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从2月初开始,利用3个月左右时间在全市开展“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行动。日前,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就此次专项行动,应邀答记者问。
问:开展此次专项行动的目的是什么?
答:专项行动旨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以及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为重点,以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为突破口,着重解决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工作不实等形式主义问题,着重解决在人民群众利益上不维护不作为等官僚主义问题,严明纪律规矩,强化监督问责,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以转作风的实际成效,推动中央、省、市重要决策部署落地生效,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三优池州”提供坚强保证。
问:专项行动将集中整治哪些问题?
答:专项行动突出“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紧紧围绕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和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精准聚焦“多、推、虚、浮”的问题,坚持“四对标四整治”,教育督促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切实做到规矩严在经常、监督就在身边、作风转在实处。
一是对标总书记“不能搞花拳绣腿,不能搞繁文缛节”的要求,集中整治基层反映最强烈的会议多、文件多,检查多、考核多,“留痕”多、材料多,宣传标语多、展示牌多等问题;二是对标总书记“面对难题要敢抓敢管、敢于担责”的要求,集中整治基层最痛恨的推诿扯皮、不愿担责,责任往下推、板子往下打,服务群众和企业“冷硬横推”,新官不理旧事等问题;三是对标总书记“推进工作要实打实、硬碰硬”的要求,集中整治基层最反感的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热衷堆“盆景”、搞形象工程等问题;四是对标总书记“解决问题要雷厉风行、见底见效”的要求,集中整治基层最看不惯脱离群众、拍脑袋决策,学习、调研走过场,人浮于事、慵懒散拖等问题。
问:专项整治行动有哪些具体举措?
答:在14项整治内容中,每一项都有具体规定。比如针对会议多、文件多的问题,坚持少开会,今年全市各级各部门会议数要同比减少10%以上,能合并召开的合并召开,能开视频会的不集中开会,不重复开会层层部署。坚持开短会,部署专项业务工作视频会时间不超过90分钟,单项业务会议领导讲话不超过1个小时,大会发言每人一般不超过8分钟。坚持少发文、发短文,今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发文数要同比减少10%以上,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市扶贫办发文要同比减少50%以上。
针对检查多、考核多的问题,大幅度减少督查检查考核次数,2019年市级层面计划安排61项,同比减少69.3%,市直部门不得自行出台新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针对“留痕”多、材料多的问题,市、县不得自行提出留痕事项,除中央明确规定外,任何部门不得要求单项工作用专门笔记本记录,不得要求通过微信、QQ、APP等晒工作痕迹。针对宣传标语多、展示牌多的问题,各级各部门不得将设置宣传标语、宣传栏、展板等事项纳入考核或提出硬性要求。
针对推诿扯皮、不愿担责的问题,凡是属于本级本部门职责范围的事情,要立即履职尽责,不得把矛盾和问题层层上推,旗帜鲜明为干事创业干部撑腰鼓劲。针对责任往下推、板子往下打的问题,不得把签订“责任状”、设置“一票否决”作为推卸责任的“挡箭牌”,杜绝问责泛化、虚化。针对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问题,要求汇报工作、报送材料、开展整改、迎接督查检查考核不得隐藏、遮掩问题,不得开展突击性预检预评估,要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反映情况。针对脱离群众、拍脑袋决策的问题,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集体讨论决定“三重一大”事项,每个班子成员应当亮明态度并记录在案,主要负责人末位表态,做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针对学习、调研走过场的问题,倡导“四不两直”调研方式,多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摸实情,求实效。
问:怎样确保专项行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答:专项行动坚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自觉,突出领导带头,在“学、查、改、立”上一体推进。
一要坚持政治导向深入“学”,把深化理论学习贯穿始终,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指示批示以及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关于“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等,增强政治意识,夯实思想基础。二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查”,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聚焦脱贫攻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污染防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民生领域、经济发展等六个方面,并结合其他相关工作要求,精准查找问题。三要坚持目标导向彻底“改”,以上率下,对照查摆出的问题,剖析原因,找准症结,提出整改措施,明确任务、措施、责任、时限等四个清单,实行动态管理。能立即改的马上改;需要一段时间解决的,力争在专项行动期间取得实质性效果;需要长期整改的,构建机制持续整改,确保件件有着落。四要坚持效果导向长久“立”,把教育管理和制度建设贯穿专项行动全过程,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面上挖掘根上的问题,从个别中发现共性问题,以小见大、以下见上,查找制度上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及时补齐制度短板。
全市各地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要自觉担负第一责任人职责,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分工承担分管范围整改任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级党委(党组)和纪检监察机关要把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为日常监督重要任务和巡察监督重要内容,加大执纪问责力度,贯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尤其是用足用好第一种形态,做到严肃、规范、精准、慎重问责。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进行通报曝光,做到利剑高悬,震慑不止,激励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引导干部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要树立既打“攻坚战”、也打“持久战”的意识,把务求阶段性成效和形成长效机制有机统一,注重做好“后半篇文章”,坚决防止“雨过地皮湿”,将整治工作持续引向深入,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