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池州打通水系 构建山水绿城--2009年环保世纪行系列报道

2020年11月23日 10阅读 来源:池州市人民政府 2009/10/22

主城区主要水系不能贯通的缺憾不久将被改观。记者昨日从主城区水系贯通工程指挥部获悉,随着池州主城区水系贯通工程即将开工,不久的将来,主城区主要水系将相互贯通,通过水系把整个池州城市连成一片,重现处处山连水互通的胜景。站在新的起点上,池州正力求打通水系构建山水绿城,昂首向生态园林旅游宜居城市大踏步迈进。

做活水文章打造旅游休闲宜居城市

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池州水系发达,平天湖、月亮湖、齐山湖、天堂湖等湖泊湿地和秋浦河,白洋河、清溪河如翡翠散落在城市中,整体呈现为滨江环湖、依山绕水的独特城市自然景观格局。

主城区水系贯通工程指挥部负责同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主城区水系贯通工程的实施是打造旅游休闲宜居城市的现实需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原有水系被人为分隔侵占,河湖逐年淤积,水污染日益加剧,生态环境退化。同时,齐山、平天湖、清溪河、百牙塔、下清溪塔等景观散落于市区各处,由于未能构建水上观光航线,游客需在市区内往返奔波,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无形之中降低了池州旅游的吸引力。因此,这次水系贯通工程不仅解决由于水系分割带来的水污染日益加剧、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而且通过水系贯通将一城五区组团有机连接起来,有效整合景观资源,让人们对山的空间体验由视山转向显山、对水的空间体验由用水转向显水,从而充分体现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城市与山水相交融的独特魅力。

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软实力。这次主城区水系贯通工程也是传承池州历史文化的需要。作为一座千年古城,历史上池城的自然水系相互贯通,历史文化遗存众多。由于现在水系人为分割,这些历史文化遗存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缺乏有效统一的管理。因此,主城区水系贯通工程不仅使主城区众多文化遗存以水为轴相互串联起来,便于统一管理和保护,而且通过一定深度和范围的软硬件建设,将自然生态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相融合,挖掘传承优良历史人文传统,使得如画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相融合,弥漫出浓厚的山水文化气息。在传承历史文脉的同时,池州还把发展充满活力的现代文化摆上重要的位置,将在滨河、滨湖建设市民广场、会展中心、酒吧一条街等现代文化建筑,使之成为池州文化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为城市增添浓郁的现代文化情调。

充分利用水资源,做足、做活水文章,打造旅游休闲宜居城市一直是池州城市建设孜孜追求的目标。2006年,新一届池州市委、市政府正式确立滨江环湖、组团布局、传承历史、体现生态的城市发展新思路以及环湖临江、一城五区的城市总体布局。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和清溪河综合整治、平天湖旅游开发步伐加快,池州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对外形象进一步改善,并相继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安徽省园林城市等殊荣。当前,池州的城市建设已进入一个提升形象和功能、丰富内涵和品位新的发展阶段,打通水系构建山水绿城,无疑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代池州人的历史使命。能不能将池州建设成为一个最佳宜居城市、滨江港口城市、山水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考验着每一个池州人的决心和智慧。我们没有退路,唯有勇往直前。

顺应民意着手启动世纪工程

从河湖相连到河湖阻隔,从处处活水涌动到死水微澜,主城区水系不能贯通的现状让不少市民倍感切肤之痛。多年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广大市民纷纷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要求政府贯通主城区水系。不少参与池州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专家也向市委、政府建言做活水文章,努力将池州打造成为旅游休闲宜居城市。

社会各界对池州城市建设的厚望坚定了全市人民将池州打造成为世界级旅游、休闲、宜居城市的信心和决心。市委、市政府顺应民意,审时度势,于今年2月正式启动主城区水系贯通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曾在不同会议上强调,主城区水系贯通工程是一个影响深远、各方关注的世纪工程,一定要将其打造成为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精品工程德政工程。为确保高起点规划,池州邀请了省首批城市建设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及水利、市政、旅游等方面的专家组成联合可行性报告研究小组,于今年5月提交了主城区水系贯通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成果,在听取市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可行性研究初步成果作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并在第53次规划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获得通过。20097月份,市政府第十七次全体会议研究确定实施平天湖———清溪河水系贯通工程,并于今年9月向市委常委会作了主城区水系贯通规划方案的汇报。

