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若干意见》,按照市委二届十三次全委(扩大)会议要求,经市委研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惠民生”为主题的“千名干部下基层、排忧解难暖民心”专题活动(以下简称“专题活动”)。12月13日下午,市委召开大会对开展专题活动进行了动员部署,会后,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专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
问:开展专题活动的目标任务有哪些?
答:一是着力解决群众普遍反映的突出问题,重点解决土地征收补偿、房屋拆迁安置方面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劳动用工、特困群体生产生活等领域的民生问题;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企事业单位改制等历史遗留问题。处理一批信访积案,化解一批矛盾纠纷,为群众办一批好事实事,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
二是着力解决干部思想、作风、能力方面问题,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群众观点、政策观念,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水平,转变工作作风,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三是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专题活动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增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活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真正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坚强战斗堡垒。
问:开展专题活动要把握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答:一是广泛参与。全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是活动的主体,同时吸收“两代表一委员”参加,发动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做好群众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是形式多样。在活动中既要在每个阶段开展开门接访、集中走访、带案下访、定期回访和结对帮扶等规定任务,又要积极探索实践,不断丰富群众工作的具体途径和形式,增强活动效果。
三是注重实效。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办好一批实事,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作风在一线转变。
四是着眼长远。通过专题活动的开展,深入研究分析基层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完善相关工作制度,提高群众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水平,建立长效机制。
问:开展专题活动的范围和对象是什么?
答:市、县区、九华山风景区、乡镇(街道)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参加本次专题活动。市级领导带头,每人重点联系一个以上乡镇(街道)、一个行政村(社区、企业)和一户困难家庭。市领导带队组成工作组,赴各县区、九华山风景区开展专题活动,定期进行接访,走访驻地所有乡镇(街道)和若干行政村(社区);工作组每个月在驻地(包括走访乡镇、村)开展活动时间不少于半个月,认真记好工作日志,每月反馈工作动态。未参加工作组的其他市级领导重点联系一个乡镇(街道)、一个行政村(社区)和一户困难家庭。市直各单位参加专题活动实行结对帮扶一个行政村(社区)和一户困难家庭。
在专题活动中,要做到所有干部全参与;对全市56个乡镇(街道)、675个村(社区)集中走访,实现全覆盖。
问:开展专题活动分几个步骤进行的?
答:本次专题活动从2010年12月中旬开始至2011年6月底结束,分以下四个步骤进行。第一阶段为动员部署、集中教育阶段(2010年12月份),主要工作任务是制定方案,层层动员,集中学习,做好预案。要求全市各地各部门12月20日前上报本地本单位实施方案。第二阶段为深入基层、走访群众阶段(2010年12月下旬———2011年3月),主要工作任务是广泛征求意见,开展接访活动,主要方式有开门接访、集中走访、带案下访、定期回访,同时,结合“两节”,认真做好“送温暖”工作。第三阶段为解决问题、建章立制阶段(2011年4-5月),主要工作任务是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健全完善群众工作体制机制,指导做好换届工作。第四阶段为总结表彰、巩固成果阶段(2011年6月份),主要工作任务是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和满意度测评,组织检查验收、考核考评,评先表彰。
这次专题活动虽然分四个阶段安排,其实是一个整体,但有一点要强调,要把开展学习宣传教育和解决突出问题贯穿活动全过程。
问:采取哪些措施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答:一是成立机构,加强领导。市成立专题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五个工作组。各地各单位均要成立相应机构。二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确保活动有声势、有力度、有成效。三是统筹兼顾,求真务实。要把专题活动与学习实践活动的整改落实后续工作、创先争优活动、抓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要坚持“两不误、两促进”,确保“十二五”开局良好。四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五是强化督导,抓好落实。加强督促检查,严禁搞形式、走过场,对专题活动过程中,因组织不力、工作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群众满意度低的,要严格进行责任追究。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