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安徽池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本年率池州环保世纪行采访组前往安徽皖宝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棠溪矿,对之前在该矿采访中发现的尾矿库建设、治污设施不到位等环境安全隐患问题整改情况进行重点采访和督查。这是王本年率环保世纪行采访组连续第四次到该矿进行督查指导。
督察组实地查看了棠溪矿固废堆场建设现场和相关环境保护项目整改落实情况,听取了安徽皖宝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环境保护整改情况的汇报。
棠溪镇因山中多野生棠花树,沟壑汇集溪流较多而得名。由于丘陵山地为主的地形地貌和溶岩地质构造特征及植被良好、降水充沛等小气候,地上地下资源尤其是水力资源丰富。有着独特的矿产资源和生态农业资源,不仅有方解石、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花岗石等非金属矿,还有铅、锌、钨、钼、铜、磁铁等金属矿。棠溪镇不仅物产丰富,而且风景秀美,境内有一条近上九华、远到徽州的古道,是秋浦仙境三大景区之一,景区内景点多、分布广、密度大,大梅山的悟真寺、虾湖遗址、太白石床、太白长啸处、青莲洞、白笔陂、桃花坞、年关暴动遗址、胭脂桥、滴水崖仙境、平天河,以及保存完好的高氏宗祠和徽派古民居,海拔1156米的老山原始森林也座落其中,现已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林中国家级野生珍稀保护动植物种类繁多,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不失为观光揽胜的好处所。这块曾经因为棠花遍地、溪流纵横而使历代文人墨客留连忘返、留下了“仙山仙水仙世界,石门石壁石弥陀”等千古佳句之地。
今年7月2日,池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本年率池州“环保世纪行”采访组到皖宝棠溪矿进行采访,远远望去,一处山头已经支离破碎,在烈日的照耀下,裸露的黄土沙石极为耀眼,与周边的青山绿水极不相称。
而进入矿区,现场更令人触目惊心。在通往山顶的盘山公路旁,尾矿随处可见,一脚踩下去,松散的沙石瞬间滚落到山下。来到山顶的作业平台,几台挖掘机正在忙碌的作业,成品矿被一辆辆卡车运到山下,而剩余的尾矿被沿着山体向下堆放。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尾矿采取的是层层碾压进行堆积。根据记者目测,尾矿高度大约有几十米。
据了解,棠溪石灰石矿位于贵池区棠溪乡双合村上冲组境内,由安徽皖宝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开发。该矿山2007年筹建,2008年下半年建成投产,设计年生产能力为80万吨。 棠溪石灰石矿现年产40万吨成品矿,由于前期生产剥采比较高,每生产1吨矿,需排放1.2吨废矿。按此推算,整个矿区已堆积了尾矿100万吨左右。
站在山顶上,沿着尾矿堆积点,记者看到,山脚下就是村庄,不远处是一条乡村公路。见此情景,“环保世纪行”采访组忧心忡忡,“如此众多的尾矿堆积在一起,没有保护措施,一旦发生集中强降水,极易发生山洪泥石流,后果不堪设想。”
针对该矿存在未申请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配套废固物排放的拦渣坝未施工、未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等问题。池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本年对该矿给予了严厉的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7月9日,池州市环保局对皖宝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环境违法行为下达了环境监察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
公司针对“环保世纪行”活动和池州市环境保护局开展的环境保护执法检查时发现的环境保护问题,能够高度重视和认真反思、吸取教训。公司及时成立挂牌督办领导小组负责整改方案的编制、上报审批及整改方案的具体落实工作,采取得力措施加快配套固废堆场建设步伐,确保按要求申请通过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验收和“挂牌督办”整改验收;消除因配套固废堆场尚未建成可能造成的次生影响等方面进行整改。
定期对固废堆场(排土场)实施适时监测,防止因配套固废堆场尚未建成造成的固体废物扬散、流失影响。在已签订销售建材(固废)50万吨合同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建材市场销售渠道,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及利废水平,尽可能地减少固废排放量,在实施整改期间做到固体废物零排放。公司已建立相应的机制,激励矿山销售固废产品。可以预见,随着环境经营理念的树立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公司未来排放固废量会大大减少。
