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辉 蒋 睿 吴宇航 肖向民 童 庆
紫云山下,星斗塘前,山水有致,花木芳茂。
1864年,在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的普通农户家中,诞生了一个男孩。时空退回到154年前的那一天,恐怕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偏僻小村中呱呱坠地的男婴在多年以后能成长为闻名中外的艺术泰斗。
齐白石,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最具创造力的巨匠之一,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他历经清末、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经历了从农民到木匠,又从木匠到文人画家,再到艺术巨匠的身份转变。40岁从湘潭走出,55岁定居北京,60岁才独创“红花墨叶”一派,大器晚成。纵观其坎坷浮沉的艺术人生,他既有对世俗生活的体验,也有对田园故里的思念,还不乏对生存之道的沧桑感慨,以及对国泰民安、和平生活的祈愿。
为纪念这一伟大历史文化名人,感怀艺术大师精神,2018年11月26日,第五届中国(湘潭)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即将拉开帷幕。本届艺术节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文联联合主办,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省文联和湘潭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本届艺术节将从三个方面寻求创新突破:将邀请俄罗斯、希腊、西班牙、乌克兰、日本等8个国家的艺术家和政府团体来潭参加,进一步深化国际艺术交流;充分运用新媒体增强互动,加大“借嘴说话”“借筒传声”工作力度,向大众普及白石艺术,让老百姓感受到中华书画文化的独特魅力,真正达到“小现场、大效应”的目的;以节会为平台,通过市场运作模式,直接与文化产业项目对接,培育文化产业链,带动白石艺术产业、文化创新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的全新发展。同时,此次活动还有一个核心板块,是将故宫博物院一批馆藏的齐白石原作,以及辽宁省博物馆、北京画院、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齐白石原作共计88件套在白石故里湘潭展出,其中许多作品还是首次公开展示,展期3个月,让大众近距离感受白石艺术的独特魅力。
泼墨 传世佳作彰显巨匠风采
白石老人将中国画的精神与时代的精神融合得完美无瑕。其绘画功底之深取决于他刻苦的锻炼,更是吸纳了百家之长。齐白石在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的绘画上无一不精,他的作品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同时又向天下众生传达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他的画作笔酣墨饱,力健有锋,栩栩如生。
11月26日,第五届中国(湘潭)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开幕当天,湘潭市博物馆联合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北京画院、齐白石纪念馆共同举办的“故里山花此时开——齐白石原作回乡展”将在湘潭市博物馆揭开帷幕。展览汇集了国内六家重量级的齐白石作品收藏机构,共展出书画、篆刻、文献等88件套经典作品,全方位、多视角地呈现了一代大师齐白石的艺术之路。
据活动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展览也是迄今为止齐白石作品最大规模的回乡展。展览通过“太平湘上最难忘·乡居”、“十载关门始变更·变法”、“幽燕乌鸟动乡愁·怀乡”、“已卜余年享太平·辉煌” 四个板块,讲述了齐白石早年乡居生活的恬逸,衰年勇于革新的魄力,客居京华心系故土的乡愁,大器晚成垂暮之年的辉煌。讲述了这位“人民艺术家”,从木匠到画匠终成艺坛巨匠的传奇人生。
大众对齐白石最熟知的作品莫过于他所画的虾。有人评价说:“齐老先生把池塘中的虾直接画到了碗里。”此次回乡展中的《墨虾图》是齐白石诸多虾作中的精品,亦为其晚年代表作之一。画面中的虾墨色浓淡相宜,笔法老辣,无论须脚皆气韵生动,仿佛活物跳跃其间,虾的通透之感更为画面平添几许生动之气。
诚然,齐白石的水族画之所以精妙绝伦,不仅仅因为他非凡的笔墨功夫,更是源于老人对童年生活的情有独钟以及记忆中留存的无尽乡情和赤子之心。
