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生明,廉生威,党风正则国运兴。
近年来,我市坚持将反腐倡廉建设纳入党的建设全局之中,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落实中纪委和省纪委全会部署,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不断创新工作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加大工作推进和落实力度,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为池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领导率先垂范 发挥表率作用
其身正不令而从,党风廉政建设关键在于领导。
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工作。每年年初,市委、市政府根据上级总体要求和池州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的目标、制度和措施,将当年反腐败各项任务认真地进行责任分解。
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一把手”抓,抓“一把手”,一级抓一级。党政主要领导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经常过问工作进展,亲自协调有关事项、阅批重要信访投诉件,支持执纪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办案件。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代表市委在全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大会上公开承诺“四带头”,即带头履行“一岗双责”,带头遵守廉洁自律规定,带头参加责任制检查考核,带头自觉接受监督。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切实加强对职责范围内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管理监督,为全市领导干部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出了表率。
针对今年3月省委对我市进行省管干部年度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中反映出的问题,市委高度重视,及时调整充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委常委及市委、市政府秘书长任成员,从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组织机构、人员力量、投入精力等方面加大力度,强化领导。先后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通报情况,查摆问题,深刻反思,研究落实整改意见。6月19日,市委召开全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会议,对整改工作作了具体部署,认真总结前期工作,交流了贵池区、市法院、青阳酉华乡等地经验,坚持以点带面,层层抓落实。在近期召开的市委二届十次全委扩大会上,市委常委会专题向全会报告了2009年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情况,并对市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廉洁自律情况进行测评。同时,市纪委每年还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开展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主席会议进行通报,征求意见,加强沟通,形成监督合力。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方面,市委、市政府领导起到了示范引导和表率作用。在市级领导干部影响和带动下,各级领导干部政治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廉洁自律自觉性不断提高,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落实好责任制牵头工作,突出工作重点,改进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手作用,取得好的效果。贵池区认真汲取系列案件的教训,利用身边的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和诫勉谈话,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青阳县将效能建设明查暗访、民主测评、案件查处情况作为责任制考核的重要依据,并将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考核挂钩。石台县等地对考核优秀单位进行通报表彰和奖励,对后进单位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东至县、九华山、开发区等将落实责任制工作纳入经济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中,调动各级领导干部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积极性。
强化制度建设 构建长效机制
古人云:“国之纪纲,在于制度”。依靠制度防治腐败,是我们党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经验。
制度建设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党风廉政建设之所以在池州向好的方向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有一套制度来促进责任制落实,巩固反腐败成果,如分工协作制度、检查考核制度、工作报告和通报制度、廉政谈话和党风廉政档案制度等等。同时,根据中心工作,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先后制定了《行政问责暂行办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市本级政府性投资项目咨询评估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市本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若干规定》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门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表决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市本级已建立《政务服务中心“一章结”服务制度》、《统一招投标和交易管理办法》等15项重点制度。坚持以制度建设为着力点,推动行政审批、财政管理、投资体制等改革进一步深化。通过行政审批和许可“一门进、一费清、一章结”以及“缺席默认”、“超时默认”等制度的建立和施行,以及工程建设招投标、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等制度的改进和规范,今年以来,市招投标交易中心共办理建设工程招投标230次、涉及金额20余亿元,国有土地招牌挂29宗、交易面积80余万平方米、涉及金额近15亿元,政府采购金额2400余万元,做到了阳光操作、规范运作,杜绝了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的“暗箱操作”问题。 (下转A3版)
(上接A1版)任何好的制度,如果不能得到贯彻和落实,也只是一纸空文。市委、市政府把执行制度、按章办事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不断加大制度执行力度,把监督检查和责任考核作为制度落实的重要环节。针对年初省委对我市“双考核”指出的问题,市委多次召开常委会,通报情况,查摆问题,研究制定落实整改措施,并向省委作专题报告。今年5月中下旬,由市委常委带队,对三县一区及九华山、开发区、站前区2008年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和考核,同时安排市纪委常委带队对市直28个单位进行考核。今年11月开始,由市委常委、副市长带队,对各县区和市直牵头单位开展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和党风廉政责任制进行检查考核。
随着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执行力度不断加大,使得我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进入常态管理轨道,形成了长效机制。
树立良好风气 优化发展环境
实践证明,牵住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就能起到“满盘皆活”的效果。
反腐倡廉,教育先行。各地结合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运用中心组学习会、民主生活会和专题培训等形式,加强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宣传教育,让更多的干部增强责任制意识。坚持把责任制教育纳入反腐倡廉主题教育活动之中,纳入市、县两级党校教学计划。8月14日,我市召开新提任县处级领导干部集体廉政谈话会,对新任领导干部开展落实责任制集中培训,开展责任制知识和廉洁自律测试,并决定从今年开始,形成制度,坚持下去。市委、市政府多次强调,每位领导要从典型案件中吸取教训,以身边人、身边事为题材,组织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以案学纪,增强警示教育效果。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媒体,开辟专栏,广泛宣传责任制,营造了落实责任制的浓厚氛围。
强化监督,防患未然。在前几年持续整治公车私用问题的基础上,今年国庆节期间再次组织人员开展公车钓鱼情况暗访检查,巩固该项治理工作成果。按照上级部署,开展了落实厉行节约“八项要求”和 “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提出了压缩党政机关车辆购置运行、公务接待、公款出国(境)费用支出以及节油节水节电等四项硬指标,并跟踪指标落实情况,适时组织重点督查。对市属国有企业落实《廉洁从业规定》进行了专题部署,将国企领导人员遵守廉洁从业规范情况纳入惩防体系建设检查的重要内容,推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今年6月下旬,我市集中对市直和县区部分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活动情况进行了抽查。对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生活圈”、“娱乐圈”实施监督检查,这一举措在我市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广大干群的理解和支持。
刹风整纪,优化环境。开展了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暗访检查,采取市县互动、面上暗访和模拟个案相结合的方式,对市、县(区)8个办事服务大厅和23个单位的上班纪律和服务效能情况进行了暗访或摄像,针对暗访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严肃处理。开展了评议市直百名科长活动,从市直具有行政执法权、审批权和行政管理职能,且直接面向社会的关键部门和重要岗位,抽选了百名科级领导干部进行群众评议;启动了2009年度市直机关单位作风评议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工作方案,将去年作风评议中收集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纳入今年评议的重要内容,组织作风建设监测员开展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与此同时,我市还把新增中央投资项目、民生工程以及扶持企业渡难关、重大工业项目等中心工作任务的推进和落实,作为干部作风和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载体,坚持在具体工作中检验作风和效能,坚持在工作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先后对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开展了6轮拉网式检查,对32项民生工程开展了综合检查和重点抽查,对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以及农民工培训等民生工程开展了专项监察。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教育、医疗、涉农等领域纠风专项检查,查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267起、涉及金额70余万元,查处涉农负担案件81件,减轻农民负担总额165万元,给予党纪处分21人,纠正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67件、涉及经费总额近400万元,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风清气正好扬帆。今年以来,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顽强拼搏,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呈现“运行平稳、增速较快、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的良好态势。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6%,增幅居全省第三;1至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6.2亿元,同比增长27.6%,增幅居全省第二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7.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5.1亿元,同比增长42.3%,增幅居全省第八;进出口完成16167万美元,同比增长104%,增幅较1-9月提高了16.6个百分点,连续4月位居全省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64亿元,同比增长18.9%,位居全省第二位。群众安全感和社会治安满意率连续三年居全省前三名。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政治保障作用的有效发挥,得益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自觉性不断增强,得益于政治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