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湖南省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首批入选人员简介

2020年11月26日 10阅读 来源:湖南日报 2014年07月29日 星期二


王云峰


1964年出生,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全国“百优”广播电视理论人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湖南省广电局监评员,湖南大学兼职教授。广播电视作品获省以上奖励66项,其中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大奖,中国金鹰奖,中国电视飞天奖等全国奖22项。在全国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60多篇,其中有5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转载。作为主要编著者,参与编写、出版《领“秀”中国》,长篇报告文学《冰雪中的红围巾》,湖南电视史《岁月》《湖南农业功臣传》等著作,编写的规范性文本《宣传手册》受到国家广电总局表扬。


李跃忠


1971年出生,副教授、博士,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湘潭市民俗文化学会副主席,中国傩戏学会会员,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2004年来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民间文学视野下的湖南影戏剧本研究》、青年项目《民俗学视野下的傩戏研究》、全国高校古委会资助项目《傩戏剧本辑校》、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湖南皮影戏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等省部级项目5项,出版《湖南影戏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演剧、仪式与信仰——民俗学视野下的傩戏研究》、《中国影戏与民俗》等著作9种,在《中华戏曲》《民族艺术》《民俗曲艺》(台北)等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著作《中国影戏与民俗》获第四届湘潭市文学艺术提名奖。


刘红梅


1973年出生,娄底师专(现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副教授。主要科研论文:《唐诗中梧桐意象的友情意义》(独著),载《船山学刊》,《梅山祈子习俗研究》(第一作者),载《求索》2006年第4期,《唐诗中的梧桐意象与爱情》(第一作者),载《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梅山地区巧女故事类型刍议》(独著),载《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唐诗中梧桐意象的乡情意义》(独著),载《牡丹江大学学报》2005年第9期,《唐诗中梧桐意象的君子意义》(独著),载《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梅山婚俗歌谣中的求子习俗》(第一作者),载《怀化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漆凌云


1976年出生,现任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民间文艺学研究,出版专著《中国天鹅处女型故事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史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子课题“湖南春节卷”等项目,在《民俗研究》、《文艺争鸣》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担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湘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


钱正财


1977年出生,长沙师范学院雕塑陶艺教师,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中国雕塑学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2011湖南省十大创意设计人物,湖南省雕塑工艺大师。近5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30余次,其中金奖、一等奖7次,银奖8次,铜奖7次,入选国际国内比赛10次。先后由新华社、中新网、湖南卫视、《湖南日报》、《长沙晚报》、《潇湘晨报》、《三湘都市报》、红网、湖南经视台、湖南娱乐频道、长沙电视台、湖南教育网、湖南经视、湖南都市频道、湖南教育台、长沙新闻频道、长沙政法频道、华声在线等媒体进行相关报道及专访。


何玲


1981年出生,湖南省油画学会副秘书长,湖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艺术设计院讲师。2007年由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派遣代表“中国宋庄文化产业”赴德国进行艺术交流、创作与学习,2007年获德国莱法洲文化艺术类最高奖学金。作品被澳门艺术博物馆、亚洲文化艺术库、德国莱法洲、湖南美术出版社、中央美术学院、西门子电器、及德国、瑞士、比利时、英国、台湾、香港、澳门等相关机构与个人收藏。举办的个展:2012年12月“一针见炫”何玲个展;2008年“鸟人计划·顶在爱情岛”行为何玲;2007年“关于我的最高尺度”何玲个展。被邀请参加很多国内外的重大展览。2012年出版个人著作《一针见炫》。


陈志斌


1973年出生,东方非线性空间探索者,获IAU美国美联大学室内设计硕士,现任鸿扬集团首席设计师,陈志斌设计事务所创意总监,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和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客座教授,注册高级室内建筑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十佳住宅设计师,中国十大样板房设计师,CIID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20周年全国杰出设计师。获第15届香港亚太室内设计大奖赛样板房类别银奖,第四届海峡两岸四地室内设计大赛住宅工程类特等奖,“尚高杯”中国室内设计大赛商业方案类一等奖,中国室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大赛展示空间一等奖。中央二套《交换空间》栏目之“空间样板”播出作品,三次受邀主讲中央电视台《创意世界》栏目,并发表其作品与学术研究文章,国内60多本高品质书籍及文献收录其作品,近30家知名杂志曾多次对其专访。


原明珠


1979年出生,现为湖南省曲艺家协会副秘书长。2006年创作表演的相声《男女零距离》获得中央电视台第三届CCTV电视相声大赛非职业组最佳逗哏奖、最佳作品奖、表演二等奖;2003年表演的小品《网上网下》获得中央电视台CCTV电视小品比赛非职业组优秀奖;2001年表演的相声《荧屏趣联》获得中央电视台CCTV首届电视相声大赛非职业组优秀奖;2012年排演的少儿相声《张家界》获得中央电视台少儿曲艺大赛三等奖。多次参加电视台情景剧的演出、编剧工作,担任长沙天择传媒政法频道《夜栈》栏目主持人,该节目已在全国近十个地面频道播出。2006年拜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为师。


胡骉


1970年出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大学建筑学院DAL数字建筑实验室主任,环境艺术系副主任,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建筑师学会DADA数字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室内设计学会专家库成员,中国室内设计学会湖南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发改委评标专家。DAL数字建筑实验室—胡骉在2009年成立了DAL,开展了一系列的国际国内的教学交流活动,在国内高校数字建筑设计及理论方面处于领先的地位。著作有《室内建筑施工图典》1-4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参编《会展策划师》教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参加2010北京国际青年建筑师及学生建筑设计作品双年展与2010、2011、2012中国建筑院校数字建筑设计作品展。


