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市经济建设发展的主引擎、主阵地和主平台,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市“争当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的排头兵”的生动实践中,如何进一步发挥产业基础、科技人才和低碳园区建设等方面的要素积累和比较优势?
6月23日,池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程国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池州开发区而言,‘争当排头兵’就是要抓住产业支撑这个突破口,找准绿色创新这个结合点,围绕‘五先’奋斗目标,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抢抓‘三区一带’和池州纳入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重大战略机遇,对标省内外先进园区,突出问题导向,主动拉高标杆,力争在弯道超车、跨越赶超中走在全市前列,在省内同类开发区中争先进位。”
程国清说,“争当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的排头兵”,就是要求我们立足自身独有的生态资源,就地做好“生态+”文章,就是要寻找“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最佳结合点,促进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深度“融合”,走出一条绿色的工业发展道路。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池州开发区通过加速产城一体化进程,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共创全国文明城市,实施完成了重点企业煤改气(汽)、余热发电、脱硫脱硝、集中供热等重点生态环保项目,建成30万平方米电子信息产业园、10公里高压蒸汽供热管道、2座污水处理厂和1座供水厂,成功列入了首批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园区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颜值”不断提升。优美的环境、完善的配套、高效的服务,吸引着来自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地区以及德国、韩国等国家的众多投资者和高端人才,不少企业家和科技人员已在池州安家立业,把池州当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
开发区在项目承接上,大力引进“两高一首”主导产业项目、绿色生态项目和要素集聚度高项目,实行项目预审制度,严守环保、安全底线,谨慎甄别项目质量,坚决防止高污染高耗能、产能过剩和“跑马圈地”项目落户,发展壮大高新技术、高端服务和电子信息“两高一首”等绿色产业。
下一步,开发区将紧紧围绕国家级经开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的重要定位和市委、市政府赋予开发区的目标任务,着力实施“调转促”行动计划和规模工业“三年倍增”计划,做大经济总量,做优发展质量,争当全市经济发展排头兵,力争在全省同类开发区中争先进位。力争到“十三五”末,园区经营(销售)总收入达到5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0亿元,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
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为抓手,更加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发展,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健康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培育形成一定规模的绿色循环低碳产业体系,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加速建成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力争把池州开发区建成安徽省半导体产业中心和国家半导体产业重要基地,到2020年,确保省半导体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总产值突破200亿元,税收超12亿元。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引领作用的骨干企业。同时,全面落实“放管服”制度改革,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三个清单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园区体制机制,奋力争当全市创新发展的排头兵,打造成皖江城市带上的“创新高地、智慧园区”。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严格项目绿色标准,大力引进“两高一首”主导产业项目、绿色生态项目、要素集聚度高项目。推动产业绿色改造,促进有色、发电、建材、服装加工、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生产集约化、管理信息化和产品品牌化,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夯实绿色发展基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展园区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积极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改善园区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建成国家低碳工业园区和全省绿色低碳发展的示范区,到202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严格落实两个“主体责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之以恒纠“四风”,驰而不息正作风。抓好巡视巡查整改落实工作,深入开展“酒桌办公”、“不按规定缴纳党费”、“违规经商办企业”等八个专项整治。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争当排头兵”大讨论,狠抓责任落实,强化工作考核,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企业家和科技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努力营造政治生态上的绿水青山。园区经营(销售)总收入达到5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0亿元,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
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为抓手,更加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发展,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健康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培育形成一定规模的绿色循环低碳产业体系,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加速建成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力争把池州开发区建成安徽省半导体产业中心和国家半导体产业重要基地,到2020年,确保省半导体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总产值突破200亿元,税收超12亿元。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引领作用的骨干企业。同时,全面落实“放管服”制度改革,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三个清单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园区体制机制,奋力争当全市创新发展的排头兵,打造皖江城市带上的“创新高地、智慧园区”。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严格项目绿色标准,大力引进“两高一首”主导产业项目、绿色生态项目、要素集聚度高项目。推动产业绿色改造,促进有色、发电、建材、服装加工、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生产集约化、管理信息化和产品品牌化,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夯实绿色发展基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展园区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积极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改善园区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建成国家低碳工业园区和全省绿色低碳发展的示范区,到202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程国清表示,通过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争当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的排头兵”大讨论,狠抓责任落实,强化工作考核,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企业家和科技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努力营造政治生态上的绿水青山。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