此,我省将继续贯彻落实脱硫设施运行的相关政策,尤其是要强化用脱硫电价等市场手段进行调节的力度;加强监管,严肃查处脱硫设施运行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加快核电、风电、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建设;继续加大宣传的力度,形成全民减排和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2009年尚未完成“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任务和二氧化硫减排同比不降反增的市州,更要加大力度,绝不能拖全省的后腿。

夏光:“十一五”期间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二氧化硫减排的目标任务,今后,因为有着边际递减效应,减排工作会越来越难,花同样多的钱,费同样多的工作量,可能已经不能达到同样明显的效果,这越来越要求我们加大工作的力度。因此,减排千万不可松懈。要克服资源性、原材料工业发展的路径依赖,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要探索创新,特别是实行重大的政策上的创新,引导和促进实现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要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两型”产业。要优化能源结构,多采用清洁能源。要用更加先进的技术装备,加大对二氧化硫减排的治理。对老百姓而言,也要引导发展低排放的生活方式,这不光是一个少烧煤、改烧天然气的问题,而是要形成节水、节电的节约型生活方式,因为水、电等的生产过程都要消耗能源,都要产生二氧化硫的排放。提前完成减排任务的省份,今年再增加的减排成果,我们将建议计算到“十二五”期间的减排任务中去,不能让先进的省市吃亏。“十二五”期间,我们暂未出台明确的对二氧化硫的减排目标,但肯定会有,而且,将会新增减排的项目。国家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作出了承诺,碳排放的减排任务肯定会要分解下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