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进乡村进社区”、“三联三促一助”、走访联系商会、走访企业家委员、政协常委述职、委员履职报告……一年来,市政协以开拓创新为“关键词”,全面推进16项创新工作,“制度化推进协商成果办理落实”被省政协确定为特色工作。
“打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加快知识产权创新基地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加快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一年来,一个个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议题,在委员们细致深入的调研中、务实有效的建言下,正在转化为推动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年来,《连接主城区“五百米”沿河小径》《关于解决高新区白天货车禁行问题的建议》等一个个群众反映强烈的社情民意得以跟踪问效,一批批涉及城市管理、交通出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2018年是本届政协履职的开局之年,市政协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切实发挥思想引领、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作用,全力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书写了履职尽责的精彩“答卷”。
在服务大局中创新工作品牌
2018年10月22日,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池州委员会会长陈琳率考察团来池考察相关项目和企业,参观“改革开放40周年暨池州复建30周年图片展”,并向石台县社会福利院捐赠了价值87.5万元物资。陈琳会长池州之行正是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走访看望异地池州商会后商会组织作出的积极反应。
“党委政府工作推进到哪里、人民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这是池州政协一直以来履职的主旋律。近年来,市政协重点协商课题都关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主席会议成员走访异地商会就是为促进经济发展,市政协提出的一项创新举措。市政协四届七次主席会议出台《走访联系商会活动方案》,明确主席会议成员每年要定期走访异地池州商会。2018年10月份以来,由主席、副主席带队,组成6个组先后走访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池州商会,拜会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走访共征求30余条意见和建议,市政协认真核实、督促整改,同时形成专题报告报市委、市政府。
市政协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近年来围绕海绵城市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等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课题开展对口协商,协商成果对增进民生福祉产生了积极作用。今年,市政协创新开展“委员进社区、进乡村”和“专委会联系界别、界别联系委员、委员联系群众”走进基层、服务群众的“三联系”活动,让委员履职更加贴近基层。已组织开展为基层群众免费义诊、送医送药送文化以及法律宣传等活动,参与委员62人次,为200多名群众送去医药总计4万元。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市政协在巩固完善邀请党派负责人列席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会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由政协党组同参加政协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进行协商制度,市政协秘书长与各民主党派秘书长定期联系工作制度,以制度来保证实现双方联系更加经常化。
积极探索推进加强政协委员履职管理和能力建设,今年市政协出台委员履职综合评价办法,创新推进委员量化考核、提交履职报告等一系列工作。同时还组建了新一届政协特邀信息员、特邀宣传员、协商联络员、监督评议员、委员智库“四员一库”队伍,真正让政协委员体会到,委员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
助力经济发展彰显政协担当
一年来,市政协坚持把助推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市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紧盯经济转型、结构调整、方式转变,为池州的发展持续频发力、出实招——
共商共谋“三优池州”建设大计。四届一次全会期间,广大委员围绕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三优池州”主线,全方位进行协商讨论,共向大会提交提案356件、立案347件,提交大会发言46篇、口头发言11人。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参加界别联组会议听言纳谏、协商互动,并批示批办委员大会发言11件次,“打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加快知识产权创新基地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加快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等一批有较高价值的建议被纳入决策程序,转化为推动发展的重要举措。
聚智聚力园区建设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围绕“推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专题协商,创新调研方式和协商形式,坚持政协综合调研、党派分块调研、部门依职调研、县区联动调研“四结合”,增加大会发言、分组讨论“两环节”,有效提升了建言质量,解决江南产业集中区发展瓶颈、推进石台“园中园”建设落地等部分协商成果进入了党政领导和部门的决策视野。围绕“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资政协商,提出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定力、加强工业经济发展能力建设、优化工业结构转型路径、提升产业集聚度和集中度、实施专业化精准招商等8条建议,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得到与会同志的一致认同。
献计献策发展难点和社会关注重点。紧扣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污染防治、脱贫攻坚战、保障改善民生等关键领域和重大问题,选定加强长江岸线资源保护利用、节约集约用地、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等课题,市政协深入调查研究,开展对口协商,积极建言献策,形成调研报告8篇、会议发言31篇,为党政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不少对策建议在工作推动中得到有效落实。
关注民生热点汇聚智慧力量
民生所需,民心所向。今年市政协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作为参政议政的重要内容,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多建管用之言、多献务实之策。
提案办理顺民意。今年市政协遴选四届一次会议18件重点提案,实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阅批、市政协主席副主席领衔督办、专委会跟踪督办。扎实开展提案办理“回头看”,推进提案办理真正落地见效。建立重点提案由提案者、承办单位、提案委三方见面协商办理机制。推行提案办理全程公开,建立提案办理通报制度,完善提案办理联合督办、专题督办、民主评议等机制。全年立案提案全部办结,一批涉及群众利益的现实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视察监督谋民利。组织住池省政协委员开展“六治”视察调研,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食品安全、重点项目建设、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等主题,开展监督性视察活动。市各民主党派深入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积极参与环境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督查,为补短板、惠民生筹众智、建诤言。推荐28名委员参与党风、政风、行风监督和评议活动,主动为正风肃纪、优化环境服务。
信息反映解民忧。全年收集社情民意信息103件,整理编报73篇,市领导批示51件,编发《社情民意信息月报》12期。《破解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难题》《推动我省沿江五市建立环保固废处置中心及预警机制》等8篇信息被省政协采用,其中《关于解决农村土地撂荒的建议》获省领导批示。出台加强社情民意转化落实工作意见,一批群众反映强烈、部门能够解决、市领导有明确批示的社情民意得以跟踪问效。市政协连续三届荣获省政协信息表彰。
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履职质量
打铁还需自身硬。市政协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强基固本的关键,围绕“三心两进一流”工作理念强化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四个能力”,不断提升政协工作水平。
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制定密切与市政协委员联系、委员履职过程中与党政部门互动等规定,组建委员联络室,主席会议成员带头走访住县区市政协委员、企业家委员和宗教界委员。设立委员履职档案,实施委员履职量化考核,委员参加政协各类会议2169人次、视察调研513人次、进乡村(社区)62人次。发挥专委会基础作用,完成新一届政协8个专委会和20个界别组建,将加强市政协专委会建设列入市深改委工作要点,制度化推进专委会向主席会议汇报、主任联席会议工作,全省先推“全员入委”,推动全体政协委员编入8个专委会开展活动。发挥界别纽带作用,完善市政协领导联系界别、专委会联系界别、界别召集人及界别活动总结交流制度,明确界别活动任务,创新界别活动方式,提升界别活动组织化程度。
“一流机关”创建有力。坚持机关党建与政协履职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认真落实作风效能建设要求,不断健全集体议事、层级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公车管理、外出考察等制度,推动机关工作提速提质提效。
走过2018,池州政协事业承继前业,新局已开。步入新时代,我们坚信池州政协将继续创新思路,善谋善为,不断谱写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新篇章。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