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池州市:加大城市绿化力度 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2009年环保世纪行系列报道

2020年11月25日 10阅读 来源:池州市人民政府 2009/10/27

为全面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加快池州园林城市建设步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绿化协调发展,根据《森林法》和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及《安徽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皖政〔2001〕58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决议。
  从理论上讲,节约型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就是要按照资源合理、循环利用的原则。在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的环节上最大限度的节约和利用资源,减少能耗。要以比较少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力求达到用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财政拨款,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搞好城市绿化。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目标,就是要建设一个充分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地,实现可持续景观设计和生态设计。营造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还要通过各种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一些技术措施,提高相关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达到节地、节水、节能和节财的效果。换句话说,节约型的园林绿化建设,节约就应该体现在节地、节水、节能和节约资金这四个方面。

各地高度重视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毫不松懈地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工作。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因此,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战略的基本要求,建设节约型园林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必然方向和要求。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城市绿化问题,从本市的实际出发,强调遵循政府组织、社会参与、统一规划、分块实施、注重特色、讲求实效的原则,按照迅速增量、全面提质、突出亮点、建管并重的要求,通过规划建绿、拆违复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的途径,全面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和管理,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努力建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
池州市委市政府根据《森林法》和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及《安徽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皖政〔2001〕58号)的相关要求,制订了《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意见》,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池州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模式。倡导节约理念,积极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合理配置,选用耐旱易管理或乡土植物品种,加强科技开发与创新,注重生态环保,不断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景观水平和艺术品位,走出了一条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市环保部门进一步细化了市委市政府的意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根据建设部《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见》(建城〔2007〕215号)的精神,就我市的城市绿化建设作出了细致的工作部署,以期为广大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市环保部门负责人介绍说,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就是“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财政投入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获取最大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我们一不盲目崇外,一切从本地特色出发;二不贪“大”求“异”,忽视人民的合理要求;三不滥用文化符号,丢失生态文明。改变了以往比较粗放型的城市规划发展模式,着力提高环境资源和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强化人民绿地的生态效应和综合功能,并进行协调发展。

