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贵池劲吹文明风 ——我区“双创建”工作掠影

2020年11月25日 10阅读 来源:2013/7/12 池州日报贵池新闻

7月的贵池区,骄阳似火,但全区激荡着空前的文明浪潮:走进背街小巷,一群小红帽将草丛中白色垃圾拾起;社区广场上,青年志愿者们在向居民开展法律和健康咨询;公交车内,身着校服的红领巾将银发苍苍的老人搀扶到自己的座位上;车来车往的大街上,义务劝导员认真地疏导着上班高峰期繁忙的交通……

从启动第三届安徽省文明城市和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以来,文明正在慢慢浸润贵池区每个角落,扑面而来的文明气息和日渐优美的城市环境让这里逐步变得赏心悦目。

浓厚氛围  建高效推进机制

双创建工作中,我区把宣传发动市民参与、营造浓郁的创建氛围摆到创建工作的第一步,层层召开动员会,编发50000份《倡议书》,设置社区文明创建提示牌和大型宣传牌55块,悬挂宣传标语,设置宣传栏,城区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双创建标语。建设网络宣传阵地,在区政府网和区文明网等主页上设置双创建飘带和专栏。此外,编发文明创建快报11期,向中央、省、市文明网报送信息50余条,区文明网累计刊发动态信息300余条。

在舆论宣传全面铺开的同时,贵池区创建指挥部每20天梳理下一阶段工作重点,根据时序节点,定任务、定进度、定措施、定人员,使创建任务件件有落实,工作项项有人抓,人人肩上有担子。

创新载体  树创建特色品牌

丰富的载体是文明创建的不竭动力。为此,我区打出组合拳,全面打造文明贵池新名片。

树志愿服务品牌。积极动员了更多的社会力量投身志愿服务,广泛开展学雷锋·清洁家园保护母亲河清洁水源地清洁家园·乡村行爱我形象、爱我家园、爱洒池州、法律七进、文明劝导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特别是倾力打造鹤鸣秋浦”“文明1+3”老年志愿服务品牌,引导老年志愿者从事社区文明创建宣传员、环境卫生监督员、文明交通劝导员的公益事务,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目前,全区已组织5000余名志愿者开展活动50余次,如今,遍布城乡的志愿者队伍奉献爱心、传递文明,成为全区文明创建的一道靓丽风景。

搭市民教育平台。连日来,贵池区文明委在秀山门和日月潭等广场举办的双创建社区广场演出活动中社区老年志愿者、业余舞蹈队、社区文艺爱好者的轮番登台表演,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看,鼓掌喝彩。创建过程中,我区坚持以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把创建的过程作为引导人、教育人、凝聚人的过程,让市民的心灵接受文明洗礼,努力让市民成为创建文明城市最的软实力。通过社区广场文化建设,让市民在娱乐的同时感受文明教育;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导,围绕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活动,增强了群众爱国、爱家、爱传统的情怀;以新建的50余所道德讲堂为阵地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活动,增加了文明城市内涵;向机关干部和市民发出倡议书,开展向农家书屋、社区图书室书架献爱心活动,累计收到各类有价值的图书5000余册。此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持续加强,围绕抓好马衙、里山等乡村少年宫阵地建设,加强校园环境治理,开展争做十佳美德少年主题教育活动和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努力营造适合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城乡互动  掀全民创建热潮

在贵池,文明创建,从来都不是孤军奋战。号令一出,各地均闻令而动,纷纷响应,一个由政府引导、部门参加、全民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迅速形成。今年以来,全区上下纷纷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以清白行动和清洁家园活动为抓手,组织志愿者对国省道沿线、主要河流、重点镇、中心村、城郊结合部等地域,定期清扫、打捞各类垃圾,收效明显。启动齐石公路里山段整治工作,出动农用车5辆,挖掘机2台,组织职工、志愿者500余名和群众参与清理垃圾行动,清理垃圾10吨,彻底改变了该路的脏乱差的面貌。按照一小区、一方案模式,实施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治理主城区小区脏乱差现象。同步启动城乡文明农贸市场创建活动,明确创建标准,彻底消除创建盲点。同时,从改善民生切入,从满足群众需求着力,加快各类民生工程建设,真正让创建过程成为环境持续改善、秩序持续优化、服务持续好转、人民持续受益的过程,让城乡群众在变化中感受幸福贵池的名副其实。

为优化和改善居民生活环境,79日上午,贵池区对主城区部分小区环境进行了集中整治,受到居民欢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