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风雨共载 不忘初心——记池州气象“风云”志愿服务队

2020年11月23日 10阅读 来源:池州市人民政府 2016/9/26

有余力之时帮助他人,举手之劳。更何况还得到了社会对自己发自内心的认可,何乐不为!池州市气象局风云志愿者时常这样对称赞他们的人如是说。

在池州市气象局,像这样真诚朴实的志愿者比比皆是。不论年龄、职务,每位气象职工都自愿加入风云志愿者服务队,成为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一员,成为不遗余力关爱社会的一份子,成为科普宣传、防灾减灾的先锋队,成为正能量的传播使者。

一、坚守岗位,无私奉献

气象人担当着防灾减灾决策体系中的重要角色,在每一次重大天气过程中,始终坚守岗位,为防灾救灾赢得先机。气象台预报员们颠倒了白天与黑夜,严密监视天气变化,紧随决策需求制作预报产品;公服中心业务人员不顾危险来到灾情发生处,用镜头记录下肆虐的洪水与灾情;装备保障中心与暴雨赛跑,顶风冒雨奔走在多个雨量站点抢修维护仪器设备;气象局领导连续多日驻守防指,顾不得身体的疲惫;技术骨干奔赴防灾救灾现场开展面对面的气象服务;乡镇信息员及时报告风险等级预报结论,做好险情发生地群众紧急转移的准备。风云志愿者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工作,无私奉献。

七月初的大暴雨,已连续作战五天四夜的姚扬同志接到县防指通知,顾不上与家人多作说明,立即奔赴大渡口防汛指挥部,进行逐小时降水、风力的精细化预报。巨大的压力让他无暇顾及妻子和女儿,心中只有一个念想:必须确保预报准确,必须确保升金湖的安全。与官兵交谈中他发现驻地紧缺照明设备和常用药品,便将这一情况及时告知了气象志愿者服务队。市县气象局即刻组织志愿者为官兵们送去了急需的物资,官兵们都感动的说还是气象志愿者想得周到。

二、科普宣传,防灾减灾

对气象人而言本职工作不仅是气象服务,科普宣传工作的深入开展,防灾减灾知识的广泛传播也同样重要。市县气象局志愿服务队每年都会根据“3?23”世界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主题开展相应的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宣传科普活动。风云志愿者们提前准备暴雨、雷电、大风、高温等灾害性天气的避险自救宣传手册,开展进农村、进校园、进街道、进社区、进家庭等活动。

志愿者们为农民讲解本地气候特征、防灾减灾要点、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情况等,为种养植大户送去《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气象灾害防御海报等专业气象服务材料,为市民解读气象预警信息、天气预报获取途径等,通过努力,气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逐渐被人们熟悉起来,为提高本地居民防灾自救能力提供了新的手段;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的气象科普校园行活动,通过科普讲座、气象灾害防御指南和《气象知识》读本解读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气象知识的浓厚兴趣;在城市广场开展科普宣传活动,送上一道别样的气象科普文化大餐,让更多人从容应对灾害天气,了解气象工作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在孩子们的暑假生活中,志愿者们不仅顶着烈日为孩子们现场讲解气象仪器工作原理,还帮助中学生参加省气象局与省科协举办的气象科技论文竞赛及夏令营活动,分别获得二等奖、优秀奖一名,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更收获成长的快乐。

三、关爱社会,不遗余力

工作之余,风云志愿者们依旧在忙碌,关注着服务需求,积极开展志愿活动。头戴小红帽,手拿小红旗,这是他们在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不论寒风凛冽,还是高温酷暑,志愿者的热情丝毫不减,早已成为池城一道传递文明、倡导文明、践行文明的亮丽风景线。他们常常拿着简单工具进社区、公园、街道,清理草地的垃圾、卫生死角的污物等,汗水换来的是内心的充实与绽开的笑颜。另外,开展慈善捐款捐物、无偿献血、关爱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和弱势群体等活动,对风云志愿者们而言早就习以为常,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奉献、彰显着文明。

听闻留守大山的孩子们急需社会的关爱,志愿者们发起号召,积极筹集资金,购买学习、生活等用品,他们沿着曲折蜿蜒的山路,多方打听具体地点,千方百计为孩子们送去一份关爱。这不是一次偶然的行动,是志愿者们常态化的活动。每每受到乡亲们的称赞,志愿者们总是不无遗憾地说:我们的力量太微薄,没办法从根本上改变什么,只能做点小事、尽点心意了!这是志愿者们的心声,众人拾柴火焰高,人人付出一点爱,社会将更加和谐美好。

四、正能量传播,人人参与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网络文明的倡导、传播也成为风云志愿者的新阵地。他们时刻保持着对新信息的敏感度,善于观察思考,积极参与好人365”中国好人榜等先进事迹的点评宣传,撰写网络评论文章,引导网上舆论,传播网络正能量。

风云志愿者们的努力得到了池州市文明办的充分肯定,在表彰2015年度全市志愿服务工作中,荣获十佳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的称号。风云志愿服务队将以荣誉为起点,矢志不渝地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将创建文明单位和气象为民服务有机结合,开展气象科普、无偿献血、文明交通、清白行动、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等一系列有特色有创意有实效的志愿活动,以满腔热忱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社会公益服务和网络文明正能量传播服务。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