主要措施

1.保护好现有绿化成果是最大的节约
  保护现有绿地是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前提,对已建成的绿地,按事权划分和责任区域,在进行深入细致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研究提高绿化品位和使用功能的调整、改造、完善的措施。在今后三年内,每年将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改造一批景观效果差、使用功能低的现有绿地,完善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林荫景观道路、公园绿地、滨河环湖水系绿带和居住区与单位附属绿地,全面提升园林绿化景观质量和覆盖面。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城市所依托的山坡林地、河湖水系、湿地等自然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维持城市地域自然风貌,反对过分改变自然形态的人工化、城市化倾向。建设部门在城市开发建设中,要保护原有树木,特别要严格保护大树、古树,绝不能出现大树换小树现象;在道路改造过程中,反对盲目地大规模更换树种和绿地改造,禁止随意砍伐和移植行道树,通过加强修剪能解决问题的,就尽量不砍伐。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要坚决查处侵占、毁坏绿地和随意改变绿地性质等破坏城市绿化的行为。
  2.充分挖掘绿地资源的生态效益
  一是实现所有可绿化用地的充分绿化。城市土地资源十分宝贵,要坚持规划建绿,见缝插绿,对于一切可绿化用地充分进行绿化,这是对土地资源的最大节约。突出城区公园绿地建设。结合旧城改造、房屋拆迁、产业结构调整,置换一定地块进行绿化建设。对现有闲置用地、依法收回土地近期不能安排使用的,优先安排绿化建设。要围绕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绿地、街旁绿地建设,充实以速生乡土树种为主的乔木数量,提升乔灌木质量;对已规划设计尚未建设的齐山综合公园,要通过招商引资的手段尽快组织建设;加快齐山—平天湖景区的保护性开发建设,打造城市中心的“绿肺”。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尽快增加公园绿地的数量,建成一批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各类公园和街头绿地,为人民群众营造更多的绿色休憩空间。
  二是在园林绿化建设中优先使用乡土植物,坚持适地适树原则,推广自然植物群落的做法。反对片面追求树种高档化、不必要的反季节种树以及引种不适合本地生长的外来树种等倾向。以“着力提高乔木数量,提升绿地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为指导,抓好园林绿化基地设计和建设工作,确保苗木供应。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要在专家论证基础上制定育苗的树种、结构、数量方案,财政部门要安排专项资金纳入年度预算,加大生产绿地的建设。同时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和民间资本投资生产绿地基地建设,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扶持建设多个苗木花卉基地,提高城市绿化苗木自给率。 
  三是充分发挥“立体绿化”增加绿量的作用。垂直绿化、屋项绿化等“立体绿化”是构建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有效手段之一。各部门要加强协调,共同努力,创造条件,在一切可能的地方进行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以少量的土地资源增加绿化量,提高绿视率,改善城市俯瞰景观,提高绿化综合效益。已经完成的“立体绿化”要加强维护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切忌失管。 
  3.推进附属绿地规划建设
  围绕创建“花园式单位”、和“园林式单位(小区)”活动,不断提高庭院绿化档次和水平。城区内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应新建和改造绿化,凡绿地率不足30%的,必须承担易地补绿义务。小区绿化要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对达不到标准的予以严肃处理。充分利用城市空隙地带,广种树木花草。抓好屋顶、阳台、墙体、护坡等的“立体绿化”,多形式、多视角、多层面为城市增绿、补绿、添绿。
  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城市绿化方案的制定及实施,积极组织开展“园林式单位(小区)”创建活动;林业主管部门要主动发挥职能作用,开展“花园式单位(小区)”创建,积极参与城市绿化工作;交通、水利、国土资源、公路和铁路等部门和单位要积极支持配合城市绿化建设;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加大对城市绿化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人人享绿、人人爱绿、人人护绿的良好社会氛围;贵池区政府和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站前区管委会要认真落实各项绿化工作任务。
  4.大力推进节水节能型园林绿地建设
  在园林绿地建设中要加快研究和推广使用节水耐旱的植物,采用微喷、滴灌、渗灌等先进的节水设施、设备,推广各种节水技术,建立节水灌溉型绿地;特别要坚持科学灌溉方式,逐步淘汰落后的灌溉方式,根据气候变化、土壤情况和不同植物生长需要,科学合理地调整灌溉作业,努力实现精准灌溉。鼓励有条件的绿地建设智能型灌溉系统。同时,切实加强对绿地中取水设施的管理,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大力发展集雨型绿地,要把集雨工程作为今后园林绿地建设的一项标准,列入工程概预算,以充分利用雨洪资源。通过合理采用太阳能、调整绿地内的照明系统等措施,建设节电节能绿地等。
  5.发挥科技对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支撑作用
  各级科技部门要从节水耐旱型植物的筛选、植物群落配置、绿化施工技术、园林绿化工程材料、节水灌溉技术、养护作业机械和工具等方面广泛开展研究,大力推广有利于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各项成熟技术。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对园林绿化科研工作的投入,落实科研经费,确保提高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能力,推动我市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工作。各级园林部门通过堆肥、发展生物质燃料、有机营养基质和深加工等方式处理修剪的树枝,减少占用垃圾填埋库容,实现循环利用。坚决纠正在绿地中过多使用高档材料、配置昂贵灯具、种植假树假花等不良倾向。

基本目标

争取到2009年底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达35%,绿化覆盖率达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平方米。到2012年,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达39%,绿化覆盖率达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6平方米,基本形成建设管理到位、规划设计科学、景观保护得力、绿化系统完整、市政设施配套的生态园林城市。从今年起,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必须符合《池州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所规定的指标要求,“两率”年均增长不少于1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年均增长不少于0.5平方米。

任重而道远

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是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中一项重要的长期任务。我国既是发展中国家又是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和资源贫乏的国家,财力并不雄厚,当务之急就是要贯彻科学发展观,走节约型的园林绿化道路。同时城市园林绿化的功能决定了其自身必须是节约型的,只有体现了节约,才能使城市园林绿化实现本质功能,用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生态科学,营建人地关系之和谐,真正实现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园林绿化的建设,因为它关系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我们国家又是一个人多地少、资源紧缺的国家,需要进行一种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而搞好节约型的园林绿化,既要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也要依靠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广泛树立一种节约的观念,在绿化建设和经营中大力提倡各种资源的节约,不断的探索和推广各种节地、节水、节能、节财的措施,同时我们还需要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为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顺利开展提供法律保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