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招商,招大商”是市委、市政府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提出的突出要求。回首2008年招商工作,一组闪亮的数字,一批落地建设投产的项目、企业为“大招商,招大商”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市招商局预计,2008年全市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折合人民币123亿元,完成计划的102.5%,较上年同期增长24.2%;全市新引进规模以上企业178个,其中工业项目155个,全年竣工投产规模以上工业项目139个,完成年度计划的107.8%。
突出大项目招商,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
何为“招大商”?市招商局负责同志一席话点题,“大项目对池州经济的支撑作用、拉动作用非其他项目可比,招大商意为突出大项目招商,吸引大集团、大企业来池投资兴企。”
在下达招商引资任务时,我市突出“重在工业,重在引规”的思想,主要是考核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新引进规模以上工业项目和竣工投产规模以上工业项目三项指标,重点考核新增规模工业项目。
随着全市“招大商”力度的不断加大,2008年各地新引进规模以上工业项目178个(折算后345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38个,亿元以上项目38个。如贵池区投资26亿元的特钢项目,九华山投资6亿元的雨润·月松阁项目、站前区投资4亿元的徽商大市场、开发区投资2.48亿元的中耀美华、东至县投资1.98亿元的菱化实业、青阳县投资1.5亿元的昌利锻造和石台县投资2亿元的名人国际美术村等项目。
大项目的落地建设投产为池州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突出项目质量,工业项目比重显著提高
过去由于经验不足,或是单纯为了完成指标,各地各部门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一味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结果常常出现招商项目迟迟不能落地,项目资金难以到位等现象。
2008年按照“矿业换产业、项目配资源”的思路,全市上下树立“招商选资”、“选商引资”理念,对多个粗放开采加工、产业链短的矿产项目拒之门外,目前引进的矿业深加工项目10余个,基本达到开发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和产品终端化的要求。从项目性质来看,大项目、好项目明显增多。加工制造业项目到位资金占全市总项目的60.3%,到位资金占全市到位资金的47.8%。72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规企中,工业项目58个,占81%;38个过亿元规企中,工业项目23个,占61%。
突出产业招商,经济架构逐步清晰
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从引资到“引规”, 从单个项目招商向产业链招商转变,从零星分散项目招商到产业集群招商,招商理念不断优化,促进了我市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按照市委、政府提出的围绕“984”开展招商的要求,东至县着力打造两个“百亿”园区即香隅化工园区和沿江开发区的产业特色逐步形成;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有色金属产业、非金属新材料、船舶制造、机械电器制造、现代物流等编制招商项目;贵池区加大矿产资源、岸线资源产业链招商力度,形成了有色新型材料基地、岸线产业积聚基地、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和特钢及原辅料等产业链。青阳县围绕板块开展招商,机械制造类项目占41.4%,非金属矿开采加工类项目占23%。站前区以商贸物流产业园为平台,着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和2.5产业。
为更好地与长三角重点城市建立紧密的经济联系,市招商局专程赴浙江宁波、台州、温州三个城市开展“友好城市”前期对接工作。2008年4月30日,池州、台州两市缔结“友好城市”签字仪式正式举行,目前正在与台州对接有关在池州建设“台州工业园”事宜。市招商局还牵头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贵池区组织开展专门针对宁波东部新城建设过程中的产业转移招商工作,重点扭住产业板块的转移招商,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发展。
完善招商方式、机制,招商层次不断提高,环境进一步优化。随着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强,认识不断深入,我市招商方式逐年创新,内容不断丰富。
从挂职招商到驻点招商,从派遣小分队招商到设立九个驻外招商工作站,从一般干部招商再到县处级领导干部专职外出开展招商,我市招商主体不断发生变化,层次层级越来越高。各地结合实际,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招商方式。如贵池区按照“重心下移、镇街为主、驻点自选、加大投入”的方式开展驻点招商;东至和石台建立县领导联系招商工作站和县直单位捆绑招商工作站招商制度;石台县“飞地招商”和青阳县委托招商初见成效。
良好的招商形势离不开机制的保障。2008年以来,我市着力创新招商工作机制,先后制定了八个办法和制度。在招商项目管理方面,制定了《池州市招商项目信息管理办法》、《池州市招商项目协调办法》、《池州市招商项目跟踪问效办法》等三个办法,以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全过程管理,提高项目信息处理、对接、协调和服务的效率;在奖惩激励方面,制定了《池州市2008年度招商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和《池州市关于市直单位外出专职招商的办法》,后者对市直单位领导外出招商提出了严格要求;在优化投资环境方面,制定了《池州市关于招商项目落户限时办结制度》、《池州市关于部门招商对口联系服务制度》、《池州市关于影响招商投资环境追究制度》等三项制度,为切实提高招商工作实效提供了制度保障。
伴随着招商理念的更新,招商方式机制的创新完善,招商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强,我市招商引资步伐越走越坚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