为推进棠溪矿配套固废堆场建设,公司又设立了现场施工领导小组并制定有施工计划,其配套固废堆场的主体工程(排土场道路、排土场挡土坝)在抓紧完成项目投资决策、工程招投标工作后,克服7月份持续强暴雨天气影响,进场施工单位于2010年8月10日增加设备并充实技术力量,施工进度进一步加快。9月15日王本年率池州环保世纪行采访组到棠溪矿现场检查指导,充分肯定整改工作及配套固废堆场的主体工程(排土场道路、排土场挡土坝)的施工情况,针对棠溪矿在施工中遇到周边村民对施工排土场道路、排土场挡土坝重要性认识不强,普遍有抵制情绪的实际情况,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予以大力支持和帮助。此后,在区、镇政府的支持下,做了多轮协调工作,终于与当地村民签定了坝体施工所需的临时道路山场租用协议,解决了坝体施工的“路通瓶颈”问题,为配套固废堆场的主体工程顺利按时完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配套固废堆场的主体工程:排土场道路长980米,按三级道路建设;排土场挡土坝按设计施工,坝体清表近6000平方米,贯通原有水系铺设涵管110米,坝体高度达6米多高,坝长100余米,底宽45米,顶宽30米,垒砌石块工程量达2.4万方。配套固废堆场的主体工程共投资123.5万元。
公司为认真吸取此次教训,举一反三,对棠溪矿在环保方面的其他欠缺进行了全面完善。防、除尘方面:投资43万元在棠溪矿破碎筛分系统增设了两台套防尘设备(XM1160-250采石场联合碎石筛分除尘器和 XM1120-250采石场联合碎石筛分除尘器);投资23万元对筛分站、皮带机进行了封闭防尘,打了近76米的深孔井并配套了100立方的储水池,对易产生粉尘的区域安装了喷淋设施;对矿区中运输所造成的粉尘,矿山购置了一台型号为HLQ5061GPSE的神狐牌洒水车,在生产作业时,不间断的对矿区道路及爆堆进行洒水。防噪声方面:为了解决矿山生产噪声对村民的影响,公司与棠溪镇签定了对该镇双合村上冲组进行整体搬迁的协议,协议金额为230万元,依据协议,公司已全部兑现了合同中所承担的义务;为了解决噪声对矿山职工的影响,投资6万元对矿山办公楼走廊进行隔音封闭,达到了预期隔音效果。水土流失方面:投资48万余元对矿山工业场地和生活区场地护坡工程进行维护与加固;投资45万余元对矿区截、排水沟进行了整修与疏通,扩大了已建的沉淀池,对矿区水土流失问题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
公司已于2010年11月5日以皖宝公司发[2010]第45号《关于安徽皖宝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棠溪矿年产80万吨熔剂石灰石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申请》向市环保局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公司已确立建设绿色矿山的发展目标,在拟定的2011年度经营计划中将列入公司循环经济计划指标。在今后的推进中,公司将正确理解并牢固树立环境经营的理念,以环境经营理念为指导,以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固废零排放为目标,大力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快节能环保项目的投资力度,通过节能环保措施的落实为企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空间。实现从污染企业到环境友好型企业的转变。
在施工现场,池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本年在听 取了公司负责人汇报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动情地说:“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池州的一张名片,靠牺牲环境换得的经济效益,不值得。
王本年指出,矿山环境整治事关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事关生态环境保护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企业肩负着重要责任。通过此次查看,消除了我们对矿区存在的安全隐患的担忧,安徽皖宝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对尾矿库建设以及除尘、防噪音等环保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整改,真正做到思想重视,投入加大、整改有力,在改善矿区整体环境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安全隐患得以消除,环境污染问题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