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速池州工业化进程——在市政协委员论坛上的讲话(摘要)

2020年11月22日 10阅读 来源:池州市人民政府 2009/4/13

市政协主席 程铭义

(2009年4月2日)

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市也深受影响,特别是工业企业经营困难,工业经济加速发展的势头受阻。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影响,破解工业经济发展难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加快池州工业经济发展,加速池州工业化进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挑战,努力化“危”为“机”,抢抓发展机遇,开拓创新,克难而进。

第一,正确研判当前经济发展形势,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

从2008年9月份以后的月度指标看,金融危机对我市工业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加深,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品价格大幅下滑,金属冶炼、化工、建材等主要工业行业深受影响。二是市场萎缩十分明显,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多。三是工业整体效益下降,工业增长面临下行压力。四是投资意愿降低,部分工业项目建设迟缓。五是企业融资困难,生产经营资金紧张。

当前我市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既有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发展下滑的大环境因素,也有我市工业经济自身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必须做好应对更大困难、更多挑战的充分准备,不盲目乐观,但更要审时度势,切实增强危中寻机、克难而进的信心。国家保增长、扩内需以及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东部沿海地区加快产业转移的内在需要以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编制实施等等,必然会给我市工业经济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增强我市工业发展的基础。可以说,每次危机都是一次难得的发展赶超机遇。因此,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努力营造加快发展的环境和氛围,做好提速冲刺的准备,特别是工业企业,要克服困难,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争取低成本规模扩张等一系列准备工作,抢占发展先机。

第二,千方百计增加工业投入,全力以赴推进工业大项目建设

通过新上工业项目增加工业企业数量,是扩大工业经济总量的根本性措施。要加大项目推进力度,确保在建项目尽快建成投产,条件成熟、可以开工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正在申报的项目,要加强跟踪服务。 
  紧盯国家产业规划,结合我市优势,积极谋划重大工业项目,下大力气抓好具有重要带动作用和重大影响力的工业项目的争取和前期工作,按照谋划一批、编制一批、上报一批、争取一批、实施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思路,为争取更大的投资打下基础。

积极争取信贷资金投入,是帮助现有工业企业摆脱困难做大做强的必要条件。要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努力扩大贷款担保基金规模;鼓励工业企业通过自身融资、联保等方式组建融资担保机构,尽力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切实加强银企对接,积极向银行等金融部门推介发展前景好但暂时有资金困难的企业和项目;银行等金融部门也要强化投资意识,在风险基本可控的前提下适当降低信贷门槛、简化担保手续,真正实现与企业风险共担、互利双赢。

积极引进外来企业和投资,是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要在招商的方式上突出多元化,在招商的地域上进一步拓展,在招商的思路上进一步创新,在招商理念上进一步突破。注重在引进投资的同时,引入新的发展思维、竞争意识、先进技术、紧缺人才和管理经验。坚持绿色门槛,坚决防止在保投入、保增长的压力下引进落后。

第三,突出特色强化工业园区建设,培育龙头企业促进优势产业集聚

一要突出工业园区的产业特色。全市工业园区应切实按照“四大基地、八大产业链、九大百亿园区”的规划,推行差异化发展战略,各有侧重、错位发展。采取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机制,新建企业必须进入相关工业园区。要注重培育对园区发展具有先导作用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企业,推进与园区主导产业相关联的服务产业配套发展,逐步形成层次递进、产业互动的发展格局。

二要切实增强骨干企业的凝聚力和辐射力。重点支持骨干企业技改扩规,迅速做大做强,提升产品优势和市场占有率,使之成为产业集群的龙头。如当前要全力加快铜冠有色“双20万吨”铅锌、华泰12万吨合成氨、家机公司数控机床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切实提升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发挥产业龙头作用,促进相关产业集聚。

三要积极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我省第一个进入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也是决定我市未来发展方向、为我市加速发展提供重要战略机遇的重要规划。要积极配合国家及省有关部门,迅速启动我市的规划纲要编制。根据新形势下产业转移特点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把我市放在泛长三角区域发展的大格局中,规划未来相当长时期的产业布局、空间布局;要加快现有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园区建设标准,改善园区服务功能和管理水平,为规划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第四,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力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加快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重点产业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改造,着力提升技术水平、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以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不断提高传统产业生产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要大力拓展产业链、提升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有色金属、非金属矿的精深加工,依托资源发展下游企业,生产终端产品。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原则,从单个生产环节、单个企业开始施行,逐步向园区、产业推广。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积极打造新的战略支撑产业。在继续提高资源型产业层次的同时,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生化医药、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要选择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国家鼓励支持、发展势头好的产业,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及研发机构,聚集一批技术尖端、竞争力强的企业,着力发展为新的工业体系、产业体系,占据产业链的高端,最终形成我市工业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第五,苦练内功着力提升企业素质,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要着力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切实加强企业的生产管理;要积极培养和引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加强企业员工的学习和培训,切实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升和管理创新来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益。从方方面面入手,苦练内功,增强素质,切实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类似金融危机的“洗牌效应”中脱颖而出、成长壮大。

要加快发展拥有自主技术和自有品牌的“两自”企业。加大财政支持企业科研力度,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投入,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结合机制;帮助企业建立科技研发中心,加快行业科研机构建设,建立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开展技术攻关、产品开发设计、工艺改进,从整体着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继续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采取有力措施,鼓励引导企业主动争创名牌,特别是在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领域,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工作,提高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六,扎实帮扶助推企业渡过难关,改进服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金融危机发生后,各级政府出台了大量的帮扶政策和应对措施,当前要狠抓落实,特别要贯彻落实好《池州市政府关于扶持中小工业企业渡过难关的若干意见》。要把意见落实情况列入对各单位的考核内容。有关部门应深入企业,切实了解企业的具体困难,一企一策,切实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帮助和便利,使企业实实在在受益。要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主动查找为企业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整改,努力提升服务企业、促进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切实破除不正当的部门和个人利益,杜绝对企业的粗暴干预和故意刁难;坚决消除不负责任的推诿扯皮现象,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简化企业办事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减少对企业精力的牵扯。切实营造全社会关心企业、支持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加速我市工业化进程。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