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瑞良 陈良玉
2012年4月,著名文化史学者、文学家、艺术理论家余秋雨先生应邀来明德中学讲学。他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刚才有几位老师说,我能来到这里对学校很重要;我说应该反过来说——我能够来到这个学校,对我很重要。”并题赠八个字:“湖湘气韵,半出明德。”考究明德中学110年的历史,此番评价可谓是渊源有自。
胡元倓教育救国
明德为湖南近代首个新式中学堂
1903年,在日本学习考察的胡元倓先生“深感甲午、庚子两役创巨痛深,决心兴学以救亡”, 遂回国于长沙租赁左文襄祠为校舍创办了湖南第一所私立中学——明德学堂。历史学家钱无咎先生《明德校史》一书记载:“湘省之有私立学校自明德始。” “明德”者,盖取《四书·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意也。其意是:阐发弘扬正大光明的道德,使人成为“新人”,重铸自我,创造新我,达到最高的“善”,致其极致!
《明德学堂开办呈文》中有这样的文字:“窃维生存竞争,愈剧愈烈,非兴学无以图存,非毁家无以纾难……而推原动首,实诸志士为之先驱,庆应义塾为之嚆矢。”兴学的目的,图存;纾难的方法,毁家;心忧天下,敢为人先;毁家纾难,教育救国。
作为校长的胡元倓,他的这一思想,影响的不仅是一所学校,一个任职的时期。胡元倓还在北京和武汉创办过明德大学,同时还是湖南大学创办人之一,并曾出任湖大校长。在他影响下,他的很多学生在湖南乃至全国创办了多所学校或成为学校校长,他成为了很多“校长的校长”。他的人格魅力、远见卓识及声誉,影响了长沙,影响了湖南甚至全国。110年,明德薪火传承,影响不可谓不深远。
从这些“呈文”(还包括《开办理化专科呈文》、《拟办高等商科呈文》等)和当时开办的东语(日语)、西语(英语)、银行、法政、商科及北京明德大学和汉口明德大学来看,明德不止是一所中学,而是教育体系或教育航母;所设科目也是为社会之所急需。其襟抱和拓新,非仁人志士而谁也?
胡元倓在《明德之精神》一文中提出:“办学必有主旨,学校所以陶铸人才,自与科举利禄之途异趣,则尤应确定所宗,以端趋向;……使莘莘学子不徒以学校为仕进之阶,而先务立其远者大者,以默持世运于不坠。”正是这种办学思想,明德中学聚集了一批胸怀济世理想的青年,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黄兴成立华兴会
明德成为辛亥革命策源地
胡元倓聘请周震麟、苏曼殊、陆鸿逵、王正廷等具有新思想的人物为教员后,1903年夏,他到上海、杭州等地继续聘请教员。在上海,他恰遇从日本回国的黄兴、张继等一批革命志士,立即邀其到明德中学任教,黄兴等欣然接受。同年秋,黄兴抵长沙明德学堂,主持速成师范班,随即邀约湖北革命志士吴禄桢、李书城等来明德聚会,商议在湖南筹划革命准备事项,一致认为建立革命组织为当务之急。1903年11月4日,两湖志士黄兴、宋教仁、陈天华、刘揆一、周震麟、张继、章士钊等20余人在明德学堂附近集会,决定成立革命组织华兴会,以“驱除鞑虏,复兴中华”为宗旨。随即在明德师生中发展成员,参加者众多。1904年2月,华兴会成立,到会100余人中有明德师生40余人,黄兴、吴禄桢、张继、秦毓鎏、陈天华、陈介、宁调元、欧阳予倩、魏宗铨、姚宏业、陈家鼎、黄一欧等皆为华兴会会员。华兴会是国内第一个革命组织,推动了两湖革命运动的勃起,并对同盟会的组成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905年,黄兴在东京与孙中山会晤,兴中会、华兴会以及光复会联合成立了中国同盟会。首批参加同盟会的明德师生有黄兴、陈天华、张继、姚宏业、宁调元等19人。
1919年8月,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中撰文,特别赞扬了明德学堂:“光绪末年的明德学堂,在省城学生界颇负时誉”,认为明德学堂继承了时务学堂的传统,“时务虽倒,而明德方兴”。 1991年,《人民日报》称明德为“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之一。后人有诗赞曰:“会创华兴,此间曾建英雄业;勋标辛亥,江汉常怀国士风。”
爱国自强
任弼时等革命先驱源自明德
