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国家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主基调,紧紧围绕年初目标任务,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攻坚克难、奋力拼搏,上半年,面对宏观经济趋缓的形势,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多数经济指标增速好于全省。
来自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183.7亿元,同比增长11.7%,增幅居全省第9位。
三次产业平稳向上
全市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农业增加值17亿元,同比增长4.5%,增幅高于全省。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进一步落实各项惠农支农政策,强化春耕生产指导和服务,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全市夏粮产量1.9万吨,同比增长5.9%;油菜籽产量9万吨,同比增长5.5%。上半年,生猪存栏38.4万头,同比增长2.9%;禽蛋产量1.2万吨,同比增长3%;肉类总产量4.3万吨,同比增长4.9%;水产品产量5万吨,同比增长1.8%。
第二产业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101.2亿元,同比增长14.6%。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扎实开展“工业转型发展攻坚年”活动,着力实施“首位产业突破、龙头项目推进、小微企业提振”三大攻坚工程,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35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1亿元,同比增长19.2%,增幅比全省高2.7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1位。
此外,第三产业回稳向好。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65.5亿元,同比增长9.3%,增幅高于全省。
三大需求同向拉动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上半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消费市场平稳增长,外贸进出口增势强劲。
从投资看,今年以来,在贵航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年产200万吨钢压延项目、东至广信农化公司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勤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大功率LED光电产业基地、创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压路机制造项目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的推动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173亿元,增长25.5%,增速居全省第7位。从消费看,随着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商贸活市”战略的有力推进,以及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全市消费市场呈现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亿元,同比增长16.0%,增速与全省持平。从进出口看,上半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6亿美元,同比增长102%,增幅比全省高91.1个百分点,已连续四个月居全省第1位。
重点企业拉动作用明显,三大洲针织、禄思伟矿业、铜冠有色、龙溪麻油等4家进出口超千万美元的重点企业,共实现进出口10266万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64%,同比增长276.6%。
三大收入稳步提高
上半年,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全市实现财政收入36.4亿元,同比增长27.4%,增幅比全省高12.6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6亿元,增长24.5%。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9.8%,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在财政收入较快增长的同时,财政支出同步加快。上半年,全市财政支出37.9亿元,同比增长29.5%。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今年以来,随着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各项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全市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632元,同比增长15.0%,增幅比全省高0.7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21.4%,经营性收入增长8.9%。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112元,同比增长19.0%,增幅比全省高0.1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点大幅增多
“从上半年各项指标增长情况看,当前全市经济运行出现稳中见好的积极变化,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基本态势没有发生改变。二季度以来,市委、市政府果断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举措,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经济增长点大幅增多,为下半年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劲。”市统计局负责人说。
从工业看,随着铜冠有色新增10万吨锌、池州海螺6、7线,广信农化、贵航二期、铜冠铜箔等项目的相继投产,工业发展的后劲也将进一步增强。从投资看,上半年,全市新开工项目304个,同比增加28个,以及172个政府投资项目,在如期推动项目进度的前提下,对即期经济增长将起到稳定作用。从外需看,重点企业进出口若能保持目前的态势,对经济增长将起到促进作用。从旅游看,大愿文化园等景点即将开园运营,将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但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较为复杂,经济增长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还较多,稳增长面临的压力仍然较大。”市统计局负责人认为,下半年必须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发展基调,充分把握稳增长的宏观政策导向,紧紧抓住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机遇,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市政府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促进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