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池
受连日的强降雨影响,长江、内河全面超警戒水位,贵池区大范围受灾。该区上下全员上阵,科学防控,积极应对。
7月2日20时至3日18时,全区51个监测站有38个降雨超过100毫米,其中最大霄坑站点降雨超过198.7毫米。全区111座小型以上水库有106座不同程度溢洪,多处堤防出现不同程度险情。据初步统计,截止到7月3日18时,该区受灾人口31.86万,紧急转移11275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2万公顷,部分房屋倒塌损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99亿元。
强降雨发生后,贵池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连续发出8道防汛指挥令,技术专家组到岗待命,加大对各镇街道防汛工作技术指导。对圩区、沿河低洼区、水库下游及滑坡等隐患点进行再排查,及时采取预警预报、转移撤退、抢险救灾等措施。继续加大水库下泄流量,尽最大力量腾空库容,增加水库防控能力。全力加强受涝地区排涝工作,全区所有泵站全部开机排涝,并投入流动机械8700千瓦。同时,紧急储备调运砂石料近8万吨,编织袋2万条,杉木220立方米,铅丝15.5吨。
面对险情,贵池区各级防汛责任人到岗到位,靠前指挥;所有水库、山塘、江堤、圩口均实行责任包保,24小时不间断巡查监测,其中长江干堤防守人员达9722人、内河、湖堤防防守人员9308人;防汛纪律督查组不定时督查,确保所有人员履职尽责。
东至
7月1日20时至3日17时,东至县有20个站点降水量超过200毫米,12个站点在100至200之间毫米之间。全县205座水库超汛限水位的174座,其中108座水库溢洪。截至7月3日下午5时,全县受灾人口达41.8万人,受灾面积约29955公顷,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8215人。初步统计,全县直接经济损失约16078万元。
7月3日晚,县防指召开防汛应急紧急视频调度会,要求各乡镇要进一步摸准灾情、险情,坚持百姓生命至上原则,精准开展抗洪抢险工作。要科学调度、分级调度,第一时间处置出现险情做到并及时上报。责任要进一步落实,党员干部要主动作为,勇于担当,以严的作风,实的举措,众志成城,全力打赢抗洪抢险这场硬仗。要抓紧时间转移低洼处居民,全县141个地质灾害点要迅速组织群众转移,确保人员安全。
据悉,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全体就位,指挥长坐镇指挥。所有联系15个乡镇的县领导迅速赶赴各乡镇查看灾情,指导救灾及后续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各级、各部门严格按照防汛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防汛各项工作高效运转。乡镇负责人和防汛责任人深入各自责任区、圩堤、水库、山塘、地质灾害点、低洼地带等重点区域开展不间断巡查。对病险水库下游影响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受威胁区域的群众进行转移,确保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青阳
记者从青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7月1日凌晨至3日下午2时,该县境内继续普降大暴雨,40余小时内各乡镇降雨量普遍在200毫米以上。
截至3日上午8时,全县11个乡镇受灾人口10万余人,转移受灾群众4884人,未发生人员伤亡;农作物受灾面积6998公顷,其中农作物成灾面积6090公顷、绝收面积5816公顷,损毁耕地177公顷;房屋倒塌20户43间。据初步统计,全县因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1亿元。
灾情发生后,青阳县全力以赴,立即投入到抗洪救灾工作中。县、乡、村全体干部职工取消双休日,加强值班值守;进一步加强会商,对重要险工险段制定应急处置预案,从乡镇、县开发区、市容局等单位紧急抽调400余人,组成8支应急抢险小分队,其中西南片5个乡镇各抽调30人对口支援灾情较重的东北片乡镇;强化重点区域的调度除险,截至记者发稿时,全县已出动冲锋舟抢险70批次、工程机械450台(辆)次、应急抢险救援人员3200人次,目前全县没有发生交通拥堵、群众因灾受困等问题,重点圩堤、库坝、道路险情得到妥善处置;人员安置保障到位,全县共设置了7处灾民紧急转移安置点,累计为受灾群众发放救灾棉被600床、毛巾被350床、方便面800箱、饮用矿泉水800件、大米5000斤以及食用油、面包等生活必需品。
九华山
6月28日以来,九华山风景区遭遇持续强降雨侵袭,景区管委会全力以赴打好防汛攻坚战,确保旅游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景区工作人员取消双休日,24小时值班值守。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强化重点人员的转移。国土等部门不间断对危房、危庙、地质灾害点等各类薄弱环节进行安全排查,做到危房户、地质灾害点威胁户等全部转移到位。乡镇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进行全面走访,加强物资救助。加强对重点领域的巡查。九华乡加大水库、山塘、九华河沿线安全防范。落实水库专人24小时在岗监控巡逻,降低水库、山塘水位,密切关注水位涨势和雨情变化。做好应急准备,各级应急队伍全部待命,防汛抢险物料、机械储备到位。
据了解,从7月2日18时起九华山对盘山公路实行临时交通管制和动态管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