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邵阳工艺美术时光雕刻的灿烂星辰

2020年11月25日 10阅读 来源:湖南日报 2013年09月03日 星期二

文/ 石凌炜

 邵阳市代表性工艺美术品

邵阳市宝庆竹刻、隆回花瑶挑花、隆回滩头年画、洞口墨晶石雕、邵阳县蓝印花布、洞口木雕、城步苗绣、烙画、羽毛画等等。

“七分山地两分田,一分水路和庄园”,在湘西南,雪峰山和越城岭环抱,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崀山、中国最大的高山台地草原南山牧场、黄桑国家森林公园的邵阳,旧称“宝庆”,楚文化、巫傩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交织碰撞。

精明、倔强、火辣的邵阳人,一把刻刀,就可在楠竹、墨晶石、树根上雕出美轮美奂的工艺美术精品;他们是自学成材的“画家”,滩头年画、农民画等手工作品,大胆用色,不拘一格;瑶、苗、侗、回等近40个少数民族聚居于此,他们在简洁单调的粗布上挑、绣、染,就可再现本民族的历史变迁、风俗民情……

据1980年文化部门普查,仅邵阳地区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种就有103种之多,保存至今的有近30种。它们如天幕上的灿烂星辰,续写着宝庆工艺美术的辉煌。

  宝庆竹刻

    雕出竹的美丽与高洁

邵阳盛产楠竹,自古竹器制作业发达。挺拔坚韧的楠竹在宝庆人的巧手下,被雕刻成集观赏、实用于一体的工艺品,取名为“宝庆竹刻”。

宝庆竹刻雕刻技艺种类齐全,仅刀法就有20余种。其中,最有特点的要数宝庆人在清康熙期间创造发明的一门新技艺——“竹簧雕刻”。

将大型楠竹去节、去青,反留竹筒内壁一层约1.5mm的竹簧,其质光脆,经煮、晒、碾,压平整,镶嵌在木胎或竹胎之上,抛光打磨,再运用阳文线刻、浅浮雕法等技艺在竹簧上雕刻出国画、版画、书法、金石等多种艺术精华。

竹簧雕刻色泽犹如象牙,格调高雅,曾是清朝贡品和外交礼品,毛泽东曾以宝庆竹刻向斯大林祝寿,1915年,在“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上,宝庆竹刻一举夺得金质奖,2006年,宝庆竹刻被国务院认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 

近年来,张宗凡、王浩宇、陆凡林、唐文林等一批中青艺人脱颖而出,成为传承宝庆竹刻技艺的骨干力量。在上海世博会湖南活动周里,张宗凡现场表演了宝庆竹刻雕刻技艺;陆凡林将这一技艺带到宝岛台湾,其作品《江南山村》被高雄佛光山博物馆永久收藏;王浩宇则将精美的宝庆竹刻工艺品“搬上”全国各大工艺美术品比赛现场,争奇斗艳;邵阳学院艺术设计系教授唐文林从事理论研究、设计及收藏工作近20年,为宝庆竹刻乃至邵阳市工艺美术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滩头年画

    贴在门扉上浓郁的年味

“作坊108家,工人2000余人,产品销往云、贵、川、陕、鄂、豫、赣、两广等省及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销量二千万份。”你能想象清乾隆年间,距邵阳市隆回县县城30多公里的滩头镇,大箩小筐的年画从这里走向全国,甚至漂洋过海吗?

于是,《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花园赠珠》、《西湖借伞》等戏文故事就在家家户户的门扉上艳丽着,年的味道就浓了。

滩头年画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鼠娶亲》曾被大英博物馆收藏,鲁迅先生也盛赞年画里老鼠的可爱。

被楚文化与傩巫文化浸润的大地,人们的想象丰富夸张。滩头年画多以古拙、饱满、夸张、个性化的造型为主,有一种方厚如山的体量感;色彩艳丽、润泽,对比感强烈,热辣辣的颜色在质朴的大门上格外抢眼;素材多以辟邪祝福、门神画像、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为主。

一张年画的生产需经过20多道工序,7次印刷,7次手绘。这一手工细活所有的工序都在滩头镇完成,这在全国年画制作中少见。

土纸的运用赋予了滩头年画的“独一无二”。土纸是用产自本镇山中的嫩楠竹经过多道工序制作完成,该纸质细而薄,柔韧不脆,吸色性好,在纸上刷上一层白粉便可印制年画。

如今,滩头镇仅剩下高腊梅和金玉美两家老作坊。

 花瑶挑花

    挑出七彩生活七彩梦

在隆回县虎形山大圫瑶寨、小沙江镇等地的瑶族女子中,流传着一种独特的手工艺——花瑶挑花。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沈从文赞她为“世界第一流的挑花”。

花瑶女子是天生的“配色师”,蓝白黄红绿,这般简单的颜色被她们搭配得如此火辣,在参天古树间若隐若现——头戴红黄花纹形似斗笠的花头巾,上衣或蓝或白或绿,腰间搭配一条五彩花布带,下穿黑白、红黄相间的筒裙,袖口是花的,鞋子是花的。所有最艳丽的颜色朝你涌来,迷糊了双眼。农历七月初二至初四是花瑶的“讨僚饭”节,这几天小镇更是一片“花海”。

“远看颜色近看花”,凑近了看,那一件件挑花裹裙上竟有如此众多的图案,树木花草、飞禽走兽、人物传说、历史故事、传统习俗,应有尽有。聪慧手巧的瑶家女子用对比强烈的色彩,在粗纱土布上记录下本民族的爱恨情仇,憧憬着整个民族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神奇的是,她们挑花不需要放样打草稿,也不需要剪纸描图,凭着经验、智慧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按照经纬纱路徒手操作。亲手缝制一件筒裙需挑刺6个多月、缝上30多万针才能完成。花瑶姑娘从六七岁就开始学习挑花,待到出嫁时,艳丽精致的挑花衣裳正是自己最好的嫁妆。

邵阳市工艺美术品众多,不少品类已失传。近年来,省工艺美术协会通过人才培育、资金扶持等多种方式引导和支持邵阳工艺美术发展,一些濒危的知名品类,如翻簧竹刻、邵阳羽毛画、墨晶石雕等得到了恢复、传承和发展。2013年在省协会和邵阳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邵阳市工艺美术协会成立,并举办了首届邵阳市工艺美术精品展,全面展示和宣传了邵阳传统工艺美术品类。协会的成立致力于整理、抢救传统工艺美术品。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邵阳工艺美术将会再创辉煌。

  链  接

洞口墨晶石雕:出产于洞口县的“墨晶石”,质地细腻,抛光后格外晶莹。明末清初开始,“似玉雕晶莹细腻,又不失石雕的粗犷豪放”的墨晶石雕,一经问世即被列为贡品,并远销美、法、加拿大等国家。目前企业家傅中华创办的雪峰博雅职业技术学校,招收学生专门学传承墨晶石雕技艺。 

洞口木雕:刻有动物纹、植物纹等图案,具有自然崇拜、傩巫崇拜及佛教、道教等多种崇拜的典型楚南地域文化特色。

隆回农民画:吸取了滩头年画的精髓,作者群大部分是农民,内容以反映当地民俗为主,造型不拘一格,形象生动,想象奇特大胆,色彩艳丽,1987年,隆回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

邵阳县蓝印花布:邵阳县是湘贵黔地区蓝印花布的发源地。据《邵阳县志》记载,明清时期,邵阳已成为华南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蓝印花布生产、印染、销售中心。2006年,蓝印花布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

 大师名录

张宗凡  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宝庆竹刻       

黄龙舟  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雕刻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