江霞


1978年出生,首批获得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化妆委员会颁发的《国际大师班资格证书》,1999年至今担任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化妆设计师,系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舞美学会会员,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化妆委员会会员,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会员,湖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人物形象设计艺委会副主任,湖南女子学院艺术表演系客座教授,湖南电视台特邀化妆师。主创设计的剧目有京剧《天家孽》《紫英》《广陵散》《无字碑》,花鼓戏《作田汉子也风流》《走进阳光》《太阳出来唱山歌》,湘剧《李贞回乡》《古画雄魂》《苏秀才》,祁剧《梦蝶》,汉剧《雨荷》,豫剧《乡试》等,电视剧《丑女无敌》以及CCTV青歌赛、青京赛等大型晚会。多次获田汉舞台美术(化妆造型)奖,曾获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化奖“戏剧理论评论奖”铜奖,系全国唯一获得该奖项的化妆师。


李少波


1972年出生,湖南人,现任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中国文字设计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文字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及硕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方正字库和华文字库设计顾问、湖南省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常委委员。2011年,湖南省文联与长沙市委宣传部授予其“湖南十大创意设计人物”称号。获得包括中国设计艺术大展全场大奖、日本Morisawa国际字体设计评审委员奖、欧洲Sappi&Hannoart年度形象国际竞标第一名、奥运会青岛帆船竞赛海报银奖、BestoftheBest国际品牌标志竞赛第三名、北京国际商标双年展评审奖、世界设计大会中国设计工作坊成就奖等在内的60余项国内外专业奖励,其作品被多家海内外博物馆收藏。


宋旦


1973年出生,中国当代视觉艺术家,中国品牌设计金手指,中国设计十大杰出专家,中国策划设计行业先锋人物,中国设计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设计年鉴》编委,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原湖南省青年联合会第九届常委,Goodi楚韵品牌设计首席专家,Goodi楚韵文化礼品设计首席专家。作品“红官窑”获2005年中国之星标志类最佳设计奖,成功主持了中国红、银光粮油、经阁型材、同程电器、裕湘面业、酒鬼酒、香港绿之韵等知名品牌的形象策划与包装推广。


周朝辉


1973年出生,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书记、常务副主任,现担任湖南省舞台美术学会理事,湖南设计艺术家协会理事,2011年被评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曾担任湖南省第二届艺术节“田汉奖”剧目—音乐剧“同一个月亮”和中国戏剧节·校园戏剧奖“金奖”剧目—话剧“永不凋谢的姊妹花”的服装设计。出版画册《儿童舞蹈服装设计》,主编艺术类高职高专教材《服装款式设计》,参与电影《村官是个堂客们》服装设计,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两项,主持了教育厅科研课题《校服设计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和湖南省民委科研课题《少数民族服饰艺术的传承、弘扬与创新发展途径研究》,服装作品《生命游戏》入选北京“游·园—2012北京时装艺术国际展”,作品“苗绣—盛装上衣”获第二届中国湘绣文化艺术节、“金彩霞”杯第五届湖南省工艺美术精品大赛铜奖。


龚敏律


1975年出生,土家族,文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代文学教研室教师,美国旧金山大学利玛窦中西文化历史研究所访问学者。已在《文学评论》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4篇,出版学术著作2部,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1项,特别资助项目1项,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湖南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1项。2010年被评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2011年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曾获2005年度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度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奖励。


欧阳文风


1970年出生,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评论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中南大学首届人文社科杰出青年人才,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中国网络文学研究会秘书长,湖南省网络文学研究会秘书长,湖南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员,出版个人著作3部,合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和文艺评论100余篇,发表散文、小说、杂文、寓言等150余件,作品曾获省部级奖励多次,先后主持和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研究成果获湖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和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代表作《如何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载《人民日报》2011年11月11日理论版)。


任美衡


1973年出生,本名任东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湖南省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湖南省网络文学学会理事,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湖南省作家协会文学评论委员会委员,衡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衡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当代文坛》编委。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理论与批评》等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课题十项,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08年度湖南省美学学会和省文艺理论学会优秀科研成果奖,衡阳市第九、十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等奖项7次,代表作品有《茅盾文学奖研究》,哲理文集《人生如此》、《文学史视域中的“南岳作家群”研究》。


江涘海


1974年出生,湖南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创作与评论》杂志执行主编,兼任湖南省文联委员,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网络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南省青年联合会委员,湖南中华文化促进会新乡土诗歌研究会顾问。主要从事文艺评论和文艺理论研究工作,在《文艺报》《中国艺术报》《湖南日报》《江淮论坛》《求索》《广西社会科学》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文艺评论和理论研究文章近百篇,著有学术专著《十七年文学情爱叙事论》、主编参编各类文化书籍8本,曾获全国优秀社科编辑,湖南省优秀中青年期刊出版工作者等荣誉及各类奖励近30次。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科研项目,中国文联重大课题,湖南省社科基金科研项目,湖南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


李丹


1984年出生,现为长沙市曲艺家协会副秘书长。2007年获得首届长沙市“芙蓉韵”校园曲艺之星大赛一等奖,2008年获得首届湖南省曲艺大赛二等奖,2011年获得第二届湖南省曲艺大赛一等奖。


易彬


1976年出生,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新诗、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湖湘文学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读书》等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穆旦评传》等著作三种,编选《中国新诗百年大典第8卷》等集,所著“穆旦研究系列著作”获得第11届湖南省优秀社科成果奖二等奖。


朱克亚


1978年出生。2011年师从著名相声演员大兵。2011年在CCTV第五届相声大赛中获三等奖,2011年担任山东卫视“先声夺人”综艺节目主持人,2012担任年湖北经视“笑长开讲”节目主持人,2003—2008年在田汉大剧院任演员,2011—至今在田汉大剧院任演员。


(未完待续)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