在这次展览中展出的“故里山花此时开也”刻印寄托了白石老人无限的情思与怀念。此印从汉将军印出,印中除了“也”字外,其他七个字的结构都是中规中矩、平稳方正。“也”字是全印中最醒眼的亮点,一道长斜笔,豪气干云,带动了整方印章。“也”字这种写法,在齐白石的其他印中多次可以见到,但仅仅是白石老人一人如此而已,诸多篆刻家却不敢位置,这由个人风格所知,亦不无胆略之故。印章中其余七个字仔细推敲,笔画皆有长短粗细之变化。例如“故”字左边的“古”,三竖粗细略有不同,“里”字下面的两横长短亦有区分,“山”字三竖的高低粗细等都有变化,不一而足,每字可管窥作者的独特匠心。
此外,展览专辟“齐白石与湖湘文士”板块,通过多媒体影像的方式,为观众梳理了齐白石的湘籍朋友圈,形象而立体地呈现了齐白石的成长与交游之路。为期三月的齐白石艺术盛典,就让你我一同叩启大匠之门。
添彩 群英荟萃共襄文化盛举
从昔日国际艺坛的初生牛犊,到如今令全国乃至全球知名艺术家趋之若鹜,齐白石(湘潭)国际文化艺术节的“魅力指数”今非昔比。多年来,艺术节组委会精挑细选、提前策划,努力吸收各国各民族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正成为人类优秀文化艺术汇聚之舞台。
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暨“大美湘潭”书画作品展是本届艺术节继“故里山花此时开——齐白石原作回乡展”的又一场重要的书画艺术作品展览,展览的主要目的是展示近年来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创作的最新成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白石艺术精神,促进艺术的创作与提高,为艺术节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艺术享受。同时,以艺术的形式充分展示“大美湘潭”的历史文化底蕴,改革发展变化与成就;让外界进一步感受伟人故里、大师故乡的神韵和风采,进一步了解湘潭、关注湘潭。
为做好此次作品展的筹备工作,艺术节组委会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执委会与中国美协、中国书协、湖南省美协、湖南省书协共同进行了策划和商议,开展了紧张有序、细致周密的作品邀请和征集工作;得到了应邀艺术家们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作品的装裱、布展工作做到了及时跟进、精心细致、注重创新。
本次展出的书画作品分为两大部分,共计作品132件。其中,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征集展出全国美术名家作品20件,全国书法名家作品21件,中青年画家优秀作品40件; “大美湘潭”书画作品展以湘潭籍在外书画名家和湘潭市本地知名书法家创作的作品为主体,展出许仁龙先生实地创作的“大美湘潭”国画长卷作品1幅,湖南省内书法名家作品9件,湘潭市知名美术家作品31件和书法家作品10件。
本次征集和展出的美术书法作品,都是艺术家们精心创作出的精品,内容题材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思想艺术性很强,是一次高质量、高水平的展览,必将给观展者以思想的启迪和艺术的享受。
渲染 文旅“联姻”传承翰墨飘香
“湘中灵秀千秋永,天下英雄一郡多”。千年“莲城”历史文化名人辈出,深厚的人文底蕴,为湘潭开拓广大的旅游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广大群众享有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才能迸发出更大的创造力。近年来,湘潭市委、市政府“旅游强市”发展战略的提出,湘潭旅游产业按照“举红色旗、打文化牌、走生态路”的发展思路,开展“湘潭人游湘潭”行动,先后组织了“探寻白石故里,畅游秀美莲乡”、“湘韵乡味·韵味湘乡”、“湘潭县花石赏荷之旅”等旅游活动,引导市民游览白石故居、尹氏宗祠、五龙山大杰寺、东山书院等景点,每月参与人数上万人。
本届齐白石文化艺术节将推出“白石探源”之旅板块,首次将白石文化资源与市场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旨在通过白石文旅项目带动和扶持一大批湘潭旅游相关文化企业的共同发展,从而提升湘潭文旅产业的整体实力。同时,引领和带动湘潭特色产品和产业发展壮大,走向全国,影响世界,形成文化旅游产业链经营模式,反哺于湘潭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建设。
“白石探源”线路设计主要围绕了解齐白石生平——瞻仰白石故居,缅怀齐白石成长之路——步入“龙山诗社”旧址五龙山大杰寺——行至市博物馆和齐白石纪念馆,赏白石原作,细读“诗味白石”——游窑湾历史文化街区,观江读史。
(本版图片均由故宫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北京画院提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