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从北京传来捷报,在京举行的江南产业集中区投资环境说明会暨对外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中信江南生态科技城、同济大学江南科技产业园、德康江南电子信息产业园等15个亿元以上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项目总投资226.8亿元。此举标志着我市逐步成为海内外客商青睐的热土和投资兴业的洼地,招商引资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吸附效应”。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我市以健全体制机制,优化投资环境为突破口,不断提高行政效能,让“池州磁场”先人一步地抓住各种活力要素,迸发出加快发展强劲势头。
“放水养鱼”释放活力要素
今年4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份仅4500多字却广受关注的文件——《中共池州市委 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实施意见》。
这份文件开门见山、直白深入地提出了我市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目标和决心,文件指出,“到2017年,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70%以上,万人拥有企业数达100户,个体工商户数比2012年增加50%,进入全省民营100强的企业2户以上,企业上市3户以上,新增中国驰名商标5个”。为确保民营企业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实施意见》还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真正实现“放水养鱼”。十九条规定,每一条针对的都是现实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每一条规定都是推动现实改革的有力举措。
面对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的飞速发展和激烈的区域竞争态势,办事能力、服务效率成为我市招商引资工作中的关键要素。只有激活市场活力,鼓励市场投资,招商引资才能实现更大作为。
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加快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建立项目联审机制,减少、简化审批程序,有关收费按政策下限收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为提高行政效率,优化发展环境,今年1月25日,市政府组织对各有关部门实施的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项目进行了全面再清理,确定保留(含增加)市级行政审批项目246 项,取消市级行政审批项目27项,下放管理层级市级行政审批项目27项,转变管理方式市级行政审批项目162项,合并市级行政审批项目31项。市政府明确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努力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完善服务凸显“热土效应”
随着效能建设的全面推动,招商引资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优化招商引资环境的具体措施已经开花结果。1至5月份,我市49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28.5亿元,同比增长41.5%,增速居全省第2位,比上年同期提升10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全市各重大工业项目总体均按时序进度推进,招商引资项目不断实现新进展。
近年来,我市以“亲商、安商、扶商、富商”为宗旨,创新性地推出了一系列招商引资政策,真正做到招商、扶商、乐商。
围绕着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提升行政效能,全市各地、各部门纷纷行动。市纪委、市监察局开展“百家企业评服务”活动,听取落户客商建议;市委组织部选派干部担任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市委宣传部组织市内主流媒体开展了“走进园区看招商”的招商引资专题宣传报道;市招商局为新落户客商发放“服务绿卡”,编制了投资宣传片、投资指南、政策汇编、落户池州客商和池州在外成功人士通讯录等宣传服务资料。各地也采取不同形式最大化服务客商。从市直部门到县区政府、管委会,优化投资环境、提升行政效能成为一种发展自觉,一句这样的口头禅流传甚广:以干群的辛苦指数,换取企业的发展速度。
我市为企业家大展拳脚开掘出“活水”,出台多项举措创造良好环境,大力为企业松绑,资源优势与优异软环境叠加,释放出巨大能动效应,让企业在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充分享受到发展红利。开放的胸怀迎来了群鱼逐水的喜人局面。
优越环境带来快速发展
过去,交通不便,外界对池州知之不多。
如今,立体化交通网络的织就打造了一个开放、活跃、充满生机的崭新池州。
变的不是山水,山水依旧美丽。
变的是人,变的是环境。
明坤铝业董事长王东明敞开心扉:池州各级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一点也不比江浙沿海地区低,服务周到热情,这给了我们投资者极大信心。
北京、上海、杭州、广东……每到一地,池州的招商引资活动均会吸引大批商界名流到场。池州的发展活力与实践成果抓住了他们的目光。2010年至2012年,全市共引进各类项目1059个,协议总投资1694.8亿元。一轮轮招商引资的热潮、一阵阵项目建设的热浪、一声声加快发展的号角,如浩荡东风劲吹池州大地,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以招商落实项目,以投资带动发展。今年以来,在招商引资大发展的浪潮中,各地各部门脚步更快、步子更大、足音更强,坚持以开放促发展,强力实施走出去招商战略,掀起了新一轮的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热潮,用大投资、大项目来带动全市经济的大发展。当前全市上下正紧紧围绕“三区”大发展,坚持领导靠前招商,坚持招商工作调度机制和督查考核机制,坚持优化发展环境,围绕 “两高一首”产业招商,力争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开放,服务,发展,看似一个线性发展逻辑,在池州式招商引资的现实演绎中却连接成了一个完美的循环。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