据主城区水系贯通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同志介绍,目前指挥部的组织体系已建立,并明确了工程建设责任主体,行政许可和审批也已完成,各项技术准备工作全部就绪,并明确了各工程时间节点,水系贯通工程已经从规划层面开始走向实质运作的阶段。按照计划,主城区水系贯通工程于1016日正式开工建设。

贯通水系 让水尽快起来

主城区水系贯通工程量浩大,建设任务繁重,主城区水系贯通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同志向记者介绍,经过专家现场踏勘和系统研究,确定了主城区水系贯通工程“3538”战役行动,即贯通三大水系、整合五大景区、建设三大节点、改建八大桥梁(),让主城区水尽快起来、起来。

贯通三大水系,即在现状水系基础上,通过新开挖两段河道,将平天湖(含清溪路以北部份)、齐山湖(含月亮湖、南湖、天堂湖)、清溪河(包括清溪河全段)全线贯通,同时对清溪河、南湖等水体进行综合整治,通过疏浚河道、生态护坡、生态湿地等工程措施,促进水体流动,增强自净能力。恢复南湖湿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维护动植物物种的多样性。

在水系贯通的同时,如何保证交通通行成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据了解,池州将在三大水系上改建和建设万罗山路桥、环齐山北路桥、齐山大道路桥 、长江南路桥、天堂湖南路桥、平天湖大道桥、清溪大道桥、白沙泵站桥等八大桥梁()。这次水系改造所新建桥梁均以拱桥方案为主,其他类型桥梁为辅,突出其景观效果,同时也与周边环境较为协调。

构建环绕平天湖———南湖———清溪河的水上观光航线,将池州优美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串联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这也是这次主城区水系贯通工程的主要目的。按照规划,将通过齐山峡谷、体育会展节点、清溪船闸等三大节点建设,将三大水系沿线整合成搏浪平湖、绣春夜月、激情活力、东方巴黎、清溪塔影等五大景区。同时开辟20公里水上观光航线,在平天湖、南湖等水面宽阔、景点众多的水域布置支线航道,靠近游览景点、公园广场、公交车站等人流量大、位置明显、交通便利的地方,布置30座游船码头。

由于地势高低等因素,造成各水体水位有落差。如何确保游船平稳地通过,这是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此次主城区水系贯通工程将建设清溪船闸和齐山升船机两种通航建筑物形式,实现游船无障碍通行。

畅想未来 一池活水抱城流

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纵观国内城市,通过水系贯通,让水活起来、动起来的,凸显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市风貌的城市也有不少。1999年开始,广西桂林市启动了整治两江四湖,把相互阻隔的江河湖泊开挖、疏浚、贯通,重现水绕山环的古城面貌。通过治理,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十九座别具特色的桥梁把两江四湖连接起来,山水相依,碧波清流,使桂林重现了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风貌。

国内城市成功的经验让各级领导和参与规划编制的专家充满着信心。据参与规划编制的一位专家介绍,通过三大水系的贯通,不仅使主城区一城五区组团有机连接起来,让城市显山露水,而且通过山水环线将城市功能、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及今后的发展空间联系起来,有效整合景观资源,充分展现池城独特魅力。未来,水系景观带被定位为集景观、商业、文化为一体的旅游休闲观光带,由先前的点状景点成为带状景观,使得游人从先前的来池州单纯旅游转变成休闲旅游,这样就可以把游人留在池州,以带动池州的消费,拉动池州经济增长。

按照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协作、公众参与的原则,今年8月,池州对主城区水系贯通设计方案通过网络进行公示,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方案刚刚公示,立刻引起了广大市民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11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他们对主城区主要水系的贯通,都有很大兴趣和期待。市民张先生说,每年春秋季节,在清溪河、平天湖等处,都能看到市民或游客泛舟的身影,但遗憾的是目前只能在有限的区域内泛舟,尚不能在整条水系上游玩。听说此次水系贯通工程还将开辟水上观光航线,张先生非常高兴。他表示,主城区水系贯通后市民不仅可以水上观光,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中外游客对池州有进一步了解。

入夜,池城的河灯和湖灯交相辉映,游船乘着凉风穿梭在造型新颖的桥梁和亭台之间,仿佛穿越历史的隧道把古老和现代对接……相信通过主城区水系贯通工程的实施,这样的美景不久后将呈现在广大市民眼中,为我们这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再添新魅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