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池州,鲜花吐蕊,万木葱茏,一派生机。
杏花自古艳池阳,美酒名花十里香。杏花村,这个被誉为天下第一诗村、全国唯一以村建志的村,正迎来了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国务院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省委、省政府先后下发了推进旅游强省、文化强省等实施意见,方向已经明确。每年的市“两会”都有代表委员提交有关加快杏花村建设的提案和议案,每年的走访和调研,基层群众复建杏花村的呼声高涨,建好杏花村是池州人长期以来的一个“梦”。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了加快建设杏花村文化旅游区的战略抉择,这一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和特色文化品牌即将翻开新的一页。
号角已吹响,规划当先行。根据划定的规划控制范围,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北接老城区,东临平天湖,西滨秋浦河,南含天生湖,总体空间达35平方公里。今年4月中旬界定一期16.8平方公里区域四至范围,并用桩界予以明确。
6月4日至5日,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城乡规划局局长吴爱国在杏花村办事处和长岗村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带领市国土、农委、林业、水务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及技术人员,组成专家组,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尽量少留遗憾的态度,踏勘这片充满诗意的土地,为编制杏花村文化旅游区概念性规划提供强力的技术支撑。
4日下午2时30分,专家组一行从杏花村批发市场开启行程,从长岗村下丰赛圩,到李家圩,经刘家圩,至河畈组麻园,最后至西畔。此次踏勘主要是为了解整个区域的地形、地貌,以及道路等骨干性基础设施线形和景点布局。
穿行于这片诗境,满目青绿。此时正是蔬菜成长、成熟季节,菜农种植的番茄、辣椒、豆角、花生、卷心菜等蔬菜,品种繁多,应有尽有,放眼望去,苍翠欲滴,真是“遍野绿意浓,不舍举步行”。前行中,突然发现一片桃林,陪同的长岗村主任摘了一些油桃,让大家品尝,这油桃又甜又脆,大家吃了都赞不绝口。不久,有一大片葡萄园展现在大家面前,上面挂满了青色葡萄,预示着丰收的前景。村主任说,长岗村已创出了自己的水果品牌,并销往外地。这也许就是现代农业生态园的雏形吧。
行进中,不时有湖面映入眼帘,湖水清澈碧绿,偶有鸟儿在自由飞翔。随行的农委的吴女士说,这里水天一色,景色怡人,真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情蕴,周末可以带小孩来感受一下。
不知不觉已是下午六时,我们走了大约一半范围,池阳办事处负责同志安排我们到村民家中吃饭,村民张大爷十分热情,菜都是从地里摘的,原生态,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晚上,吴爱国副秘书长让相关人员留下,夜宿张大爷家,商讨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当前和下一步急需开展的工作。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要做好以下规划建设工作:一是尽快制定杏花村文化旅游区规划。二是联合相关部门研讨,明确近三年的重点项目、实施时间,报经指挥部领导同意后,分配到各部门实施。三是涉及的部门要各抽一名副职作为规划建设的专职工作人员。四是加快建设植物园。要尽快与安徽农业大学联系,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并委派教授进行技术介入。今年要分三个阶段做好工作:一是骨干性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路、水、电等基础设施,景区水系贯通,入口处建设等。二是加快植物园、经果园、农业生态示范园等“三园”建设。三是积极开展永久性生态论坛。四是编制项目库。当前急需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确定道路现形。界定十里路线形,做好石城路西侧建筑环境整治,编制概念性规划,6月中旬与各设计单位分别对接,要注意保护生态岸线,对农业产业性项目、农房等尽量考虑不动。二是做好档案保存工作。主要包括:生态、植物种类调查、工作进展影相、文化遗址和遗存、村庄现状与百姓生活、生态农业基础等。
不知不觉已是夜里12点多,大家开始就寝。张大爷家四周都是树,远离尘嚣,没有工业文明的纷扰,夜里出奇地静,大家一觉睡至天明。
第二天一早,大家吃过早餐,8时左右,与昨天回去后赶来的同志一起继续踏勘。专家组从麻园冲到蒋家坝,经涓桥桂畈村,到华丽农业生态园,最后沿318国道回返。
据《杏花村志》记载,杏花村有12个著名景点:茶田麦浪、白浦荷风、杜坞渔歌、桑拓丹枫、黄公酒垆、铁佛禅寺、昭明书院、三台夕照、西湘烟雨、栖云松月、梅洲晓雪、平天春涨,是当时池州人民生活的一个缩影。其中,茶田麦浪是杏花村的一个重要景点,主要反映出人们采茶、耕作的生活画卷。吴爱国副秘书长要求农委、林业部门根据所见情状,分析水源、土壤、日照等因素,牵头深入谋划建设植物园、经果林、农业生态示范园区,以再现“茶田麦浪”意境。
不久,大家来到了杏花栽植点,培植的杏花已初展勃勃生机。
在桂畈村,平畴一望无际,都说这里是“茶田麦浪”的极好依托。
大家一路翻山越谷,穿林绕村,求田问舍,时而停下察看地貌,时而聚集分析现状,一个初步蓝图正在酝酿……
不知不觉已快中午12点,专家组已踏勘完整个杏花村文化旅游区。
二日行程,遍阅景区。杏花村里,青清静净。
历史与现代的交映,旅游与文化的交融,将在这里描绘……
我们相信,科学的规划,精致的布局,一定会将这块充满诗意的土地打造成极具山水风情、生态风貌、唐朝风韵、江南风格、市井风味、农耕风俗的“中国最具特色的旅游生态”、“中国最具价值的文化品牌”。
我们坚信,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建设一定会为我市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实施“兴市富民”战略提供极为深刻的内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