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公安局按照2011年度全市公安工作暨社会管理创新会议上提出的“认真履行公安机关职责,为‘十二五’开局创造更加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不断续写全市公安工作的新篇章”的总体思路,深入排查整改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分析社会治安新特点,拓展公安工作新视野,提升社会管理水平,适应人民群众新期盼,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关注民生树形象
今年来,全市公安机关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大走访”开门评警等活动为载体,深入查摆剖析问题,在深入基层单位征求广大民警意见、建议的同时,通过走访社会群众、发放征求意见书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开展排查整改工作。共梳理各类问题20余个,并逐一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时限、整改效果,目前,绝大部分问题已整改落实到位。
加大落实各项惠民服务措施。今年,市公安局先后制定出台了《池州市公安局八项公开承诺》、《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十二条措施》等规定,通过继续改进涉及民生的车驾管理、户籍管理、出入境管理、水上治安管理等,实行网络户口迁移“一站式”办理,车驾管业务“网上轻松办”,推进按需申领护照等一批便民利民惠民措施,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来公安机关办事更方便、更快捷。
工作中,市公安局还强力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把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作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纽带,继续推进派出所 “一站式”窗口服务模式,推行“弹性工作制”、“错时工作制”,“治安周报进社区”等措施,零距离服务群众,推行接处警电话回访制度、落实案件回告制度,增加办案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增强了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感。
创新机制求突破
为促进公安机关接到刑事案件报警后更加有效地开展工作,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今年来,市公安局推出“案后七步走”工作法,即明确案件专人负责、梳理串并早破案、审讯深挖扩战果、回告回访争理解、追赃退赃挽损失、宣传增强安全感、破案查责促防范等,建立并规范了一套刑侦工作机制,有效地提升了打击犯罪、稳定治安的驾驭能力,实现保民生促和谐、积小安为大安。
推出“四通”工程,借助现代信息手段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是市公安机关近年来创新服务方式的一大特色。“一呼通”把全市735家“家庭旅馆”全部纳入治安管理视线,业主只需按电话键,就可以第一时间报送住宿人员信息,破解了“家庭旅馆”管理难题。“租信通”依托中介公司和社区信息备案服务站两个平台,统筹运用信息化与传统手段,第一时间掌握和采集房屋出租信息,第一时间跟上服务和管理,破解了出租房屋管理难题。“联防通”面向保安、综治协管员、楼道长、保卫干部等治安积极分子发送短信,实现“纸质播报电子化,每周播报随时化,防范管控即时化”,推动群防群治,密切警民关系,破解了群防群治资源整合难题。“视信通”按照“公安出规划、电信出技术、单位出资金、协作出效益”的原则,推进社会视频监控形成网络,并推行“视频进农村”、“视频进店铺”、“视频进旅店”,破解了视频监控资源整合难题。今年以来,通过“四通”工程,已抓获违法犯罪人员139名,掌握出租房动态源信息4300条,采集成交2100余条,发送电子防范短信17万余条次,为破案提供线索270余条。
在完善“四通”工程的基础上,今年,该局又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打造具有池州特色的治安防控“N通”工程,破解基层治安管理难题。继“四通”工程之后,又针对企业用工人员服务管理开发了“企讯通”;针对民爆物品管理开发了“民爆通”;针对交通管理安全宣传开发了“交宣通”。
服务发展保稳定
提升打击效能。扎实开展命案侦破工作,今年以来,全市5起现行命案全破,连续5年命案全破。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的方针,深入推进“打黑除恶”。严厉打击侵财性犯罪,密切关注刑事犯罪动态,重点打击地域性职业群体犯罪、团伙系列流窜犯罪、街面“两抢”犯罪。积极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快侦快破各类涉农案件,加大人防、物防、技防力度,最大限度地遏制发案。扎实开展禁毒宣传工作,严打各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开展打击电信诈骗、发票犯罪、银行卡犯罪、侵犯知识产权等专项行动。
织密治安防控网。完善公安“三台合一”接处警指挥调度系统,健全350兆无线集群通信系统,实行扁平化指挥、点击式调度,做到“集中接警、统一指挥、快速反应、信息共享”。在城区主要路口、公共复杂场所、易发案地带以及重点要害部位安装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并与110接警中心联网。建立电子警察系统,在城郊结合部设立3个综合卡口,实行电子监控。在主城区、县城所在地和重要集镇,由民警带队、辅助力量配合,实行定点、定时巡逻,在广大农村地区,发动治安积极分子和群众开展联防,最大限度地挤压犯罪空间。
服务经济发展。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为党委、政府统筹抓好发展、稳定当好参谋、助手。以把江南集中区打造成治安优、秩序好、服务馨的园区为目标,成立了梅龙公安分局,制定了《优化江南集中区治安环境的十条工作措施》,着力为集中区的建设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