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东至“红色力量”汇聚防汛一线

2020年11月25日 10阅读 来源:2020/7/28 池州日报

东至干群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通讯员东宣摄

7月份以来,持续强降雨导致东至县境内长江全线超警戒水位,水库、山塘、内河超负荷运转,汛情危急,全县各地不同程度受灾。在防汛救灾关键时刻,东至县委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组织发动1075个基层党组织、15342名党员奔赴一线。广大党员干部与时间赛跑、与洪水鏖战,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抗洪战歌。

筑牢防汛抗洪的红色大堤

面对特大洪灾,县委第一时间启动预案,动员和组织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投身防汛抗洪抢险一线,以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担当,在防汛一线筑起冲不垮的红色大堤

72日中午12时许,大渡口镇安全村暴雨如注,一连下了3个小时。由于王场闸只开了一半,洪水不能及时排掉,该村扶贫基地大棚情况危急。

必须把闸门全部打开,要不然大棚里的西瓜、西红柿就完了,群众的房子也不安全。危急时刻,村党总支书记张雄柏挺身而出,两名年过花甲的老党员闻长严、陆大华不请自来,主动请战:村里的大棚是我们的命根子,可不能有个闪失!

大家身披雨衣,趟着积水朝王场闸急匆匆赶去。雨越下越大,豆大的雨点打得脸生疼,眼睛都睁不开。经过两个小时的努力,闸门完全打开,村子里的积水不再上升、慢慢回落,扶贫大棚终于保住了。

灾情面前,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绷紧安全弦,扎紧安全网,在源头排查险情,构筑生命防线。各乡镇各部门在防汛一线建立临时党组织94个,设立党员责任岗533个,加强对圩堤、大坝、水库的巡逻检查力度,动态进行隐患排查与监测。

龙泉镇休假在家党员郝通,不顾天黑水深独自一人游泳前往求助村民刘峰处,帮助其转移20多万元的货物。东流镇成立巡堤查险党员小分队45个,应急抢险小分队20个,抽水排涝突击队15个。广阜圩江堤阜康段出现管涌,胜利镇万岭村党员陈学中带头跃入浑浊泥水中,奋力抢险。泥溪镇55岁的党员王发根第一时间报名村里的抢险救灾突击队”……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共产党员始终站在抗洪救灾最前沿,党员突击队、党员抢险队、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预备队……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红色大堤

当好灾后恢复的红色管家

龙泉供销合作社与著名品牌老干妈生产基地签订原料供应合同,供销社与十几位农户达成收购协议,突如其来的洪水,让供销社和农户损失惨重。

他们想尽办法帮助我们减少损失。朱雪生说,正当自己一筹莫展之际,镇村干部积极组织农户开展灾后生产自救,帮助他们改种晚稻。

截至目前,已抢插晚稻秧苗超过1000亩。龙泉镇让塘村党支部书记程鹤松说。这位基层红色管家,抗洪、抢险、灾后生产自救,已经连续高负荷工作近20天,两只大大的黑眼圈,让人看着十分心疼。

灾后恢复重建必须与时间赛跑。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第一时间成立东至县南部山区灾后恢复工作指挥所,协同南部山区各乡镇防汛抗旱指挥部,迅速开展灾后恢复工作。指挥所坚持党建引领,建立灾后恢复网格化服务机制,发动400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发挥红色管家作用。

青山乡党委组织4台挖机,加班加点对陈湾组、西坂组136亩水毁沙压田地进行修复,修复冲毁路肩3500米、河堰3个、桥梁2座。花园乡南安村党支部发动党员干部同村民一道到村级集体经济小香薯种植基地为小香薯培土、扶苗。泥溪镇元潘村党总支书记王建康抢救烤烟站、积极组织灾后重建……

密织生产自救的红色脐带

南部山区灾后恢复工作指挥所充分发挥灾后恢复网格化服务机制作用,4000余名党员干部深入群众,宣传防灾救灾知识,组织生产自救,密织灾后恢复的红色脐带

做到一名党员,带动一片。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洪灾发生后,东至县充分发挥党员联系群众的脐带作用,坚持多方发力、资源下沉。

在县委号召下,县直单位、企业和社会组织中的党员踊跃带头,捐赠大米、肉类、蔬菜等生活物资,7个乡镇基本生活物资通过政府调拨、社会捐赠、群众自筹的方式,已经得到全面保障,供应渠道保持畅通,价格稳控落实到位,情况总体良好。

县扶贫局组织帮扶责任人针对所有贫困户、边缘户开展交心、暖心、宽心精准帮扶,帮助开展灾后自救。

红色脐带作用下,群众不等不靠,生产有序恢复。官港镇修复堤防3930米,渠道清淤1692米;泥溪镇按照每村2万元标准率先下拨补助资金,用于13个村的村内小型水毁设施修复;昭潭镇集中开展书记遍访暨灾后水稻管理技术培训会,向水稻种植基地的贫困户免费发放高效低毒农药;花园乡对受灾的水稻、棉花、果木等农作物开展救治;青山乡恢复水毁沙压农田420余亩;木塔乡扶苗补苗3000余亩……

经历特大暴雨和洪魔肆虐的南部乡镇,短短十来天时间,田地翠绿,集镇繁忙,交通顺畅……人民生活秩序井然!

锻造防汛救灾的精神大堤

即使老虎岗村胜利小闸的险情已经排除,长江香隅镇老虎岗村段4000米大堤上,77岁的都述贵仍然坚持早晚上堤、巡堤。早上,他从胜利小闸处沿长江大堤往下游巡查1.5千米,下午,他从胜利小闸处沿长江大堤往上游巡查2.5千米,防汛期间天天如此。

都述贵是老虎岗村原党支部书记,1972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9年因到龄退休。退下来的他,依旧初心不改,为村里的发展和群众的利益继续发挥余热,带头示范,争做先锋。在老支书带领下,老虎岗村党员群众踊跃上堤,守护家园。

我来,我有力气!已是耄耋之年的东流镇红叶村老支书洪杰善坚守在大堤巡查,仔细查看背坡中有无冒汗点。山洪来时,木塔乡木塔村老支书方社文带头冲进水中,转移被困群众60多人……

老支书们长期扎根基层,有着丰富的治山治水经验。县委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尧渡河堤、长江大堤出现的多处管涌,就多亏了老支书现场支招,最后成功排除险情,正是有着这些精神大堤在,东至人从来就没有向洪水低过头。

回溯历史,从1998年抗击特大洪灾到2016年抗洪抢险,再到如今的抗洪抢险救灾,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洪水如何猛烈,东至县全体党员的初心永不改、担当最有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