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鸟类保护 推进生态文明
邓三龙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地处中国候鸟迁飞的主要通道湖南,一年一度的候鸟春季迁徙正在上演。洞庭湖平原、雪峰山脉、罗霄山脉、武陵山脉,南来早燕恰回乡,北归候鸟或远翔,鸟类灵动的身影成为空中最亮眼的风景。郁郁葱葱的三湘沃土,“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欣欣向荣的村寨田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它们不仅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协同进化,也是生态平衡的基础,社会和谐的象征,更是经济发展的要素,生态文明的和声。鸟类或善飞翔,直上云霄九万里;或善游凫,半世浮生南北极。鸟类为生存而捕食,间接的帮助人类减少了害虫的侵扰。一只布谷鸟,一年可以吃掉5万多松毛虫;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天就可以消灭1000多只田鼠;一对啄木鸟可以保护500亩森林免遭虫害。鸟类为繁衍而迁徙,间接的帮助植物传种传粉。正是因为鸟类的多样化,才维护着生态的平衡。
鸟类是文明的使者。鸽子是和平的象征,鸳鸯是爱情的化身,还有不少鸟类被尊为民族的图腾、国家的标识。鸟类给了人类无穷的启迪,激发了人类翱翔天宇的梦想,模仿鸟类飞翔我们制造了飞机,仿造鸟类的结构我们发明了安全帽,依据鸟类对地磁的感应我们创新了地震仪,仿效犀利的鹰眼机能我们发明了鹰眼系统。还有很多未知的鸟类习性和功能即将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着更多的灵感。
湖南省历来高度重视重视鸟类保护。近年来,省人大、省政府以及省林业厅相继颁布和下发《湖南省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条例》、《关于加强鸟类等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的通知》、《关于禁止猎捕野生鸟类的通告》,先后实施“雷霆行动”、“亮剑行动”“护鸟一号”等系列护鸟行动,惩处了一大批违法犯罪分子,连续举办七届洞庭湖国际观鸟节活动,“爱鸟周”、“护鹤月”、“观鸟赛”、“省鸟评选”、鸟类摄影比赛等丰富多样的爱鸟护鸟宣传活动也层出不穷。湖南不仅是全国首个实行全面禁猎野生鸟类的省份,而且还在全国率先构建了跨地区联合护鸟机制,成立了首个省级志愿者护鸟营,鸟类的科学研究、驯养繁殖以及科普宣传工作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全省共建有自然保护区120处、森林公园113处、国家湿地公园24处,为鸟类构建了栖息繁衍的乐园。现在,全省有鸟类438种,占全国鸟类的1/3以上。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11种,二级保护的鸟类53种。
历经多年的宣传和保护,千百年来食鸟滋补的陋习正在悄然变化,猎捕鸟类的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爱鸟护鸟在三湘大地蔚然成风,并涌现出一大批与鸟倾情一生的先进典型。有27年坚守洞庭湖畔的护鹤老人张厚义,有30年如一日坚持爱鸟护鸟宣传而全国闻名的环保老人朱再保,还有在鸟类科研、执法、宣传、科普领域作出积极贡献被誉为“鸟人”的社会各界人士。然而,由于思想观念、传统习惯、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加之宣传教育不到位,巡护措施不落实,打击查处不严格等多种原因,鸟类保护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巨大的压力,保护体系不健全、力量薄弱、投入不足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因人们保护意识淡薄及经济利益驱动所带来的猎捕鸟类现象还时有发生。保护鸟类,依然任重道远。
爱护鸟类就是珍爱自然,保护鸟类就是在保护生态。湖南省第32届爱鸟周活动即将拉开帷幕。希望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精心组织,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广大志愿者热情参与!通过爱鸟周活动,深入宣传爱鸟护鸟知识,切实提高全社会爱鸟护鸟意识,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共同维护生物多样性,一起汇聚推进绿色湖南、建设美丽中国的正能量!
(作者系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
途经我省的越冬候鸟主要沿着武陵、雪峰、罗霄山脉3条路线迁徙
我省地处东亚候鸟迁徙通道,境内鸟类种类繁多,据统计,共有鸟类438种,占我国鸟类的三分之一多,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黄腹角雉等11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红腹锦鸡等53种,主要分布在岳阳、益阳、张家界等地,洞庭湖是国际重要候鸟集聚地。
鸟的分类:
按生态类群划分:游禽、涉禽、猛禽、攀禽、鸣禽、陆禽、走禽。
按居留或迁徙划分:留鸟、夏候鸟、冬候鸟、旅鸟、迷鸟。
按雏鸟划分:早成鸟、晚成鸟和半晚成鸟。
红嘴相思鸟湖南省的省鸟:
又称相思鸟、红嘴玉、五彩相思鸟等,因嘴赤红色而得名。是海拔迁徙的候鸟。红嘴相思鸟活泼好动,生活在平原至海拔2000米的山地,常栖居于常绿阔叶林、常绿和落叶混交林的灌丛或竹林中,很少林缘活动。
洞庭护鸟人
12月4日,在中央电视台《法治的力量——12·4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盛典》上,72岁的护鸟老人张厚义作为“候鸟守望者”人物组合,入选中央电视台评选的2012年度法治人物。
昔日“捕鸟王”的峥嵘岁月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尚无野生动物保护法,打鸟还可以赚工分。出生在东洞庭湖畔的“神枪手”张厚义天经地义地当上了打鸟队队长。
张厚义说,候鸟来的时候,打鸟队每月有4天专打大雁,其他时间打野鸭。他记忆最深的一次围猎发生在1975年,那一天60条枪打了数千只鸟。
“这里的鸟都看到我就跑。”不抽烟、不喝酒的张厚义认为鸟儿嗅到了他身上的杀气。
是什么让这个“老顽童”不打鸟了呢?