“千古湖湘万豪俊,百年明德两元勋。”指其一为辛亥革命元勋黄兴先生,其一为新中国革命元勋任弼时。此外,颜昌颐、任弼时、周谷城、欧阳钦、周小舟等革命家,佘立亚、林蔚、詹乐贫、刘镇国、江伯龙、朱坚、毕磊等革命烈士皆为明德师生。
任弼时12岁时,由明德高小升入明德中学旧制八班。任弼时之子任远志先生回忆说:“1918年秋,父亲考取了长沙私立明德中学。创办人之一是辛亥革命元勋黄兴,文学家苏曼殊、历史学家周谷城、音乐家黎锦晖等都曾在明德任教多年。”
明德中学为湖南“省会创设民立学校之先导”,在上世纪初我国“废八股,兴学堂”的教育史上也是走在前列的。该校注重对学生爱国思想的教育:如一次大战结束,长沙举行提灯游行庆祝,学校不仅带领学生参加,事毕又让学生写《纪事》,以启发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
1918年双十节后,在作文《国庆纪念日感言》中,任弼时勇敢地抨击当局“此次若是,事本段非,南方反抗,而段即以数十万之精兵为此无意义之事,诚可叹也!呜呼,此等之人,是何人焉?名为理国事,实为一二人之意,竟破坏全国之安宁,于人民之呼吁置若罔闻,中国其能免于危亡乎?”这一认识出现在一个14岁少年的作文中,真是难能可贵了。
坚苦真诚
成就院士群落行业先锋
1994年,《人民文学》主编、著名作家韩作荣在《城市与人》一书中写到:“令人惊异的是,明德这一所小小的中学,竟从中走出了17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们是陈翰笙、金岳霖、柳诒徴、向达、张孝骞、李薫、田奇、肖纪美、蒋廷黻、张伯毅、唐稚松、廖山涛、吴耀祖、丁夏畦、艾国祥、俞大光、刘经南等。1998年《长沙晚报》称明德为“院士摇篮”。省科协副主席杨敬东在《三湘院士》一书中多次提到“明德院士群落”现象,此乃湘学之冠。
其实何止是“院士摇篮”,明德中学也是“开创者摇篮”。据粗略统计,从明德中学走出去的、在我国各行业和各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先行者和奠基人即有:中国奥运之父王正廷,中国经济学之父陈翰笙,中国盲文之父黄乃,中国流行音乐之父黎锦晖,中国现代戏剧之父欧阳予倩,中国稀土之父肖祖炽,中国哲学第一人金岳霖,中国外交史学奠基人、中国第一任常驻联合国代表蒋廷黼,中国消化病学奠基人张孝骞,中国近现代史学先驱、中国文化学奠基人、现代儒学宗师柳诒徵,中国清末民初教科书的开拓者、国语教材先行者李步青,中国诗词改革先驱吴芳吉,民国第一任外交部长、也是中国外交史上担任“外交部长”第一人胡瑛,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军事领导人之一颜昌颐,中国农史学科奠基人、开发大西北先驱石声汉,中国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先驱和开拓者之一唐稚松,中国昆虫病毒学研究开拓者李宗池,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奠基人张世英,中国环境法学奠基人文伯屏,中国森林病理学奠基人李传道,中共党史巨擘龚育之,中国第一架军用飞机设计师程不时,中国第一个用西法炼锌的实业家、湖南有色金属冶炼奠基人饶湜,新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奠基者之一邓颂九,中国核武器引爆控制系统和遥测系统的开拓者之一俞大光,中国农业抽样调查与农业普查理论与实践的奠基人刘宗鹤,中国统计学创始人李蕃,中国防腐工程学奠基人和开拓者左景伊,世界冰冻切片机、切片冻替法、微孔过滤榭落细胞法发明人张伯毅,我国基础流体力学及交叉学科研究开创者吴耀祖,中国胃肠外科学奠基人之一、也是重庆医学院奠基人之—左景鉴,世界典范方程组、阻碍集和极小歧变集等数学方法创立者、微分动力系统领域开拓者之一廖山涛,华文字库创始人黄克俭,我国新音乐运动奠基人之一张曙,中国会计界先驱、中国会计师制度创始人谢霖,中国GPS之父刘经南等。人物之盛,灿若群星。
若考察其缘由,这与明德中学“坚苦真诚,磨血育人”的优良传统是密不可分的。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对明德中学校训“坚苦真诚”有这样的评价:“惟坚苦故对事忠,惟真诚故待人恕,忠恕违道不远。故藏诸己者睟然,而树于世者卓然,任重投艰,于是乎在。明德学校以坚苦真诚为校训,诚哉其知所本矣。”“则此四字校训,谓非陶铸人才之宝训乎!”
