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食品安全大于天—— 贵池区创建国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区工作纪实

2020年11月25日 10阅读 来源:2014/1/6 池州日报

2013年4月18日,对贵池区来说,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

这一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首批国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贵池区榜上有名,成为安徽省5个、池州市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县区。

这既是对贵池区打造优质餐饮服务,确保食品安全辛勤付出的认可,又是促进贵池区餐饮服务业全面发展的良好开端。

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是民生所依,民心所盼。从2011年5月被确定为安徽省首批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试点单位,到正式升级为“国家级”,一路走来,贵池区的餐饮服务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

从构建三级监管网络到创新监管模式,从寻找笑脸就餐活动到动员全社会联防共管,一张纵横交错、覆盖全区的严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大网,编织成贵池区百姓舌尖上的安全防线。

构建三级网络:装上食品安全“千里眼”

贵池区下辖11个街道、9个镇,人口65万,是池州市中心所在地,现有餐饮服务单位5000余家。在食品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如此多的餐饮单位如何实施有效监管,成为贵池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头等大事。

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广大农村一直是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为解决农村食品药品监管面大、监管力量不足、监管信息不灵等问题,2010年6月,贵池区率先建立起“三级监管网络”,在各镇(街道)成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办公室,各个镇(街道)明确1至2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员、宣传员,并在各村明确1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信息员。目前,贵池区20个镇(街道)、232个村(社区)均配备了监督员、信息员,部分镇(街道)还在村民组设置食品药品安全联络员,在全省率先建立起覆盖全区的“区—镇—村”三级监管网络,实现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无盲区全覆盖。

与此同时,贵池区将食品安全和示范创建纳入工作目标考核,不断完善“政府负责,部门主导,三级共管”的工作机制,区政府与各街道、相关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与各监管对象之间层层签订责任书和食品安全承诺书,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地方政府负总责”要求,实行食品安全一票否决制。

自从村里有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信息员,贵池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好像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各村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隐患,马上就能报到区局来。该局主要负责人介绍说,前不久有信息员举报称池州某高校食堂的饭菜内有“异物”,他们立即派人对这家食堂的饭菜进行了检查,并对这所高校进行了相应处罚。

创新监管模式:让老百姓吃上“定心丸”

今年春节期间,贵池区里山街道元四村章氏宗祠内,400余名来自各地的族人兴高采烈地在一起聚餐,感受着节日的欢乐。看着族人们喜悦的笑脸,村党支部书记章征宇欣慰地笑了。在此之前,这400多人的大型聚餐让他很担心。为确保食品安全,他向里山街道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办公室进行备案,并向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了报告。接到报告后,该局随即派工作人员及时了解食品的原材料采购,厨师的健康情况,实地查看操作间环境卫生,并提出意见,确保了聚餐的安全。

在贵池区,以前农村遇到红白喜事要宴请客人,那是自家的事,聚餐提供的饮食卫生、质量没人过问,现在贵池区农村红白喜事聚餐要先申请,如果不申请,村里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信息员知道了,也要上门对材料的采购和环境卫生管理等情况检查指导;如果宴席在50人以内,由村信息员和镇街道管理员上门进行检查指导;如果宴请人数在50人以上,由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派人进行监督指导。

农村红白喜事聚餐要接受有关人员或部门的检查、指导,作为聚餐“掌勺人”的厨师直接关系到宴会饮食安全,同样要接受统一管理。这项工作先由各村信息员对本村厨师进行摸底,再由各镇街道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办公室对辖区内农村厨师进行登记备案,并定期组织健康体检。

据了解,2011年以来,全区农村聚餐申报备案的已有422家,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上门监督指导161家,农村聚餐食品安全有了较大提高,到现在未发现一例农村聚餐食品安全事故。

构建长效机制:

织牢群防群治“安全网”

走在池州街头,人们不难发现,悬挂有“笑脸”餐厅标记的餐馆往往生意红火。刚刚拿下这一“金”字招牌的商户鲍先生兴奋不已:“这既是对我保障食品安全的表扬,也必将成为我招徕客源的一个‘法宝’。”

为引导理性消费,构建和谐餐饮,今年以来,贵池区在全区开展了“寻找笑脸就餐”活动,通过实行笑脸脸谱公示制度,营造“执法人员有笑脸、餐饮单位贴笑脸、就餐消费寻笑脸、顾客满意露笑脸”的和谐社会氛围。目前,在主城区,市、区联合授予41家餐饮企业服务单位“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店"的牌子,并创建了毓秀门、杏村酒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所有餐饮服务单位,均进行动态量化评定,这个“动态等级”是由监管部门打分评定的,如果餐饮服务企业综合得分在80分以上就评定是A级、为优秀,其次是B级、为良好,第三级是C级、为一般,对这三个级别,监管部门分别授予“笑脸”、“平脸”、“哭脸”标志。A级餐饮企业每年由监管部门监管一次,B级一季度或半年监管一次,C级一个月或一个季度监管一次,对监管不合格的落实整改。据介绍,截至目前,全区优秀餐饮服务企业146家,良好3590家,一般684家,责令整改36家。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要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打一场全民参与的食品安全保卫战,织牢群防群治“安全网”才是明智之举。

为鼓励群众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投诉举报,贵池区开通“12331”举报投诉热线,并加大举报奖励力度,群众发现问题举报的积极性极大提高。去年,一个以讲座形式推销无证经营医疗器械的团伙流窜至贵池区墩上街道,向当地群众推销医疗器械。讲座开始没过多久,群众的举报电话就已经拨出。生意还没完全开张,食品药品安全执法人员已经出现在眼前。区食品药品监管局主要负责人认为:“‘12331’举报投诉热线的开通,疏通了食品药品投诉的脉络,提高了食品安全难点问题的处置效率,在群众火眼金睛监督下,食品药品违法违规行为将无处遁形。”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