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张福芳杨振华
这是一块红色的圣地,有一代伟人毛泽东走出韶山、立志寻求革命真理的第一站东山书院,有黄公略、陈赓、谭政故居。这些遗址,矗立在这块红色土地上,诉说着人杰地灵的传说;
这是一处精神的沃土,元代文豪冯子振的文采,湘军将领曾国藩的豪情,“飞将军”刘锦棠的气势,无不彰显着湘乡的精气神;
这是一片迤逦的山水,“两型新区、人水乐园”水府旅游区与江南水乡茅浒水乡,共同演绎着山水的极致……
这就是有着“湘军故里,楚南重镇”之称的湘乡。
她在2012年我省“3521旅游创建”考核中,以总分第二名的成绩获得“湖南省旅游强县”称号,奏响了一曲扬帆奋进的凯歌。
回眸
战略决策定目标
2009年,注定是湘乡旅游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
这一年,湘乡市旅游局挂牌成立,明确了“红色摇篮·湘军源地·山水龙城·魅力湘乡”的城市旅游形象。
这一年,湘乡市委、市政府立足本地实际,战略性提出:把旅游业作为湘乡支柱型产业来培育,将工业和旅游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两翼来打造。
随后,湘乡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明确了“举红色旗、打绿色牌、走金色路”的发展思路,全力整合旅游资源,加强景区(点)建设,打造旅游品牌,强化旅游产品推介,使旅游产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2012年,湘乡又提出了创建湖南省旅游强县的发展目标,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顾问,市长任组长,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强工作领导小组,树立了创强工作上下“一盘棋”的全局意识,建立了“一周一汇报、一周一调度、一月一督查”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为强化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组织保障与政策扶持,湘乡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建设休闲旅游城市的决定》,制定了《湘乡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大东山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湖南水府旅游区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进一步细化了发展思路,突出了地方特色。
做大产业蛋糕,投入必不可少。湘乡市委、市政府对旅游产业的投入,可谓是大手笔。三年来,湘乡市财政每年安排重点旅游项目配套资金,每年投入旅游项目建设的金额不少于3000万元,近三年累计完成旅游项目建设投资已突破10亿元。
好风凭借力,在战略目标的引领下,在给力的政策保障下,在大手笔投入下,湘乡迈上了创建湖南省旅游强县之路。
出发
挖掘资源树品牌
古人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创建旅游强县,不是简单的口号,必须充分挖掘自身资源,走内涵式、特色性的发展道路,树立旅游品牌。
从旅游资源来看,湘乡是三国蜀相蒋琬,元代文豪冯子振,湘军统帅曾国藩,力平新疆叛乱的“飞将军”刘锦棠,红军将领黄公略,开国大将陈赓与谭政,杰出政治工作者李卓然,国际诗人萧三,儿童文学家张天翼,一代报人成舍我,“中国佛教最杰出高僧”虚云法师的诞生地。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山书院、东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水府庙水库、千年古刹云门寺、韶山灌区等风景名胜。
从区位优势来看,湘乡位于长株潭城市群“一小时经济圈”内,拥有以铁路为龙头,公路为重点,水路为补充,贯通全市的现代化旅游交通网络。
那么,如何充分发挥这些资源优势,把旅游资源更好地转化为经济效益?