湖湘气韵
中西会通再步巅峰
明德校歌为中国词学大师、明德校友刘永济作词,著名音乐家黎锦晖先生作曲。歌词全文内容如下:“衡岳峨峨,湘流浩浩,神秀启文明。濂溪通书,船山思问,湘学夙扬名。法前贤兮迪后进,厥任在诸生;贯中西兮穷术业,遗粕而咀精。愿毋忘坚苦真诚,期相与修齐治平。沦灵明兮兴教化,崇令德兮蜚英声。继自今腾实恢宏,振绪滋荣!”
明德校旗,体现了充分发扬中西文化会通之道理。其说明云:“校旗四分,一为赤色,四分三为蓝色;加校徽于赤色之中央,为唐卷与西书交叠之形,唐卷则黄缃朱带,西书则绿表金侧以为之饰。唐代为东方文化成就之时,近世又西方文化光华之日也,而交互相叠之形,则有融会贯通之义焉。”正是这种远见卓识、崇高理想,为明德学子日后成才奠定了终身的发展基础。
明德文化传承的是湖湘精神,周敦颐的《通书》和王船山《思问录》是湖湘文化的标志,“吾道南来,本是濂溪一脉”,早在宋朝时就已扬名,体现了一种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学贯中西,不故步自封,则体现了湖湘文化的开放精神和“兼容并蓄,融异为同”的博大胸襟。
今天的明德中学在范秋明校长和徐林书记为首的领导团队的带领下,依然传承“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和“坚苦真诚,磨血育人”的传统校训,文化立校,明德树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与幸福奠基,学校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发展。省教育厅副厅长葛建中在为范秋明校长专著《秋月明言——范秋明教育随笔》所作序言中评价:“范秋明校长富于理想又长于事功,敢想而又敢做,吃得苦,霸得蛮,在他身上隐约有着近现代那些风云一时的湖南人的影子,有着湖湘文化精神的一脉相承。”
近年来,明德中学顺应时代对教育发展的需求,高起点谋划,高品质办学,大手笔经营,高效能运作,辗转腾挪,狂飙疾进。在短短的几年内,迅速走出办学低谷,成为长沙乃至湖南教育界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成绩令人瞩目。到2012年上半年,明德中学以校园文化底蕴为模板,多区域多层次多体制办学,已构建起了由明德中学、明德华兴中学、明德麓谷学校、明德天心中学、明德洞井中学、明德衡民中学、明德达材补习学校、明德麓谷幼儿园、明德中学国际部九所学校及省外托管的海南儋州一中等共同组成的明德教育共同体,形成涵盖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高考补习教育的完整的基础教育体系,成为了全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外开放展示的重要窗口,省内外参观考察团体络绎不绝。
随着明德中学全方位的发展和对高品质教育的追求,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攀升。现已成为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优质生源基地”、“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育实践基地”,北大也授权明德开通“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学校以其特色办学成为中央教科所100所特色学校之一。2010年,著名音乐家李谷一、著名作曲家王佑贵创办的“明星艺术班”,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画家刘人岛创办的“人岛画室”相继落户明德中学。2011年8月中澳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明德中学120人的艺术团在悉尼歌剧院进行文艺书画展演,成为首个在悉尼歌剧院演出的中学生艺术团体。学校男子篮球为国家级传统体育项目,并几十年来一直称雄湖南。2012年8月海峡两岸中学生篮球邀请赛中,明德篮球队获得冠军。今年上半年在全国中学生男子篮球联赛中又获亚军。学校定向越野队、跆拳道、武术、健美操等虽是新的项目,但已多次在国际国内各类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湖湘气韵,半出明德,继往开来,任重道远。把明德中学办成具有国际视野和办学个性的现代化、数字化、创新型、文化型、开放型的特色化品牌名校,使学校成为新时期湖湘教育的亮丽风景,成为区域性国际历史文化名城的教育名片,这是明德中学在“十二五”发展期间的总体目标,也是每一位明德人为之奋斗的美丽愿景。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