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池区殷汇镇政府东侧,有一栋不起眼的三层小楼。如果不看门口挂着的招牌,这里和其它办公场所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但是在繁华的殷汇集市,这里却是最热闹的地方之一。穿着行头、拿着乐器的“演员”在这里进进出出,歌声、戏声、锣鼓声、欢笑声,飘过了院墙,让每一个经过这里的路人如沐春风。
这里是殷汇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当地老百姓仍习惯于叫它“文化站”。近几年来,这个小小的“文化站”像一颗吸铁石一样,把老百姓凝聚在一起,成为他们心中的文化乐园、精神家园。
搭一个舞台,让群众乐起来
12月17日上午,殷汇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艺大舞台”。一帮老大姐身挂腰鼓,手舞鼓槌,唱着、跳着、扭着,英姿勃勃、精神焕发。“我们正在为今年的乡村春晚排练节目!”68岁的腰鼓队队长程玉枝乐呵呵地喊道。和当地很多居民一样,程玉枝喜欢跳舞,自从“文艺大舞台”建成后,程玉枝没事就约上几个老姐妹,来这里敲锣打鼓跳上一段。
“过去,因为缺乏平台和经费,农村文化建设趋于荒芜,老百姓文化生活单一,只有看电视、打麻将等几种简单的方式。”殷汇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程新益说。
2015年,殷汇镇综合文化站被省文化厅确定为首批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试点。殷汇镇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围绕试点工作方案,进行资源整合,突出特色,拓展功能,全面提升综合文化站公共文化设施综合服务能力,打造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截至目前,殷汇镇累计投入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发展资金160多万元。
2015年11月底,殷汇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面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中心占地1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除了设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书画创作室等8个功能室外,还有文体活动广场、文艺大舞台和书画展示长廊等,为居民们提供上网浏览、舞蹈排练、体育健身、文艺演出、休闲娱乐、免费培训等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还升级改造了农村有线电视广播设备,现在,全镇18个行政村230多个自然村的村民都能收听收看到54套以上的广播电视节目。
政府搭台,群众唱戏。中心自建成那天起,就成了男女老少享受文化大餐的精神家园。62岁的殷汇村居民周金来是这里的常客,他说:“这里每天都免费开放,既能看书读报,又能下棋看戏,一有时间我就会到这里来。”
建一支队伍,使文化活起来
殷汇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传承不断,一大批文化“达人”隐于乡间。“只要听说哪个村有老艺人,哪怕是晚上打着电筒我都要去拜访他。”12月12日晚上八点多,程新益送走了在中心开展活动的最后一批居民,随即赶到沧埠村拜访一位老艺人,顺带着指导村里的广场舞队伍排练节目。
这几年,殷汇镇利用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深入挖掘殷汇当地民俗文化,并在中心文化长廊陈列展示,使之成为向外地人宣传殷汇、推介殷汇,引导本地居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平台。同时,注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让民间龙灯队、花灯队、十番锣鼓、唢呐以及沿秋浦河8个行政村的龙舟队焕发新生。一批民间老艺人和有一技之长的文艺爱好者由此走到一起,成为镇里的的业余文化辅导员和文艺骨干。
“自娱自乐有啥意思,拉个队伍,大伙儿一块儿热闹。”说起腰鼓队的发起,程玉枝说少不了程新益的鼓励,“不到一年,队伍就扩大到了20多人,队员平均年龄62岁!”
“如今,日子过得舒坦了,但精神文化生活不能缺。文化服务中心鼓励大伙儿参加各种文艺团体队伍,就是要让我们的生活增添文化味、艺术味。”20多岁的张君君是19名业余文化辅导员之一,平时在幼儿园里教孩子们跳舞,属于“新生代”文化辅导员。一有空闲,张君君就来文化服务中心学习交流或者辅导留守儿童学习舞蹈。春节快到了,张君君准备像往年一样,参加中心组织的送文化下乡活动。
目前,殷汇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组建了一支19人的文艺辅导员队伍,成立了殷汇业余黄梅戏艺术剧团、凤舞乐队等13支文艺团体队伍,队员多达600余人。2019年元旦春节期间,殷汇镇准备举办三场活动,包括两场文艺节目、一场送文化下乡活动,程玉枝、张君君这样的业余文化辅导员和文艺骨干是绝对主力。
守一块阵地,把人心拢起来
“以前没有活动场地、没有经费,服装、道具、乐器全靠自筹。”对于河东村村民乔有红来说,文化服务中心就是他们的依靠,不仅为他们提供活动、排练场地,还在服装、道具上给予支持。目前,河东村在乔有红的带领下,已经发展了两支舞蹈队伍。
和乔有红一样,一大批文化志愿者、文艺爱好者都聚集到了文化服务中心周围,自编、自导、自演。殷汇镇党委加强对文化服务中心工作的领导,围绕“我们的节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脱贫攻坚”等主题,指导文化服务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黄梅戏《如愿》、快板书《争创文明城市·说一点》、三句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品《送子当兵》和《精准扶贫政策就是好》等文艺节目,既有时代特色,又有乡土气息,营造了“承传殷汇文明,倡导健康理念”的良好文化氛围,让殷汇人民“团结拼搏,奋勇挺进”的精神得到升华,成为推动殷汇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殷汇镇党委书记陈燕表示,这些文娱活动的开展,繁荣了基层文化,提高了广大群众整体素质,改善了社会风气,融洽了邻里关系。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赌博斗殴、搞封建迷信的少了,遵纪守法、移风易俗的多了。
程玉枝过去是麻将桌上的常客,得了严重的颈椎病。程新益跟她说:“程大姐,我们那里有个舞台,你可以来跳跳舞,比打麻将强!”一语惊醒梦中人。从“一日三餐、麻将掼蛋”到“吃饱三顿饭、就到中心转”,程玉枝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健康、充实。
以文化服务中心为依托,殷汇镇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向偏远村庄辐射。在程新益和文化辅导员、文艺骨干的支持下,长庄村连续三年举办“村晚”,外出的、留守的,欢聚一堂,叙亲情、享欢乐。返城务工的时候,村里的年轻人把“村晚”视频存到手机、电脑里带走,想家的时候打开来看一看,漂泊在外的心有了慰藉、有了牵挂,也就有了根。
据了解,今年以来,殷汇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组织开展送文化下乡80余场、送电影下乡220场,举办各类文体活动150多场,惠及群众3万多人次。陈燕表示,殷汇镇将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文化服务中心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窗口、密切联系广大群众、活跃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纽带以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先进文化的前哨阵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