他说,一是国家的政策法律,给了他约束。另外,良心的发现。“我就想啊,雁子吃的是湖里的草,又没吃我的,我为什么要打它呢?不信迷信也要讲良心啊!”张厚义担心自己的罪过会遭到报应,他决定金盆洗手。
一段“人鹤未了情”
张厚义的院子里有一个破旧的藤编笼子,那里面曾经“住”过白鹤。
“也不知道我欠了她,还是她欠了我。”张厚义喃喃地说,1987年,他将一只脚部受伤的白鹤带回家,用刮胡刀的刀片当手术刀,用白酒当酒精,在老伴的配合下,操刀取出了深陷白鹤脚趾中的子弹,此后便喂养在院子里的笼子里。1个月后,白鹤基本痊愈,张厚义这才将其放飞。
意外的是,这只白鹤晚上又飞回了张厚义家的院子,更奇怪的是,每年候鸟飞来的季节,这只白鹤都要先到张厚义家的院子里“报到”,直到来年再次迁徙。
1996年,这只白鹤还带来了3只小鹤。1997年,大小4只白鹤再次到张厚义家报到。但1998年长江发了特大洪水,张厚义从此再也没等到这些白鹤。
27年如一日的护鸟人
1985年,张厚义“改邪归正”,当上了洞庭湖畔的护鸟志愿者,一晃就是27年。
27年前是鸟看到他跑,现在是打鸟的人看到他就跑。
跟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张厚义对哪个区域停多少只什么鸟一清二楚,他用“烟一包包给”的办法,将护鸟责任就近落实到周边的每个片区,鸟的数量不对了,他就要追究。慢慢地,乡亲们也开始向张厚义举报违禁打鸟事件。
说起以后的打算,张厚义坚定地说,他在用后半生还前半生的债,只要还能干得动,就一直干下去。
(摘自《中国绿色时报》)
爱鸟、护鸟人人有责
● 鸟类生存环境堪忧:
鸟类它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繁衍生息。然而,人类自私的扩张使得鸟类生存空间变得异常恶劣,严重的空气、土壤、水体、农药污染以及不断消失的树林面积都给鸟类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公元1600-1800年期间,世界上灭绝了25种鸟
公元1800-1950年期间,世界上灭绝了78种鸟
科学家估计,现在每三年就有2种鸟灭绝,爱鸟、护鸟刻不容缓。
● “爱鸟周”的由来:
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确定了在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一个星期内为“爱鸟周”,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我省定于每年的4月1日至7日为“爱鸟周”,至今已连续举办了31届,“爱鸟周”活动作为全省鸟类保护的重要平台和生态文化建设的标志性品牌,已经成为全省人民共同的节庆活动,成为当代社会鸟类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编者手记:
观鸟注意事项:因为观鸟通常是在野外进行的活动,首先要注意出行的安全,最好是有组织地结伴而行。应该选择舒适的衣着。鸟类视觉敏锐,容易被惊扰,在着装上要避免颜色鲜亮衣帽,应尽量穿着暗色衣服,还应该保持安静,不要喧哗。拍摄鸟类应采用自然光,尽量不使用闪光灯,尤其是对雏鸟,以免惊吓伤害它们。观鸟崇尚的是与鸟类接近,前提是尽量不要打扰鸟类,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更要尊重鸟的生存权。重要的是必须养成作记录的习惯,对自己的观察有所收集整理。
关于禁止猎捕野生鸟类的通告
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是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鸟类资源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湖南具有重要作用。我省地处中亚热带,是鸟类主要越冬地和迁徙途经地,洞庭湖更是国际重要鸟类越冬区。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湖南省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条例》,更好地保护野生鸟类资源,结合我省实际,现就禁止猎捕野生鸟类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自2010年10月22日至2015年12月31日止,在全省行政区域范围内禁止猎捕野生鸟类。5年禁猎期满,再根据执行情况决定是否延续禁猎期限。
二、在禁猎期内,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猎捕野生鸟类,违者将由林业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因科研、救护、驯养繁殖、国际交流等特殊情况需要猎捕的,必须按国家、省有关规定报批。
三、各级地方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保护野生鸟类、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加强宣传教育,让爱鸟护鸟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四、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积极协调工商、交通运输等部门,切实加强本地野生鸟类的保护管理工作。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公安等职能机构要切实履行职责,严厉打击破坏野生鸟类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确保野生鸟类良好的栖息生存环境。
特此通告。
湖南省林业厅
2010年10月2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保护鸟类相关条款
第三百四十一条:【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非法狩猎罪】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案例:
1、2010年10月10日,湖南道县的刘顺良因非法收购、出售、运输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草鸮、雕鸮、褐林鸮、鹰鸮、斑头鸺鹠共39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2、2011年9—10月,犯罪嫌疑人张某、侯某、欧某、石某、梁某未办理《狩猎证》,在湖南省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岳阳县苇业公司新洲分公司区域非法狩猎,现场查获死体鸟类1940只。2012年4月19日,经岳阳楼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因非法狩猎罪依法判处犯罪嫌疑人张某有期徒刑二年零六个月,侯某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石某有期徒刑一年,梁某有期徒刑一年,欧某罚金叁万元整。
3、2011年10月1日晚9点邵阳城步苗族自治县的杨唐伍携带矿用防爆作业等灯在城白公路路边诱鸟,准备打鸟,被公安人员抓获。2011年12月7日,因非法狩猎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