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安徽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访问员。我们正在进行群众安全感电话调查,能耽误您几分钟,配合我们完成这项调查吗?”如果您接到这样的电话,且来电号码为12340,请不要拒绝,这是统计部门在做第三方电话调查。“市民的每一个回答,都将有可能成为党委和政府决策的依据。”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12340并不神秘
据了解,这项调查是由安徽省综治委委托安徽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作为第三方调查机构,根据综治委的要求设计问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调查,并对调查结果的数据进行分析、汇总等。
而12340是全国统计系统社情民意调查专用号码,是国家统计局为规范全国社情民意调查工作,培育民情民意调查品牌,强化民情民意调查的公益性和公信度而特别申请的全国统一号码。
第三方调查,意味着作出调查评估的机构或个人既非政策制定者,也非执行者,其实质是一种更客观的社会监督。第三方调查机构正成为政府各项调查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万数的池州市民接受过来自0551-12340的电话调查。
随机调查确保客观公正
“目前我市已全面推行以电话为主的调查方式。而在此之前进行的调查以入户和暗访为主。”据市统计局工作人员介绍,第三方调查主要以电话调查为主,也可采用入户调查、网络调查、座谈会、暗访等形式。目前,我市接受最多的第三方调查是来自安徽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0551-12340电话调查。
民意调查的最大优点是把广大民众的态度指标化、数量化,比较准确地反映出大多数民众的呼声,反映出总体趋势,在这个过程中,民意调查承担了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为社会公众与党和政府之间架设起沟通的桥梁,使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的主流声音成为党和政府决策的依据和参考,密切了政府同群众的联系。
另据了解,安徽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目前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民意调查手段——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进行数据采集。为排除人为干扰,电话调查的访问员执行异地调查方式,调查中被访者回答的任何信息都严格保密,调查全程实时录音,全部电话调查样本及全程监控录音至少保留一年。
普通群众的民调样本框由计算机在全省号码库中自动随机生成,其余被访者则由委托多方收集提供,改变了以往由被评对象提供调查样本框的形式,这种相对的“无框”取样可以有效防止弄虚作假。
调查不会泄露个人信息
据了解,这次调查接受省综治委的监督和检查,按照双方签订的协议和《统计法》规定,其调查数据不得向除省综治委外的任何单位或个人泄漏,所以大可不必担心个人信息会被泄露。
现在电信诈骗、伪造来电号码的事儿不少,真假“12340”如何辨别?统计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可以根据对方询问的内容进行判断,12340的电话问卷内容不会涉及隐私。由于市民的电话号码是从系统中随机抽取的,系统无法显示具体电话号码。而且访问过程中也不会询问受访者的详细住址、身份证号、银行账户等内容,只会问常规的背景内容,如所在辖区,年龄段等。
看看“平安池州”建设这五年的变化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服务“三区”发展、建设平安幸福池州的工作目标,以维护稳定为基本任务,以化解矛盾为主线,以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深入推进平安池州建设,有序推进法治池州建设。五年来,全市保持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治安形势平稳、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没有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政治事件、没有发生严重暴力恐怖事件、没有发生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没有发生个人极端事件;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和政法队伍执法工作满意度均连续稳居全省前列;2011年和2014年,我市两度荣获“全省综治工作(平安建设)先进市”称号。
稳定压倒一切,平安才是幸福。我市坚持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服务全市经济建设和“三区”发展的保障,将各地、各部门维护稳定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建设“平安池州”责任书内容和年终维稳综治考核体系。建立重大事项风险评估制度,五年来,全市共对290起重大事项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准许实施268件,暂缓实施21件、有重大风险不予实施1件,从源头上有效防范化解了社会稳定风险。另外,高度重视不稳定问题和隐患的排查化解工作,加强督查督办,推进解决重点复杂矛盾纠纷。
我市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应急指挥机制,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维稳应急力量建设。目前,全市56个乡镇(街道)和683个村(社区)基层应急机制建设均实现“四个有”,即有一支应急队伍、有一套制度体系、有一批应急装备、有一次应急演练,基层维稳处突、防汛救灾能力明显提升。
五年来,我市着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平安池州建设。建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常态化工作机制,着力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进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无缝对接,吸纳“两代表一委员”、平安志愿者、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参与监督各类调解,目前,全市建有基层人民调解调委会867个、调解人员5801人,聘请人民陪审员204名、人民监督员30名,1500多名“两代表一委员”和平安志愿者参与调解工作,一大批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坚持开展“守护平安”系列行动,重点打击严重影响群众安全的暴力犯罪和侵财案件,全市连续9年实现命案全破。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三级巡逻模式,持续推进视频监控建设,截至目前,全市投资4000余万元,建成市、县视频共享联网平台7个,高清视频监控点1200多个,卡口式电子警察100多个、交通卡口19个、高空视频监控点2个,实现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场所视频防控网络和重要道路交警路面监控全覆盖,市、县(区)视频监控平台互通,政府部门间视频共享。
五年来,我市还不断推进基层平台建设,大力推进“警民联调”、“一村一警”等基层综治维稳延伸工程。着力统揽协调,有序推进法治池州建设,积极构建依法治市组织体系,以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为重点,深入开展案件评查专项活动,目前共评查案件1885件,对评查中认定为瑕疵案件的已全部整改到位。畅通来信来访渠道方面,五年来共接待办理群众来信来访825件1441人次,化解重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49件,未出现缠访、闹访等信访突出问题。申请设立池州市国家司法救助和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专项救助资金,对符合条件的特困信访人和国家司法救助对象及时进行救助,帮助信访人解决低保及生产生活困难。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