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贵池:“火力全开”决战脱贫攻坚

2020年11月25日 10阅读 来源:2020/6/9 池州日报

2014年,贵池区共有贫困村14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84万人。经过5年的努力,全区已实现1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累计3.67万人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7.15%下降到0.087%,未脱贫人口366人,17个边缘村没有出列。

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如何让这366人如期脱贫,17个边缘村退出?贵池区火力全开,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抗补促专项行动为抓手,全面发起脱贫攻坚总攻,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干部一线忙起来

一想到村里有那么多事情要忙,在城里根本就坐不住。殷汇镇东溪村党总支第一书记童钱兵来自区政协机关。今年2月选派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后,每周除了进城对接项目和争取资金,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决战脱贫攻坚的战斗中。面对村里产业结构单一、集体经济薄弱、村民增收渠道不多的现实,童钱兵与村两委干部带领村民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目前村里已种植了100亩黄精,预计达产后每年收益十万元以上,同时还能增加贫困村民务工收入。

扶贫是块硬骨头啃下来要有干劲、韧劲。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该区除14个贫困村和66个边缘村均选派了第一书记外,还在机构改革后,调整安排了187个单位3247人,参与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工作,让他们在一线奔忙,促进扶贫车间复工,加快扶贫项目进度,解决农户产品销售问题。今年以来,该区各级干部共制定2020年度贫困户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92839条,引导14827人外出务工就业,对1318933828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开展排查,均未发现问题。

龙头企业帮起来

多亏了贵航特钢公司解了燃眉之急。有了这笔资金,蔬菜基地可以动工了。近日,牛头山镇木闸社区党委第一书记张华笑着对笔者说,527日,安徽省贵航特钢有限公司捐赠20万元帮扶资金,支持他们建设大棚蔬菜产业项目。

今年,木闸社区计划实施钢管蔬菜大棚项目。然而短缺启动资金让他们迈不开步子。幸运的是,贵航特钢公司及时伸出了援手。目前,该社区已完成34.36亩土地的流转和项目设计、预算、招标等工作。

引导企业携手贫困村、寻找致富新门路促扶贫的做法已在贵池区遍地开花结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除选派优秀干部和科技特派员驻村帮扶外,该区还建立了村企结对模式,安排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通过投入资金、建立扶贫车间、带动贫困户就业、培育产业基地等帮扶途径,激发贫困村和边缘村发展的内生动力,确保每个村贫困群众顺利脱贫,村集体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扶贫产业活起来

现在不再为收入发愁了,在这里做事一天能挣100块钱。这些天,唐田镇尚书村贫困户杨花云和村民们一直在丝瓜络种植基地里,忙着给丝瓜藤蔓打扣,不时清理着畦上的杂草。2017年尚书村启动丝瓜络种植加工项目后,带动了扶贫产业发展。目前,这个丝瓜络种植产业,不仅让杨云花等在这里有了稳定的务工收入,而且让尚书村集体经济也有了增收的后劲。

我右手残疾,想发展产业也没有渠道。涓桥镇紫岩村陈小明告诉笔者,以前低保兜底为主,收入有限。去年,把财政扶持的1万元资金入股九华府金莲智慧公司的黄精抱团发展项目后,让没有独立发展产业的他生活迎来了转机。今年春节前,陈小明拿到了项目收益前的600元分红。此外,黄精成熟后,他还将享受人均每年1000元分红。目前,涓桥镇254名没有独立发展产业能力的贫困户都像陈小明一样通过抱团发展,享受了分红收益。

可持续增收是防范返贫的根本之策。贵池区整体统筹实施三业工程,实现了贫困群众致富有产业、就业有岗位、创业有门路,全区已实施310个产业抱团发展项目,受益贫困户3015户。到目前,全区所有贫困户均实现了一业全覆盖,拥有两业的有10923户,占比77%,拥有三业的有616户。

贫困群众动起来

今年4月份,梅村镇珍溪村艾草种植基地迎来了头茬丰收季。在那段时间里,村里有名的懒汉凌烈兴简直换了一个人似的,每天都要来基地对艾草进行翻晒。

凌烈兴今年63岁,单身一人。用村里人的话来说,破罐子破摔,不仅嗜酒,脾气还火爆。村里和帮扶干部一看这不是个办法,考虑到他上了年纪,便一边贴心为其提供了公益性岗位,一边激发其内生动力。以前总觉得干啥都没劲。现在大家都这么关心我帮助我,让我老来无忧,我也要通过双手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凌烈兴激动地说,自从思想束缚解脱后,精神面貌有了质的变化,不仅酒喝得少,脾气也好了,只要有空就到艾草基地打起零工,一年下来能挣到2万多元。

在贵池区,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正像凌烈兴一样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着贫困的现状。为了让群众不仅口袋富起来,也要精神富起来,在脱贫攻坚决战阶段,该区推动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大力开展感党恩思奋进公德教育活动,着力培育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自主脱贫的志气和本领,实现了要我脱贫我要脱贫的转变。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