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风雨之后彩虹艳——池州市农村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纪实

2020年11月25日 10阅读 来源:2010/9/11 池州市人民政府

九月的池州市,秋高气爽,大地鎏金,硕果纷呈。行走在池州市农村的山水之间,沃野之上,扑入记者眼帘的是丰收的景象,祥和的村庄,忙碌的人群,戏水的鹅鸭,撒欢的牛羊……

可就在两个月前,因为暴雨和洪灾的侵袭,这里曾遭重创:农田被淹,民房倒塌,水利设施被毁。据官方统计,持续23天的“7·8”暴雨洪灾,导致全市130多万亩在田农作物受灾或绝收,20多万只牲畜家禽死亡,8万多亩养殖鱼塘受损,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近6亿元。除此之外,全市被毁水利设施达3551处,倒塌民房数千间。

遭受如此严重洪灾的池州市农村,在经过短短两个月的灾后恢复重建之后,目前逐渐消弭了洪灾留下的满目疮痍,向世人呈现的已经是风雨之后的彩虹,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那么,奇迹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

科学决策及时部署赢先机

717日,亲临抗洪救灾一线指挥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即提出明确要求,全市各地要在抗洪救灾的同时,迅速制定工作方案,全面推进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

紧接着,市委、市政府又对灾后恢复重建作出了具体部署———

农业生产恢复方面,绝收地块一亩不落的进行补种,由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指导,必要时组织劳力、机械进行集中抢种;在最短时间内对受灾情况进行核实、公布,尽快将种植业保险理赔款发到受灾群众手中。

倒房重建方面,要高度重视灾民倒房重建与地质灾害点的避灾搬迁相结合。早谋划,早启动,高起点进行集中安置、规模安置,切实改善倒房群众居住条件,提高其生活质量。

水毁水利工程修复方面,重点对病险水库、干流、万亩以上圩口和堤坝进行治理,加强城区、沿江圩区和升金湖周边重点排涝站的建设,全面提高防汛抗洪能力。

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还要求市直、县区有关部门和单位对重点受灾乡镇实行点对点帮扶,并加强调度和督察,及时了解各受灾点生产恢复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

灾后夺丰收打出漂亮组合拳

农时不等人,恢复农业生产宜快不宜迟。洪灾导致我市农业损失惨重,仅在田农作物绝收面积就达29.19万亩。市里虽然已经下了一亩不落补种的死命令,但真正实施起来并不容易,一则需要购买种子及其他农资的资金;再则需要农业技术的指导;三还需要方方面面的扶持。

由于市委、市政府决策的科学快速,部署周到,在实施农业生产恢复,灾后夺丰收中,上述问题均迎刃而解。

承担着我市种植业保险理赔任务的国元保险池州中支公司积极行动起来,迅速对全市种植业受灾情况进行查勘,并很快根据勘察结果进行了理赔。

816日,国元保险池州中支公司和东至县政府联合举办东至县政策性农业保险赔付现场会,现场赔付种植大户及各行政村767.29万元。目前,该公司已理算完毕的案卷赔付金额共计4581.64万元,现正通过财政一卡通将理赔款陆续送到农户的手中。

全市农业系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立即行动,派出农业、畜牧、水产技术人员1130人、60多个生产救灾指导组,深入一线,加强抗灾自救技术指导。农技人员根据各地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种植习惯,引导农民改种早翻晚水稻以及玉米、绿豆等旱杂粮。农业部门还将千名农技员结对服务种养大户行动科技进村入户活动结合起来,采取一对一结对服务方式,帮助受灾农户恢复生产。

贵池区乌沙镇李阳村的种粮大户叶小设告诉记者,他家的早稻绝收,农业保险赔付的19500元钱在灾后不久就打到他家的粮补卡上,这笔钱解决了购买种子、化肥农药和支付雇工工资的资金需要。区农技推广秋江区域站的胡农技员,三天两头到田间进行田间管理的技术指导。政府资金和政策的扶持,坚定了我对灾后晚稻恢复生产的信心,有了灾后夺丰收的劲头。叶小设说。   

修复水利设施着眼百年大计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修复水利设施需着眼百年大计。“7·8“洪灾暴露了我市农村水利设施的弱项,经过反思,我市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简单、后标准,先重点、后一般以人为本,让道与水的原则,分级制订了灾后水利设施修复规划和具体工程实施方案。

为推动灾后水利设施修复,我市还专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水利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大干三年,实现主要河流和万亩堤坝防洪标准达20年一遇,除涝标准达1020年一遇的目标。  

在上述目标下,我市将投入6.48亿元,先后实施6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5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并及时修复损坏的水库工程设施;建设双丰排灌站装机1750千瓦技改工程;加快实施秋浦河等中小河流水毁修复重建工程;推进万亩圩堤达标工程建设;加强城市防洪建设,实施九华河柯村段河道整治工程;完成市县区及56个乡镇(街道)防汛视频连通工程和377座水库、23个重点地质灾害点自动雨量站建设。

目前,我市水利设施水毁修复工作已全面展开,全市3551处水利设施水毁工程,已修复1140处,占总处数的32%,累计完成投资4500万元,完成土石方120万立方米,饮水、排灌等生活、生产基础设施已全部修复。

与此同时,5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于9月份全面开工建设;9月底前全市各乡镇(街道)防汛视频连通工程及重点地质灾害点自动雨量站建设将全部完工。

市水务局负责人说:水利设施建设必须着眼长远,与其拼命抢险救灾,不如拼命抓好水利基础工程;与其倾占水道寝食不安,不如让道与水水畅其流;与其小修小补经常投资,不如大干快干集中投入;与其受灾流泪不如苦干流汗;与其失职追责不如真干领奖。江堤、水库、排灌站工程建设在我市今年防汛抗洪中再次证明,物质性的工程基础是防灾减灾的第一利器。

集中建房点托起安居新农村

在一处已经平整的开阔的高地上,施工人员正在紧张地开挖房屋基槽,这是记者99日在贵池区梅村镇中新村灾民集中建房点所见。工地负责人说:这个建房点计划建房31户,总建筑面积5952平方米,工程总投资550.5万元,目前正处打基础阶段,计划11月完工。

贵池区梅村镇中新村灾民集中建房点是我市正在建设中的6个灾后集中建房点之一。

“7·8”洪灾发生后,我市立即对重点倒房户进行核查,并最终确定认可了1267户必须重建的倒房户。

为了实现倒房户的长久安居,提高倒房户的居住和生活质量,我市将灾后倒房重建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对倒房户进行集中安置、规模安置,并为此选定了6个灾民集中建房点。

我市认真建立了倒房重建到户档案,积极落实倒房重建补助资金,并强化监管,确保建房补助资金规范使用,以保证倒房重建工作和各项扶持政策落到实处。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全市6个灾民集中建房点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预计今年12月底将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