湘乡通过整合资源,以项目为抓手,拓思路,抓落实,加快旅游产业的建设,打造旅游知名品牌。
先后加快了水府旅游区高速公路连接线、湘韶红色旅游干线等重点旅游交通项目建设,启动了大东山旅游区建设工程、水府旅游区“四个一”工程,新建了曾国藩诗文岛、曾国藩生平研究馆、镇湘楼等景点,修缮了陈赓故居景区,更新了城区及主要景区(点)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创建了1处4A级景区东山书院旅游区,4处3A级景区水府旅游区、茅浒水乡、陈赓故居、曾国藩生平研究馆,1个省级特色景观名镇壶天镇、1个省级特色旅游名镇棋梓镇,4个省级特色旅游名村壶天村、张江村、南岳坪村、泉湖村,2个省红色旅游区(点)韶山灌区、陈赓故居,7家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茅浒水乡、明月山庄、山水人家、龙生龙和、起凤山庄、龙溪山庄、莲花山庄,形成了以东山书院旅游区、陈赓故居对接韶山的红色旅游线路;以水府旅游区、茅浒水乡为龙头的生态休闲旅游线路;以曾国藩生平研究馆、曾国藩诗文岛为龙头的湘军文化旅游线路;以云门寺为代表的宗教朝觐旅游线路;以张江村生态休闲旅游带为龙头的乡村特色旅游线路。
在项目的推动下,湘乡还在强化产业配套,培育产业新业态上发力,建立了游客服务中心,建成了以茅浒水乡和方圆活鱼为首的特色旅游餐馆,打造了龙城宾馆、华泰大酒店等4家三星级旅游饭店和燕兴宾馆、西苑宾馆等10家省级旅游家庭旅馆,推出了“湘军十大碗”与“湘乡蛋糕”等地方菜品,开发了千手千眼观音像、毛泽东书画双绝银砖、龙城雕龙等特色旅游商品,建设了茅浒影视基地、韶湖汽车露营地、葡萄酒庄园等旅游新项目,拉长了产业链,丰富了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
2011年湘乡共接待游客858.93万人次,旅游业综合收入44.85亿元,相当于GDP的22.2%。
前行
宣传助力扩影响
以前曾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俗语,当历史进入21世纪,酒香也要靠吆喝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
为把湘乡的旅游吆喝出去,被更多的人关注、了解、熟知,湘乡通过各种平台,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推介,极大地提升了湘乡旅游的影响力。
利用媒体宣传造势,开通了湘乡旅游网,在电视台和政府门户网设立了创强专栏,在城区主干道以及通往主要旅游景区(点)的交通要道,设置了户外创强大型广告牌,营造了浓厚的创强氛围;邀请中国旅游卫视摄制组拍摄了《悦读湘乡》专题旅游宣传片并在旅游卫视等媒体播出,开通了广铁《列车播音》,高频率、多视点宣传推介了湘乡旅游资源;与《中国旅游报》、《湖南日报》、省旅游网、动车杂志《青年时讯》等媒体开展合作,多方位、立体式宣传报道湘乡旅游,放大了湘乡旅游的市场影响。
借助大活动营造大影响,以国家旅游局、省人民政府主办“2009中国(湖南)红色旅游节”为契机,成功举办了“2009年中国(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暨东山励志论坛奠基仪式”;承办了“湘潭市首届生态休闲旅游节暨重阳节千名老人游湘乡活动”、“纪念毛泽东同志东山学校求学100周年暨励志文化旅游节”、“陈赓大将故居修缮落成典礼”、“奥凯航空空中乘务员暨湖南旅游天使选拔赛”等活动,协助完成了大型红色励志电视连续剧《东山学堂》拍摄工作,极大提升了湘乡旅游知名度。
2013年初,当湖南省旅游强县这块金字招牌花落湘乡时,媒体评价为实至名归。
是的,实至名归。这一刻,值得湘乡旅游人铭记;这段时光,值得湘乡旅游人回味;这份荣光,可以让湘乡旅游人倍感自豪。
展望
谋篇布局绘蓝图
创强使湘乡经历了一场荡气回肠的洗礼,不仅进一步提升了湘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湘乡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使湘乡的旅游环境品质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可是,当时光之手迅速翻过这些篇章,加冕了省级旅游强县荣誉之后怎么办?一个新的命题又摆到了湘乡旅游人的面前,逼迫着他们去思考、去选择。
哲人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在湘乡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版图里,记者看到这样一幅壮丽图景:湘乡将根据旅游资源的自然分布情况和现代旅游发展趋势,围绕建设长株潭休闲旅游城市的发展定位,打造以红色文化、湘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文化为灵魂,以大东山红色旅游和水府生态休闲旅游为核心增长极,以城市中心综合功能区为中心,以不同类型的乡村休闲度假和云门寺、孔庙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为重要内容的旅游产品体系,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对于产业体系的规划,湘乡旅游局给了记者详尽的解读:在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产业要素的基础上,不断延长产业链。丰富饭店类型、推进旅游饭店星级服务标准化进程,强化以旅游饭店为主体的接待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旅行社“内引外联”功能,探索推进电子商务标准化管理,创新旅游线路设计及营销模式,促进地接游扩量提质;加大投入,努力形成以市区为集散中心,以主要景区(点)为节点,景区间道路通畅、等级高、标识系统完备、游客满意的旅游交通体系;开发具有湘乡特色的旅游商品,加快旅游商品市场体系建设,促进旅游商品消费比例;积极运用体现湘乡文化特色的民俗表演、宗教活动、民间艺术等表现形式,丰富旅游业娱乐内容。
风正帆顺好远航,从新的发展思路中,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湘乡旅游人的信心和决心,看到了湘乡旅游人心中更高的目标。
我们坚信,当展望明日的湘乡时,可以惊见:湘乡人正以完成旅游创强为新的起点,再奏奋进的号角,向新的梦想迈进!
(本版图片由湘乡市旅游局提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