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合力唱响招商大戏 —— “十一五”期间全市招商引资成果丰硕

2020年11月22日 10阅读 来源:池州市人民政府 2010/12/27

十一五期间,我市招商引资风起云涌,一大批高质量项目在池州落户,一批又一批客商来此投资兴业,一出又一出招商大戏唱响这方热土。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回眸十一五,盘点招商引资成果,池州的快速发展令人赞叹不已。

引资620多亿

池州加速崛起需要经济的大发展,经济大发展的基础是大投入,资金从哪里来?十一五期间,我市紧紧围绕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工业园区为平台的发展思路,牢固树立招商是第一要务谋招商就是谋发展的理念,始终把招商引资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引导全市广大干群主动支持招商、谋划招商、参与招商、科学招商,招商引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6年以来,全市累计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24亿元,年均增长37%,引进规模项目933个,年均增长61%。招商引资资金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2%,成为扩大投资的重要抓手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坚持绿色崛起

池州是全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必须相得益彰、实现双赢。十一五期间,我市坚持绿色崛起方向,确立了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商贸活市发展战略和开发沿江一线,保护腹地一片的发展模式,做到招商项目一律进园区,提高产业集聚度。按照矿业换产业、项目配资源的思路,对多个粗放开采加工、产业链短的矿产项目拒之门外,引进项目一律要通过环境保护这一关,并坚决关闭了一些高污染、高能耗、附加值低的企业。5年来,先后引进了海螺水泥、九华发电、铜冠有色、贵池区100万吨特钢、中山化工项目、广信30万吨离子膜烧碱等一批超10亿元的大项目,基本形成了非金属新材料、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机械制造、精细化工等产业体系,目前正在集中打造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旅游文化创意服务三个千亿产业群,产业的集聚度进一步提高。沿江布局了5个省级园区和9个百亿元产业园,其中贵池工业园今年新获批为安徽省高新技术开发园区,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申报国家级开发区。

投资环境优化

如果说招商引资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那么,投资环境则是招商引资的生命线。十一五期间,我市始终把优化投资环境当作生命线工程来抓,牢固树立对企业负责就是对事业负责、为企业服务就是为发展服务的理念,坚持不懈地营造进了池州门就是池州人,到了池州市处处好办事的浓厚氛围。

2006年以来,我市先后出台了《池州市引荐外来投资项目奖励办法》、《池州市招商项目协调办法》、《池州市招商项目跟踪问效办法》、《池州市为外来投资企业负责人颁发服务绿卡的意见》、《池州市关于招商项目落户限时办结制度》、《池州市关于部门招商对口联系服务制度》、《池州市关于影响招商投资环境追究制度》等一系列政策,着力优化投资环境,增强池州更好更快发展的软实力2008年我市荣获全国浙商最佳投资城市称号,2009年,又获得“2009年度苏商投资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市“2009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两张名片,2010年再次荣获“2010年度温商最佳投资城市称号。

招商方式创新

招商引资关键在成效。十一五期间,我市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提高了招商工作实效。近年来,我市每年均组建县区和市直100余支招商小分队,分赴苏浙沪发达城市开展驻点招商、挂职招商。市委、市政府还在上海、杭州、宁波等9个长三角重点城市设立了驻外招商工作站,变流动招商为定点招商,变短期招商为长期招商,变个体招商为集体招商,变单个项目招商为产业集群招商,更加有效地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自2008年开始,我市重点要求各县区、管委和市直单位主要领导必须亲自外出招商,限定每年外出时间不少于2个月。同时重点开展以商引商工作,聘请了多名行业知名人士作为我市招商引资顾问,通过服务好已落户客商,以商引商引进上、下游相关企业落户。今年,我市在全力推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大力实施园中园合作共建招商,全年已落户园中园项目20个。

开放空间扩大

招商引资,不仅引进了资金和企业,引来了先进的技术、管理和人才,更重要的是,推动了我市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树立了大开放的形象。十一五期间,我市对外合作交流不断加强,有力扩大了对外开放空间。5年来,我市坚持把长三角作为招商引资主攻方向,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长三角区域的投资占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的65%以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党政代表团先后在香港、上海、浙江杭州、宁波、台州、温州等地开展了系列招商推介活动,通过开展走访企业、园区、项目推介、项目签约、外商座谈会等形式与外来投资者零距离接触,使外商更多地了解池州日益改善的人文环境、投资环境以及亲商、安商、和商、富商的良好氛围,5年来共开展大型招商活动20多次,共签约项目200多个,协议引资370多亿元。同时还与上海闸北、浙江湖州、台州市等市缔结了友好城市,上海松江、浙江台州、宁波、湖州等地政府代表团、工业经济代表团和大批客商先后来池考察互访,有力地促进了池州与长三角地区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