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证一簿总关情 ——记石台县公安局“户口专家”游江海

2020年11月23日 10阅读 来源:池州日报 2014/4/12

记不清多少个清晨,一位年近六旬的民警早早来到石台县公安局行政服务中心,开门,打扫卫生,静候办事的百姓。

数不清多少个傍晚,当其他科室已关门下班,可行政服务中心的灯依然亮着,他还在热情地为群众办理户口事宜。

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壮举,没有刀光剑影的惊险场面,但随着一个个身份证、一本本户口簿、一份份户籍材料伴随着一张张满意的面孔,被带出办证大厅,带向山城石台的街巷村落、千家万户,人们记住了这位普通民警的名字——石台县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副大队长游江海。

农村出身的游江海,教过书、在县委当过秘书,但最终选择了从警。1992年从警以来,他先后担任七里派出所民警、副所长(警长)、户政科科长、治安大队副大队长兼行政服务中心主任,现仍是分管基础户政工作的副大队长。在石台城乡,在单位同事,在群众中间,传递着游江海情系群众、爱岗敬业的一件件“小事、实事、好事”。

一张身份证

“石台论坛”上有一个版主推荐的热帖《我为儿子办身份证的故事》,网民“似水流年” 详细叙述了2011年12月份石台民警为即将参加高考的儿子办理身份证的过程。

“似水流年”2011年12月5日晚上,突然接到儿子电话,说12月11日高考报名,可身份证已经过期了。电话放下,人就瘫了,她知道在平时办一个身份证最快也要15天,可如果等15天,高考报名早已结束。情急之下她直接给辖区七都派出所打电话,派出所民警一边安慰她不要着急,一边称帮她想办法。派出所很快打来电话说已和县公安局户政科联系好,让孩子第二天早上8点钟就近去城关的仁里派出所照相,照好后马上传到七都派出所,争取以最快速度办好。当晚,夫妻俩一夜无眠。

第二天,夫妻俩带着儿子信息赶到了县公安局户政科,游江海一边了解情况,一边和省公安厅制证中心联系开通“绿色通道”,还帮忙联系了邮政快递公司。12月7日上午,游江海给“似水流年”打来电话说,省厅制证中心已经收到信息包;下午4点钟,游江海又打来电话说,身份证已办好交到快递公司,9日就能交到孩子手里……

在办证过程中,石台县公安局民警的热心帮助,让网民“似水流年”感受到“窗外虽然是寒风凛冽的冬天,但在我的心里,分明已经感到春天的到来”。

游江海就是在一次次平凡的为民服务中,实现自己不平凡的人生价值。石台县距合肥近200公里,在交通不便、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为确保群众按期领证,游江海常常搭便车、挤客车,深受感动的省公安厅制证中心领导总是将石台县的身份证排前优先制作。

两本户口簿

“拿到了这两本户口簿,我们哥俩就可以分户申办宅基地盖新房啦!”今年2月26日,从派出所民警手里接过分开立户的两本户口簿,石台县横渡镇香口村的张家两兄弟逢人就说。但他们不知道,为了这次分户手续,游江海翻阅了多少户口政策,作了多少“积极争取”。

2月20日,横渡镇香口村村民张家兄弟二人为申办宅基地,来到横渡派出所申请办理分户手续。经询问,由于他们兄弟二人同住一幢老房子,不符合户籍管理的分户条件。“派出所要有房子才给分户,镇政府要分户才给批宅基地,我们该咋办?”张家兄弟为难了。

接到派出所报告,游江海立即建议民警上门走访调查,了解实际情况。经走访得知,张家两兄弟共同生活的老房子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父辈所建,又小又旧,如今已经成了危房。两兄弟现已相继成家、分灶吃饭、分户生活,却仍挤在一幢房屋里。

问题反馈到县公安局,县公安局领导征询游江海意见。在认真查阅相关规定、准确掌握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游江海积极向领导建言“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办的马上办”。根据具体情况,县公安局终于作出了同意张家兄弟二人分户的决定。

从这之后,全县类似的农村户口分户问题均得到了妥善解决。

30万字业务指导书

1999年接管户政工作后,游江海深入钻研户政管理法规和政策规定,分析石台人口管理现状,先后提出一系列措施、要求,制定了《石台县公安局户籍办理工作暂行规定》、《石台县门牌管理规定》、《石台县公安局人口查询服务规范》等,亮化了窗口,规范了管理,理顺了关系,提升了服务水平。

日常工作中,游江海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在他工作日记中记载的问题有上百条,形成的意见有几十项。2003年,石台县更换人口系统软件,新启用的软件对户籍工作者来说有许多功能需探索。为更好地开展工作,游江海不顾腿部痛风的痛苦,拖着肿胀的双腿,一心扑在电脑上,使用该软件对县内人口进行查询纠错,查出全县重人信息330条,重号信息908条,并逐个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全县人口信息纠错方案》,召开户籍民警专门会议,逐人纠正。经过50天的努力,全县人口重人、重证号问题全部得到解决。

为指导和提高民警业务水平,游江海创办《户籍业务指导》刊物,利用3个多月的业余时间编辑一本30余万字《石台户政》书,并制成电子书上网,供民警学习使用,成了新警的教科书,并被其他县区公安作为“真经”复制取回,游江海因此被市公安局尊称为“户口专家”。

四次获得市级以上表彰

一直以来,户政科只有两名民警,人手少、工作量大,游江海深挖潜力,建立规章制度,提出“窗口要亮、服务要佳、办事要实、警风要正”。他亲自动手,制作指示牌、公开栏,印发办事指南、公开办事程序,公布民警照片、警号及电话。

有个别人私下找他“疏通”,要求更改出生日期、姓名。游江海坚持原则,他说:“我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我要对人民负责,不能办的坚决不给办!”今年2月,游江海年逾九旬的老母亲去世。这位曾经办理农转非上万人次的县公安局户政科长,他的老母亲直到临终仍是乡下农业户口。

利用户政工作的平台,游江海干了不少“份外事”。2007年11月,游江海收到驻武汉市某部队离休干部高寒柏的来信。高老在信中称,其60年前的一位姓陈的同学家住广阳老县城(已为陈村水库淹没区),多年失去联系,现请求公安机关帮助查找此人。接信后,游江海先到县档案馆查资料,再进行人员走访,而后通过全国公安网人口信息查询搜索,最终查到高老要寻找的同学去向,这位名叫陈思惕的老人已经迁居河北某市,并已在市人大机关工作岗位上退休多年。游江海又辗转询问到陈思惕老人的联系电话,经证实后,迅速给高老复信。“分处湖北、河北两省,60年未曾谋面的老同学,仅凭一纸信件,经安徽省石台县公安局一民警多方查询,竟然还能联系上!”收到游江海的信函后,高寒柏老人十分感动,专门发来感谢信。

翻开游江海的档案,一串串荣誉称号跃然入目。他先后被评为全省优秀责任区民警、全省人民满意公安民警、全市人民满意公安民警、池州市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曾经20多次受到表彰,7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012年,他的事迹还被收录到《池州市劳模风采录》。2013年,他被石台县文明委评为政法战线的“最美石台人”。 他所负责的服务窗口,一次被省厅评为先进集体,两次被市公安局评为文明窗口单位。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